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史笔记68:教义之争给东罗马帝国带来怎样的痛苦和撕裂?

永哥历史 2024-11-06 02:54:52

1、尽管利奥三世和他的儿子君士坦丁五世组织推动的圣像毁坏运动阻力巨大,但前后两任皇帝丝毫不为所动,硬生生坚持了六十年,看上去很快就要把这艘大船的头给调过来了。

2、公元780年,君士坦丁五世年仅十岁的孙子君士坦丁六世继位,由他的母亲伊琳妮摄政。伊琳妮是个狂热的圣像崇拜者。她上台后又来了个180度调头。

3、在国内,为了得到民众和精英们的支持,她不仅免除了修道院的所得税,还免除了君士坦丁堡居民的居住税和所得税,并将海峡两侧的关税减半。对外,因为之前60年搞圣像毁坏,欧洲士兵不高兴,现在180度调头,改亚洲士兵不高兴了,结果必然是军队战斗力大打折扣,伊琳妮不得不大撒币,通过向阿拉伯人和保加尔人交更多的贡金买太平。结果立即导致了毁灭性的财政灾难。

4、由此,在帝国内部圣像崇拜派支持皇太后,圣像毁坏派支持皇帝,帝国陷入长久的动荡之中。在这个背景下,公元787年,伊琳妮在尼西亚张罗了第七次大公会议。双方各退半步,达成的共识是:崇拜被分为两等,直接对神是一等崇拜,对圣像是二等崇拜。

5、但是一如既往,两边捣浆糊的结果是两边都不满意,皇帝与皇太后的矛盾愈演愈烈。到了公元797年,伊琳妮用极为暴虐的方式杀掉了亲儿子。但是出乎她意料的是,她害死亲儿子后不久,她唯一的孙子竟然夭折了。没有了男性血缘后代,伊琳妮的权力也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6、就在这时候,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公元800年,西边的罗马教皇利奥三世把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因为皇帝加冕一直以来都是君士坦丁堡牧首的特权。所以查理曼也自知罗马教皇给他的加冕权威性、合法性不足。

7、这样,公元802年,查理曼派使者来向伊琳妮求婚,查理曼的想法是,如果娶了罗马帝国的皇太后为妻,合法性不就解决了吗?伊琳妮这边正无路可走,立马满口答应。她这一答应,满朝文武给惊呆了:这么大个帝国,就当嫁妆送给蛮族?立即发动政变推翻了她,伊苏里亚王朝就此终结。

8、这个巧合实在就像一个刻薄得过了头的玩笑。这个王朝由一个叫利奥三世的皇帝开创,由一个也叫利奥三世的教皇葬送。圣像毁坏运动伊苏里亚王朝的皇帝们失去了亚美尼亚和意大利最重要的据点拉文纳。更重要的是,罗马教会也彻底倒向了法兰克蛮族。

9、教义之争,特别是围绕基督教神学问题的争议,给东罗马帝国带来了深远的痛苦和撕裂。这些争议不仅仅是宗教问题,还与帝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紧密交织,最终对帝国的稳定、统一和生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0、从君士坦丁开启的七次大公会议的教义之争,根源在于希腊人要剔除犹太教杂质,而拉丁人坚持基督也是神。基督教从耶路撒冷传出来之后,哲学素养比较高的希腊人打算去掉福音书里的犹太教杂质,只保留一神教的精髓,这些希腊人主要集中在埃及和叙利亚;而文化程度比较低的拉丁人,非要坚持认为基督也是神,而这只是出于对基督的敬仰和爱,但这个主张却无法与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很好地契合,矛盾由此而生。

11、君士坦丁大帝把教会改成科层制组织之后,教义之争也就沾染上了权力之争,就变得不那么纯粹了。撕裂由此产生,之所以皇帝们落到如此境地,根本上是君士坦丁大帝在尼西亚会议上犯了两个错误:一是纵容罗马教会自抬身价;二是没有定于一尊。

12、教义分歧,一锤定音的是皇帝,而不能是大公会议。每开一次大公会议,分歧就越来越多,皇帝的权威就越来越小。皇帝无法管控教会,立即就出现了两个严重后果:一是教会内部权力斗争日益激烈,维持教会统一越来越难了;二是教权开始向皇权叫板。

13、之所以发生如此频繁的教义之争,最重要的原因是机制,也就是教义必须经过大公会议达成一致。基督教以前是类似海星组织,各传各的教,各有各的解读。也就是说,只要你相信基督是上帝的儿子,是弥赛亚,你就是基督徒。至于其他部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是被允许的。

14、但是君士坦丁大帝出于统治合法性的需要,要求教义必须统一。天主教的英文catholic的原意就是,全体一致。这是导致争吵的根本原因。所以,正是大公会议这个机制,引发了教士们的激烈争吵。

15、教议之争或许是出于单纯的信仰,每一派都坚信只有自己的理解是正确的,所以拼死也要和坏人坏事作斗争;也或许是以教义之争为工具去争夺权力,还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然而,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争吵是如何被引发的。就此而言,问题的核心就是大公会议根本就不应该被召开。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