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惠州头条客户端
“看到这些照片,当年的生活历历在目,仿佛又回到那风华正茂的岁月。”专程从广州前来惠州归侨知青文化展览馆(以下简称“展览馆”)参观的老知青梁淑英,看着展览馆内展示的老图片、老物件,感慨地说。
博罗县杨侨镇是著名的“侨乡”之一,有着独特的知青、归侨历史,先后有5655名知青和7821名归侨在此安居乐业。为铭记曾是亚洲最大柑桔农场的杨村华侨柑桔场的辉煌历史,讲好杨侨故事,弘扬为国分忧和艰苦奋斗精神,2019年,杨侨镇建成归侨知青文化展览馆,展览馆收藏了许多侨史物件和资料,通过图片文字、实物还原等形式展示杨侨侨史及知青历史的发展轨迹,挖掘具有杨侨特色的华侨文化,弘扬知青无私奉献的精神。
《惠州日报》8月26日A8版
保护和传承惠州归侨知青文化惠州是著名的侨乡,归侨知青文化资源丰富,拥有“客家侨都”美称,其中尤以杨侨最为典型。
当年柑橘丰收场景。
杨侨镇前身是广东省杨村华侨柑桔场。1964年后,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和不断深入,城镇知识青年从广东多地陆续来到了杨村柑桔场务农,奉献青春,挥洒汗水。在他们的助力下,柑桔场得到了很大发展,在1970年至1978年,第一代柑桔迎来了盛果期。其中1977年是柑桔场此前历史上最大的丰收年,柑果产量达到2.15万吨,盈利最多,为448.43万元。1980年,大规模上山下乡政策终止,绝大部分知青回到城市,但仍有少数知青留在农场安家落户。
铜像还原当年柑橘丰收场景。
柑桔场建设的另一支重要力量就是归侨。20世纪70年代末,华人在一些国家受到排挤,大批华侨被迫举家回国,回国后被分别安置到全国各地的华侨农场,杨村华侨柑桔场便是其中之一。1978年以来,柑桔场先后接待安置难侨7821人。归侨在这里为新生活打拼,为促进柑桔生产、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上世纪八十年代,农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归侨职工大展拳脚,涌现了众多种柑能手以及为职工津津乐道的种柑超产万元户。
归侨知青合照。
2003年,省杨村华侨柑桔场改制成为博罗县杨侨镇。在杨侨,广大知青和归侨们奉献青春、生根散叶,融入惠州本地生活的同时,不仅保留了侨居海外时的习俗,而且传承着异域的美食、歌舞等,形成特色鲜明的归侨文化和别具一格的知青文化。然而,随着归侨、知青的渐渐老去,新一代逐渐成长,归侨知青文化在惠州面临着断层之忧。
知青楼旧照。
为更好发扬归侨、知青文化精神,2019年,杨侨镇建成惠州归侨知青文化展览馆,该馆也是广东省唯一一所以“归侨和知青”文化为主题的展览馆,展馆占地面积46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25平方米。展览馆通过“柑城缘起”“知青岁月”“侨乡筑梦”“杨侨蝶变”等四个篇章,以实物还原、图片文字记载和多媒体影像等多种方式对外展示杨侨镇发展历程和归侨、知青的奋斗故事。
累计接待参观团体近200场次还原当年归侨知青形象的铜像。
近日,记者来到展览馆,只见展览馆一楼是侨青书馆,藏书有3000多册,主要分为知青类、华侨类、思政类、儿童类读物,附近村民趁着暑假,带孩子前来阅读,静享亲子时光。
惠州归侨知青文化展览馆。
在二楼展览区,除了展示当年知青的一些书信及与他们劳动、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工具、杯子、水壶、衣物等物品,还有归侨们以往的生活用品,包括颜色艳丽的越南服饰、形状新奇的越南秤砣、破旧生锈的越南自行车、褪色老旧的木制行李箱等,展品累计300多件,生动展示了知青们当年艰苦奋斗的生活及归侨回国的辛酸史、奋斗史和成就史。
展览馆内,原榄岭分场知青、中山大学副教授陈盛荣捐赠的书信、日记和专著引起记者的注意。陈盛荣告诉记者,1973年他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成为柑桔场一名知青,“刚来到柑桔场时不太适应,母亲经常来信鼓励我要好好锻炼,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陈盛荣说,父母的来信给他带来很大的激励,在柑桔场的5年时间里,无论劳动强度多大,他都保持每天学习的习惯,这为他日后走上更大舞台奠定了良好基础。
归侨服饰。
“今天‘三农’问题仍是党和政府十分关心的问题,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有专业能力的知识青年。”陈盛荣表示,杨侨镇开设归侨知青文化展览馆,对于引导更多年轻人和乡贤等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有很大现实意义。退休后,他也多次返回杨侨,为杨侨镇建设作出贡献。
归侨使用过的斗笠。
老知青梁淑英1973年插队下乡来到柑桔场,直到1980年才回到广州。梁淑英说,随着时光的流逝,知青上山下乡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中国知青对开发建设祖国农村边疆的贡献是不能被忘记的。“展览的目的不仅仅是让知青们回忆过去,更重要的是让下一代铭记知青的历史,让他们学习知青的精神。”
归侨使用过的自行车。
“展览馆开放以来,前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研学活动的人们络绎不绝,大家通过聆听讲解、参观实物、体验生活等方式,认识了当年知青和归侨扎根农村、艰苦奋斗、奉献青春的峥嵘岁月,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汲取了奋进力量。”展览馆讲解员黄富萍介绍,自2023年展览馆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参观团体近200场次约5000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杨侨镇党委还依托归侨知青文化展览馆独特的“侨”文化,在侨青书馆打造“党员自习室”,在推广“侨”文化的同时,让党员干部日常“充电”有个好去处,引导党员干部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为建设学习型党支部提供阵地保障。
老知青来到展览馆缅怀当年岁月。
杨侨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杨侨镇还计划把“惠州归侨知青文化展览馆”打造成为政协博罗县委员会文史普及基地、惠州港澳台侨青年文化交流基地,并借此深挖“侨”文化内涵,以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切实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
大事记杨侨镇前身是广东省杨村华侨柑桔场
●1964年开始 城镇知识青年从广东多地陆续来到杨村柑桔场务农,奉献青春,挥洒汗水。
●1970年至1978年 第一代柑桔迎来了盛果期。
●1977年 柑果史上最大丰收年,产量达2.15万吨,盈利448.43万元。
●1980年 知青回城,留有少数知青在农场安家落户。
●2003年 省杨村华侨柑桔场改制为博罗县杨侨镇。
●2019年 杨侨镇建成惠州归侨知青文化展览馆,展览“柑城缘起”“知青岁月”“侨乡筑梦”“杨侨蝶变”等四个篇章,通过实物还原、图片文字记载和多媒体影像等多种方式对外展示杨侨镇发展历程和归侨、知青的奋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