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条电子街道,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人才特区”,拥有清北等知名高校40余所,是众所皆知的“人才”与“科技”的密集区,甚至还在外国友人心目中赢得了一个“中国硅谷”的美名。
中关村夜景
虽然,开发后的中关村繁荣、热闹,但是开发前的中关村,却是十分的荒凉与落寞。中关村的历史说起来,就要追溯到明清两朝:
“中关村”原名“中官村”。明清时期,许多太监年纪老迈,被封建统治者辞退后,一般都会来到中关村,定居居住,就算死后,尸骸也不会拉回家乡,反而会选择留在“中官村”就近安葬。而且,许多太监就算还没被宫中辞退,也都会选择在中官村,买套宅院,预备不时之需。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官村”渐渐演化出了一系列,诸如:钟关、中关、中官儿以及中官屯之类的叫法。
直到解放,“中官村”才在北师大时任校长张垣先生提议下,把“中官村”改名也可以说是恢复名字为“中关村”后,中关村的名字才正式的定了下来。
至于太监为什么会定居选择“中官村”,做为定居甚至是去世的地方,说史君觉得,原因大多出于以下四点:
一、情感牵绊。太监入宫一般都是自小入宫的,相比与对家乡的感情,远不如对京城的感情深厚,因此,即便是没有利用价值后,被统治者辞退,也迟迟不愿离开。
二、被京城的繁华所吸引。就算是正常人,在忙碌的工作做完后,难免会选择休息享受一番。更何况是一辈子在宫中为奴为婢的太监们,忙碌的大半生,在年老时,贪恋一会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一体的大城市繁华也是有情可原。
三、有义子义孙的照顾。太监之所以被称为太监,是因为他们没有生育能力,因此他们一般都喜欢在宫中认干儿子、干孙子之类的,就容易形成另外一种,非血缘的亲情关系。相比于回乡也难有亲人的孤苦情境,选择留下才是明智之举。
四、“中官村”有集聚效应。太监这个职业,在古代是被人瞧不起的,混得好手中掌握权力还罢,能够得到他人的一时尊敬,等年老之后,风光不再,下场很难说。而选择与同样都是太监的同伴居住和埋葬在一起,活着能得到平等下的尊重,聊天有共同语言,及时是死了,后事也有人帮忙料理。
久而久之,甚至发展成了一种习俗,中官村也因此就成为了宫外一众太监的疗养中心和活动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