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党卫军第二装甲师,亦称“帝国师”,作为党卫军中首个晋升至师级规模的部队,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了德军几乎所有的重大战役,并以其卓越表现成为党卫军中的佼佼者。
该师的起源可追溯至一支巴伐利亚党卫队警察部队,其最初组建的“德意志”旗队便是基于此。随后,在次年8月,“日耳曼”旗队也应运而生。1939年3月,维也纳见证了第三个旗队——“元首”旗队的成立。这三支旗队共同参与了波兰战役,并在战后于东普鲁士集结,转型为满编快速步兵师——“德意志师”。
1940年5月,“德意志师”在第10军的指挥下,于入侵荷兰的战役中大放异彩。此后,该师又隶属于冯·克莱斯特装甲集群,横扫比利时。在荷兰与比利时的战斗告一段落后,“德意志师”被调往马其诺防线执行佯攻任务,以分散法军的注意力。紧接着,该师参与了突破法军运河防线的关键战役,并与其他德军部队协同作战,一路向巴黎挺进。至战役结束时,“德意志师”的足迹已延伸至西班牙边境附近。法国战役结束后,“日耳曼”旗队与其他党卫军部队被抽调出来,用于组建党卫军的另一精锐部队——党卫军第五装甲师“维京师”。作为补偿,“德意志师”从党卫军“骷髅师”中获得了一个营的增援。为避免与“大德意志”师名称混淆,该师随后更名为“帝国师”。法国沦陷后,“帝国师”在法国集结,专注于两栖作战训练,以备入侵英国之需。然而,“海狮计划”的无限期推迟迫使该师转战罗马尼亚。1941年3月,德军向南斯拉夫发起进攻,“帝国师”首战即取得胜利。同年4月,一级突击队中队长克林根伯格率部攻占前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占领南斯拉夫后,“帝国师”短暂休整于奥地利北部的林兹,随后被派往波兰驻防。在那里,该师得到了一个突击炮营的加强,并归入第46装甲军,接受古德里安指挥的第二装甲集团军的节制。
1941年6月,随着苏德战争的骤然爆发,第二装甲集团军迅速推进至前苏联领土。其中,“帝国师”作为关键力量,参与了对比亚里斯托克地区苏军的包围行动,并成功占领了战略重镇高尔基。随后,该集团军接到命令,向西南方向的戈梅利推进,旨在与霍斯的第二集团军协同作战,构建对苏军的庞大包围态势。在推进途中,“帝国师”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成功夺取了由四个苏军师严密防守的罗斯拉沃地区。此后,该师被部署于叶里尼亚突出部进行防御,面对十一个苏军师的猛烈攻势,经过激战,最终不得不撤至斯摩棱斯克东南部进行休整。经过一个月的调整与恢复,“帝国师”再次回归第二装甲集团军序列。进入9月,该师攻势如虹,于月初攻占了罗姆内。自9月9日起,沿马科斯欣-巴赫马奇公路继续推进。其所属各团采取交替前进战术,于9月10日拂晓时分,“元首”团率先攻入巴赫马奇。随着9月15日基辅会战的爆发,“帝国师”于次日攻占普里基,成功切断了苏军在此地的撤退路线。此后,该师被调往东面的罗姆内地段执行防御任务。9月19日,基辅城陷落。在此次会战中,“帝国师”表现卓越,“元首”团在战役尾声阶段即俘虏苏军士兵达15000人之多。9月30日,希特勒亲自签署了代号为“合风”的进攻莫斯科军事行动计划。“帝国师”与“大德意志师”等四个装甲师被选为先锋部队,参与莫斯科战役。10月6日,“帝国师”成功切断斯摩棱斯克-莫斯科公路,完成了对莫斯科的包围。
然而,在莫扎斯克一线,该师遭遇了苏军的顽强抵抗,战斗异常艰苦。尽管最终推进至距莫斯科仅数公里之处,达到了德军入侵前苏联的最北端,但“帝国师”的伤亡失踪人数已超过7000人。随着冬季的来临,德军的攻势逐渐减弱。12月,苏军发起全面反击,德军此前夺取的战略要点逐一被夺回。莫斯科战役最终以德军的惨败告终。至1942年1月29日,“元首”团全团仅剩29人,几乎全军覆没。
[大哭][大哭][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