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领会了存在,物之本真,但是他沉沦了,迷失在了语言中。

雷雷和生活 2024-10-01 21:44:37

世界有三大体系,分别是西方的真知体系、印度真源体系、中国的真理体系。

真源体系的方法论是觉而觉之,真理体系的方法论是象而象之,真知体系的方法论是推而推之。

中国道论的否定之否定与西方知论的否定之否定的区别是,西方知论的否定之否定是向前看的,中国道论的否定之否定是向后看的。

但是老子的向后看与孔子向后看不同,老子的向后看比孔子的向后看比较彻底,这就是孔子说的,老子像龙,言下之意是老子不是人,孔子的向后看在站在现实之上,他的向后看是中庸的,既不是世俗,也不是道德,而是仁义,在孔子看来,世俗太不及,而道德又太过分。

印度梵论的不是之不是与西方理论的不是之不是的区别是,西方理论的不是之不是是向上看的,即是理象,天地万物都是理象的流溢,是一种影像,印度梵论的不是之不是是向下看的,即是自性,天地万物都是自性的喷涌,是一种幻像。

海德格尔追溯的存在,不是胡赛尔的现象,一种心物的本来直观,也不是万物的本源,一种自然哲学的表达,也不是苏格拉底的理象,一种物之存真、理的表达,也不是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一种理念的历史辩证法。

而是一种物之本真,但也不是印度的梵,或是自性,梵或自性与理象是一个纵维,一个在上,一个在下。

梵或自性是万物的本源体系,是一种真心之源,是物之本源真。海德格尔的存在是物之本真,是中国的伦理体系。

是物之显现为物的存在,是中国的道德体系。但是海德格尔误入了歧途,他拒绝了逻辑语言,语言有三种:日常语言、逻辑语言、诗歌语言,而海德格尔采用的是诗歌语言或艺术语言。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人类的家园,海德格尔领会了存在,但是海德格尔没有走到存在,既是物之本真,他被语言阻隔了,最终落在了语言的陷进里,那么海德格尔的存在就被语言遮蔽了,海德格尔只抵达了语言艺术的美,而没有到达存在的真善美统一。

在语言中的海德格尔表现了自己的无能,到不了存在本真,也看不清现实,以至落入了语言与纳粹的世界里。

与海德格尔领会道德存在不同,叔本华领会着印度奥义书的本源存在,但是他们都陷入了语言世界里,与中国的大道与印度的自性总是隔了一层皮。叔本华的意志是柏拉图的理念与印度梵的混合体,既有说不清楚的梵,又有强要说的理念。

因此,需要什么,就需要到达各自的体系,不能在西方中寻找真理,也不能在中国寻找真源,那就是南辕北辙。

世间的知识是简单的,如在柏拉图那里,世界是简单的,如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世界是简单的,主要是要把世界纳入一个体系,而这个体系是有主体或核心与逻辑的。

我们之所以看世界那么复杂,是把各种文化与思想混杂在一起,而不是建构一个体系。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在老子与墨子那里,道德也是一以贯之的,在康德与黑格尔那里,知识也是一以贯之的。

我们是把各种哲学混在一起看,这样就打乱了一以贯之的道德或知识,因此我们需要重建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正如六祖慧能建构佛家的一以贯之,正如王阳明建构中国文化的一以贯之。

学习有两个明确,一是想要学习什么,二是学习的东西指向什么。

教育分为三类:一般教育,如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是为了生存,道德教育,是为了生命,知识教育,如人文与科学,是为了生活。

生存对应的是身体,生命对应的是心性,生活对应的是精神。

因此,什么是精神生活,很多人把打牌与下棋看成是精神生活。

区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根本是快感与美感,如果是快感占主导,那么就是物质生活,如吃美食,如果是美感占主导,那么是精神生活,如看书籍。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