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中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仍用中国四千年前就淘汰的产物

宇宙天文馆 2024-06-24 17:18:53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数千年来延续至今,从未间断,形成了独特而富有历史积淀的中华文明,即便是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也处处都有典故可循。

正因如此,美国一些对中华文明有所了解的专家,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们至今用的东西,竟然在四千年前就被中国淘汰!”

美国人所说的是什么?为何说四千年前就被中国淘汰?

被中国淘汰的餐具

筷子起源于中国,是中国最主要的餐具,后来又传入东亚地区其他一些国家,然而在上古时期,中国先民其实是使用刀叉作为餐具的。

中国浙江宁波及舟山群岛的河姆渡遗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这里是中国先民在新石器时代主要的栖居地,曾出土过制作精美的骨质餐刀,先民们用它来切割肉食。

以甘肃为中心的齐家文化遗址,是我国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聚集地。

这里曾出土了一组完整成套的餐刀与餐叉,外观形状竟然与如今欧美人惯常使用的刀叉非常相似,齐家文化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此外,距今5000多年的青海宗日遗址中,也发现了骨质刀叉,可见上古时期的中国先民,主要是用刀叉来就餐的。

那么筷子又是何时出现的呢?关于筷子的起源时间,已经无法考证,只能从考古发现中推测。

我国河南安阳的殷商遗址,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商朝后期的都城,在这里曾出土了精美的铜筷,说明至少在殷商时期,中国已经开始使用筷子。

当时筷子的材质非常奢华,基本上是用铜、象牙、玉等材质打磨而成,是贵族专属的餐具,商纣王的筷子,就是价值不菲的象牙筷。

关于筷子的起源,如今只有一些民间传说,相传大禹当年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在野外风餐露宿,煮熟的食物没法用手抓,于是就找了两根树枝将热腾腾的食物夹起来。

还有种说法是妲己发现食物太热,担心烫到纣王,就用自己的两根玉簪夹菜喂纣王吃饭,纣王很高兴,妲己就命工匠打造了两根长长的玉簪当餐具,这就是玉筷的雏形。

也有传说,筷子是姜子牙发明的,他的老婆觉得他没出息,想毒死他再嫁人。

有只神鸟三次提醒姜子牙,让他吃饭时用两根竹子试试有没有毒,姜子牙照做了,发现确实有毒,以后就坚持用两根竹子当餐具了,这种说法显然不靠谱,竹子怎么能验毒呢?

但不管怎么说,筷子的历史都很悠久,它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的产物,是古代中国人智慧的结晶,最终筷子取代刀叉,和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商周时期,我国的饮食文化已经进入文明阶段,西周王室的饮食就是“周代八珍”,烹饪过程复杂,食物也不再是未经切割的大块肉食或蔬菜。

这种“精细化”的菜肴,使用刀叉是极为不便的,而筷子可以准确灵活的夹取食物,所以逐渐取代了刀叉。

同时,考古发现距今4000年前,我国已经有了“面条”,这种柔软的面食也不适合使用刀叉,筷子的出现就顺理成章。

当时筷子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普通老百姓还是有很多人使用刀叉,直到战国后期,筷子才逐渐普及,并流传至今。

在4000年前就被中国淘汰的刀叉,为何成为了欧美国家至今使用的餐具呢?

刀叉背后的欧美文化特质

西方人使用餐刀的习惯自古就有,起源和中国一样,都是因为古代需要用刀具来切割食物,而广泛使用叉子作为餐具,是从10世纪的拜占庭帝国时期开始的。

当时的意大利面是一道美味,但是这种面条没办法用刀具进食,人们都是直接用手抓,吃完之后还会把手指舔干净,结果就是连汁带水的弄得很邋遢。

一些上层人士觉得这种吃法很不文明,于是就发明了叉子,将面条卷在四个叉齿上,这样就避免了难堪的吃相。

因此,餐叉的发明被认为是西方饮食文化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但餐叉在传入英国时,遭到了传教士的抵制。他们认为食物是上帝赐予人们的,不用手指接触食物是对上帝的不敬,所以餐叉是“魔鬼的奢侈品”。如果用这种餐具,上帝就不会给人们手指了。

直到14世纪,餐叉在西方才成为主流餐具,到了17世纪晚期和18世纪早期,基本与现代的刀叉没有了区别,并形成了餐叉配合餐刀切割食物的使用习惯,刀叉各尽其责,缺一不可。

使用刀叉进食,和欧美食物的主要形态有很大关系,对于整块的牛排,自然需要用刀具进行切割,其他的很多菜品也有这样的特点。

但是到了现代,食物一般也都会事先进行切割,餐刀就会显得有些多余,所以美国每年餐刀的销售量只有餐叉的一半。

另一方面,使用刀叉进食,更适合独自用餐,或者说是“分餐制”,这和中国喜欢聚餐有很大不同。

试想,如果是一群人围坐着一个大桌子,端上来一盘菜,大家纷纷拿着手中的刀叉上去切,这饭就没法吃了。

西方人更加强调个人的独立性与自我意识,崇尚自由与个性,这种文化特质自然会在餐桌上体现出来。

吃饭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自己的食物,自己可以随意支配才好,不希望与其他人在一个盘子里吃饭。

这与中国文化中强调团聚与集体主义的思想截然不同,在中国人看来,大家分享一桌美食是一种亲切的情感表达,餐桌上体现出的老幼尊长的秩序感,也传承了中国宗族文化的特质,是社会秩序的一种表达。

同时,饮食对于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味,联络感情,应酬交际,都需要在餐桌上进行,而筷子是最适合这样的饮食文化的,可以精准的夹取自己想要的食物,即便是与人分享同一盘菜也没关系,甚至在中国传统中,为看重的人或是亲密的人夹菜,也是一种礼仪上的形式。

这些饮食习惯是西方人难以接受的,即便他可以接受使用筷子,但对于中国式的聚餐还是很难融入。

西方人也很注重餐桌礼仪,例如不要让刀叉碰撞发出声响等等,但这些礼仪大多都是为了保持自身形象、体现自我修养而形成的,强调的是个人,而不是对其他人的关注。

当然,时至今日,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已经成为趋势,遍布欧美的中餐馆以及我国随处可见的西餐馆都成为常态,甚至不少人会将筷子和刀叉混合使用,文化的多元化让这个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对于不同于自己文化语境的其他文明,只需平视尊重即可,筷子和刀叉没有谁高谁低,有的只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特质,美国人没必要因为中国早已淘汰刀叉而震惊,中国人也没必要将刀叉视为不可接受的餐具。

但如果去探究这些餐具在日常生活中的趣味,筷子显然承载了更多的文化内涵,这一点,是刀叉无法相提并论的。

筷子的“讲究”

简简单单的“两根棍”,怎么看筷子似乎都没有刀叉讲究,但就是这一双普通的筷子,却将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

筷子一头圆一头方,象征着“天圆地方”,这是中国传统当中对世界的认知,夹菜的一头是圆的,代表了“天”,用这一头将食物送入口中,则说明“民以食为天”。

两根筷子是一双,夹菜时一动一静,象征着阴阳平衡,互动和谐,阴阳缺一不可,必须成双成对。

标准的筷子,长度是七寸六分,象征人的七情六欲,提醒人们因为有这些情感,人和动物是不同的,所以在吃饭时要懂得节制。

使用筷子时,拇指和食指在上,中指在中间,无名指在下,两根筷子刚好夹在三者之间,象征了中国所推崇的“天、地、人”三才文化。

筷子也是走亲访友时很好的礼品,送给新婚小夫妻,寓意是祝他们成双成对、合二为一、快生贵子;送给好朋友或合作伙伴,代表着双木成林,精诚合作;送给老人,是祝他快乐长寿,福报安康。

同时,使用筷子可以使手部动作更加灵巧,并刺激大脑,具有健脑益智的作用,对健康是有好处的。

筷子在漫长的历史中,始终陪伴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在袅袅的人间烟火气中,将中国文化的馨香代代传承下来。

如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极为频繁,中美两国之间每年有数百万人次的人员来往,对彼此的文化已经有了很深的认知,在认可自身文化的同时,也会从对方的文化中去发现有益的元素进行学习。

虽然文化有差异,但最根本的“人性”都是相通的,就像唢呐与萨克斯,二胡与小提琴,只要心无成见,在一起一样能奏出美妙的合奏。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