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耻小人被当成英雄写进语文课本,18年后水落石出,被判无期徒刑

霸苍笙客栈 2024-07-30 08:22:43

英雄,一个多么神圣的称号。

可你知道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个"英雄"的事迹被写进了小学语文课本,他的名字叫刘学保。

然而,18年后,这个曾经被万人敬仰的英雄竟然被判了无期徒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英雄怎么会沦为阶下囚?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那时候,物质生活虽然匮乏,但精神生活却异常丰富,人们渴望有英雄,崇拜英雄,甚至幻想自己成为英雄。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各种宣传英雄事迹的连环画和故事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些连环画和故事书中的英雄形象,几乎都是完美无缺的,他们勇敢无畏,不怕牺牲,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可以舍生忘死。

这些英雄故事不仅出现在连环画里,还被编入了小学语文课本,孩子们从小就在这样的英雄主义教育中长大,对英雄充满了向往和崇拜。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1967年12月17日晚上,在甘肃永登县连城乡大通河上的一座水泥大桥上,发生了一起爆炸事件。

这起事件的主角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英雄"刘学保。

当时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刘学保在阻止一名叫李世白的"破坏分子"炸桥时,英勇负伤,失去了左手,而李世白则在爆炸中丧生。

这个结果一出,立即引起了轰动,人们纷纷赞颂刘学保的英雄事迹,称赞他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

很快,刘学保的事迹被广为传颂,他成了当地的名人,经常被邀请到各地作报告,讲述自己的"英雄事迹"。

不仅如此,他的故事还被编入了连环画和小学语文课本,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

然而,事情真的如此简单吗?为什么18年后,这个曾经的英雄会被判无期徒刑呢?这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刘学保出生在甘肃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家里世代务农,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从小就知道什么叫做饥饿的滋味,常常一天只能吃上一顿稀粥,勉强填饱肚子。

冬天的时候,他穿着打了补丁的旧棉袄,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样的生活,在当时的农村并不少见,但对年幼的刘学保来说,却是难以忍受的。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刘学保就会躺在破旧的土炕上,望着漏风的屋顶发呆,他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摆脱这种贫困的生活,成为一个人人敬仰的大人物。

在他那个年代,英雄是最受人尊敬的存在,无论是战争年代的革命英雄,还是和平时期的劳动模范,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

刘学保心想,如果自己能成为英雄,不就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了吗?不仅能吃饱穿暖,还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羡慕。

这个想法一旦萌生,就如同种子一般在他心中生根发芽,逐渐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支撑着他的人生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刘学保决定参军。

在他看来,部队是英雄辈出的地方,只要加入了军队,就离英雄梦想更近了一步,怀着满腔热血,他告别了贫困的家乡,踏上了从军的道路。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当刘学保真正进入部队后,才发现军营生活并不如他想象的那般光鲜亮丽。

虽然比起农村,他不用再挨饿受冻,但严格的纪律、艰苦的训练,以及枯燥的日常工作,都让他感到失望。

更让刘学保难以接受的是,他发现自己离"英雄"这个称号还很遥远。

在部队里,每个人都在努力表现,想要脱颖而出并不容易,他看到身边的战友们默默无闻地完成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却很少有人能获得"英雄"的称号。

这个现实给了刘学保当头一棒,他开始意识到,成为英雄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自己的梦想。

相反,这种落差更加激发了他内心的欲望,让他变得更加急切,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去追求那虚幻的"英雄"光环。

1967年,刘学保的军旅生涯迎来了一个转折点,他被调往甘肃永登县连城林场工作。

这个消息对他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连城林场位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与他心中的"英雄舞台"相去甚远。

刘学保心里很是不甘,难道自己就要这样默默无闻地在山沟里度过余生吗?不,他绝不能接受这样的命运。

于是,他开始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在这个偏僻的地方成就自己的"英雄梦"。

就在这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刘学保脑海中闪现。

他想到,如果能够成功阻止一次破坏行动,那岂不是立即就能成为英雄?这个念头一经产生,就如同野火一般在他心中蔓延,很快就演变成了一个完整的计划。

刘学保决定自导自演一出"英雄救桥"的戏码。他计划找一个替罪羊,诬陷对方要炸毁林场附近的一座重要桥梁,然后自己挺身而出,阻止这次"破坏行动"。

在他看来,这样不仅能一举成名,还能获得上级的赏识,说不定还能借此离开这个穷乡僻壤。

然而,刘学保的这个想法,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的自私自利。

它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邪恶计划,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他竟然打算杀害无辜的人,然后颠倒黑白,把自己塑造成英雄形象。

刘学保似乎已经被"英雄梦"冲昏了头脑,完全忽视了这个计划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他没有考虑到,一个无辜的生命将因此而逝去,一个家庭将因此而破碎。

他更没有想到,这个谎言一旦说出口,就将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最终会将他自己也吞噬。

在刘学保的眼中,这个计划就是他通往"英雄"之路的捷径,他开始精心策划每一个细节,甚至连自己要如何"负伤"都考虑到了。

他觉得,只要这一次成功了,他就能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

1967年12月17日,一个寒冷的冬日,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的一天终于来临了。

刘学保早已为这一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的"英雄救桥"计划即将付诸实施。

清晨,刘学保找到了李世白,这位曾经担任过国民党宪兵队副连长的老人,他编造了一个借口,说是林场需要李世白帮忙鉴定一些木材的质量,骗他一同前往大桥。

李世白虽然对此感到有些奇怪,但还是答应了,他哪里能想到,自己正一步步走向刘学保精心设计的陷阱。

当李世白毫无防备地走在大桥上时,刘学保迅速用石头狠狠地朝李世白的头部砸去。

这一击又快又狠,李世白根本来不及反应,顿时倒在血泊中,生命垂危。

看着倒在地上奄奄一息的李世白,刘学保心中没有丝毫怜悯,反而为自己的计划进展顺利而感到兴奋。

但他知道,戏还没有演完,为了让自己的"英雄事迹"更加逼真,刘学保甚至不惜伤害自己。他用斧子狠狠地砍向自己的左手,鲜血顿时涌出,疼痛让他龇牙咧嘴,但他强忍着没有叫出声来。

接下来,刘学保迅速点燃了提前准备好的炸药,他故意没有将炸药放在桥梁的关键结构处,以确保桥梁不会真的被炸毁。

随着一声巨响,桥面上腾起一团浓烟。这声爆炸如他所料,立即引来了附近的人。

听到脚步声渐近,刘学保立即开始了他精心准备的表演,他大声喊道:"快抓住反革命分子,是他炸了大桥!"

当人们赶到现场时,看到的就是躺在血泊中的李世白和"英勇负伤"的刘学保。这一幕,完全符合刘学保的预期。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人们对"阶级敌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李世白曾经是国民党军官的身份,无疑会成为刘学保完美的替罪羊。

当调查人员赶到现场询问经过时,刘学保开始了他早已准备好的说辞。

他声泪俱下地描述道:"我发现李世白鬼鬼祟祟地在桥上安装炸药,立即意识到他要炸毁这座重要的桥梁。我毫不犹豫地冲上去阻止他,在搏斗中,我虽然受了伤,但还是成功地制止了这个反革命分子的破坏行为。"

由于李世白已经死亡,现场又只有刘学保一个"目击者",再加上当时的特殊社会环境,调查人员几乎没有深究就接受了刘学保的说法。

他们被刘学保"英勇事迹"所感动,认为他是一个值得表彰的英雄。

就这样,刘学保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人人敬仰的"英雄"。他的"事迹"被广为传颂,各种报纸、杂志争相报道他的"英雄行为"。

当地政府还专门召开表彰大会,授予他"模范共产党员"的称号。

更令刘学保感到得意的是,他的"英雄事迹"甚至被写进了小学课本,成为了教育下一代的典范。

人们纷纷称赞刘学保不怕牺牲、勇于斗争的精神,各地学校都在组织学生学习他的事迹,呼吁大家向他学习。

刘学保终于尝到了当"英雄"的滋味,他享受着人们的崇拜和赞美,感觉自己终于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然而,这个所谓的"英雄事迹"背后,却是一个无辜生命的逝去和一个家庭的支离破碎。

李世白成了人人喊打的"反革命分子",他的家人也因此受到牵连,他的儿女在学校里抬不起头,妻子被迫改嫁后生活也不尽如人意。

尽管刘学保自以为天衣无缝,但是真相终究会大白于天下。

正如古语所说:"纸包不住火",再精心策划的谎言,也总有被揭穿的一天。

从1978年开始,就陆续有人对这个案件提出质疑,特别是李世白的家人和朋友,他们相信李世白的为人,坚信他绝不会做出炸桥这样的事情。

与此同时,当年参与调查的一些工作人员心中也一直存有疑惑。

案发现场的很多细节,都与刘学保的说法不太吻合,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些疑问都被压制了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进步,各种先进的刑侦手段不断涌现,在相关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在18年后,也就是1982年9月,当地决定对李世白案进行重新调查。

调查组成员们重新梳理了案件的每一个细节,采用了最新的刑侦技术。

他们发现,爆炸的性质、李世白的伤势,以及现场的很多痕迹,都与刘学保的说法存在巨大矛盾。

经过长达数月的调查,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所谓的"英雄救桥"纯属子虚乌有,这一切都是刘学保为了个人名利而精心策划的骗局,他不仅杀害了无辜的李世白,还欺骗了整个社会。

1984年4月,曾经的"英雄"刘学保被逮捕。

面对铁一般的证据,他终于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1985年7月,刘学保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刘学保案件的真相大白,不仅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它告诉我们,英雄不是靠编造出来的,而是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

我们应该崇尚真实,尊重事实,不被虚假的光环所迷惑。

参考来源:

百度百科:刘学保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