近日,47岁的王女士陪同母亲到医院就诊。经医生检查,发现王女士母亲确诊为肠癌,肿块附近还长满了一串串葡萄般的肠息肉。
医生担忧不已,建议陪同前来的王女士也做个肠镜检查。
最终病理结果证实了医生的推测,王女士同样被诊断出肠癌,母女两人都需要通过手术切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息肉会遗传、100%恶变
王女士母女俩的肠息肉在医学上叫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肠镜下主要表现为结直肠内布满数百乃至上千颗腺瘤样息肉,有的甚至呈地毯状。顾名思义,这种息肉具有家族遗传性,而且癌变风险极高。
遗传率50%
这种病主要是位于第5号染色体上的APC基因突变所致。这种基因突变的致病风险很高,如果父母一方患病,遗传给子女的概率在50%左右。一旦家族中有一个人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那么他的直系亲属,包括子女、兄弟姐妹等都要做相关的筛查。
医生正是根据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特点,让王女士也做了肠镜检查,果然一抓一个准。
癌变风险近乎100%
如不及时加以干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癌变率可高达100%,所致的腺癌约占所有结直肠腺癌的1%。
像王女士母女俩这样肠道有超过100颗息肉的,中位发病年龄16岁,中位恶变年龄为39岁,有7%患者会在21岁前会发展为结直肠癌。
除了密密麻麻的肠息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还有一些肠外表现:血便、腹痛、腹胀、大便性状改变、恶心呕吐等。
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症状就是嘴唇黑斑,学名叫黑斑息肉病。得这种病的患者会在嘴唇、口腔黏膜和四肢末端等部位出现黑斑,所有的患者都有胃肠道多发性息肉。
图片来源于网络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常以家庭为单位发病,但仍存在30%左右的无结直肠相关疾病家族史患者。
如果你的三代直系亲属内有多发性肠息肉,或者出现嘴唇黑斑、血便、大便形状改变、频繁腹痛腹胀等症状,都需要定期体检肠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肠息肉和肠癌是近亲!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趋势,2020年中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55.5万例,死亡病例28.6万例,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
有研究发现,约90%的结直肠癌由结直肠息肉演变而来。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基因病,但和肠癌狼狈为奸的肠息肉却是每个人都可能长的。
除了家族遗传,这些因素都会促进肠息肉的发生:
年龄、性别
肠息肉的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增大,息肉发病率增加。50岁以上人群肠镜息肉检出率要高出低年龄组,而男性结直肠息肉检出率也高于女性。
饮食因素
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饮食,都会增加肠息肉的发生。吃得太过精细、太甜、太油、太咸,吃了太多的红肉,比如牛肉、猪肉等,还有抽烟喝酒,都是给肠息肉开大门,好让它冒出来。
长期炎症刺激
长期炎症刺激是引起炎症性息肉的主要原因,可见于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肠结核,肠血吸虫病等。此外,肠道内益生菌减少,致病菌增加,亦可出现炎症导致息肉生成。
息肉到癌的演变过程大概要经过5-10年,这中间都是给我们逃生的宝贵机会。大多数的肠息肉患者都没有什么感觉,仅有少部分人会有腹部疼痛、经常腹泻、排便次数增多、血便的症状。想要发现肠息肉,最好的办法还是定期体检,把肠癌预备役揪出来。
什么样的肠息肉要切除?
查出肠息肉,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要不要切除了。肠息肉以炎症性和腺瘤性为主,前者是“好息肉”,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后者则是“坏息肉”,癌变风险相当高。
《中国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诊治共识(2023)》建议:
肠息长径大于等于5mm的息肉,建议内镜下切除;小于等于5mm的非腺瘤性息肉,进展为结直肠癌的可能性极低,特别是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的多发性息肉,若活检证实为非腺瘤性息肉,则无须切除;对于凹陷、扁平、锯齿状或有绒毛成分的息肉,即使时小于等于5mm,也建议切除。也就是说,除了小于5毫米的非腺瘤性息肉可以随访观察,其他情况下都更建议切。而判断肠息肉是否是腺瘤性,也需要切下来进行病理检查。
所以发现肠息肉最好别拖,这一刀尽量别省,还是切了最安心。
规律的饮食、多吃高纤维食物、多喝水、适量运动,定期开展肠镜检查,让肠息肉和结直肠癌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