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买的最“亏”的战斗机,1架一亿美元,才用几年就退居二线?

一姐说历 2024-12-25 08:33:19

在军事装备领域,每一次交易都可能隐藏着深远的战略意图。而中俄之间关于苏-35战斗机的军购协议,就是这样一次引人瞩目的交易。2015年,当俄媒率先披露这一消息时,外界纷纷猜测,中国为何愿意花费高达20多亿美元(折合约每架1亿美元),购买24架看似即将过时的苏-35战斗机?

时光荏苒,转眼间,这批苏-35已经在中国空军中服役了数年,但陆陆续续已从一线阵容淡出。如今,当我们再次审视这笔交易,有人质疑:这是我们买的最 “亏”的战机。事实真是这样吗?答案并非如此。

技术盛宴:苏-35带来的惊喜

我们要明白,中国引进苏-35,绝非简单的“买买买”。在当时,这款战斗机的“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是一项非常先进的技术。其超远的探测距离和强大的目标识别能力,让苏-35在中距和近距空战中表现出色,甚至具备了与四代机一较高下的潜力。而空军专家傅前哨的点评,更是进一步肯定了这款雷达的先进性。

除了雷达技术,苏-35的117S发动机也是一大亮点。其配置了推力矢量技术,能保障战斗机在低空低速环境下的优良机动性。对于中国空军来说,这是一个宝贵的“技术大礼包”。毕竟,在当时,中国自己的矢量发动机还在紧锣密鼓的研发中。因此,117S发动机就是一个理想的过渡选择。

逆向研究的“智慧”

中国引进苏-35的目的,并不仅是为了获得这些先进技术。更重要的是,中国希望通过这次交易,加速自己航空工业的发展步伐。在过去,中国曾通过“逆向研究”的路径,成功研制出了多款先进战机。这一次,面对苏-35,中国同样没有放弃学习的机会。

但这一次的逆向研究,却与以往有所不同。在歼-20和歼-16已经先后首飞、形成自己航空科技体系的大背景下,中国更加注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

在研制涡扇-15和国产相控阵雷达时,中国直接吸纳了117S发动机和“雪豹E”雷达的优点,加速了国产战斗机的研发进程。这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创新方式,让中国空军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二线战斗机的“多元化”角色

虽然苏-35在一线阵容中逐渐淡出,但它在二线战斗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款战斗机独特的矢量发动机技术,让飞行员能够轻松完成短距离乃至垂直起降等复杂动作。这对于提升飞行员的技能水平、增强部队的整体战斗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此外,苏-35还成为了中国空军,远海训练和巡逻任务中的重要力量。它能够更好地执行伴飞轰-6K等任务,确保远海训练的顺利进行。

战略眼光与长远布局

可见,中国引进苏-35战斗机并非一时冲动之举,而是基于深远的战略考量。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加速国产战斗机的研发进程、提升飞行员训练水平和实战能力等方面,苏-35为中国空军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更重要的是,这次交易展示了中国空军的战略眼光和长远布局。他们明白,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学习和创新。而苏-35的引进,正是这一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

0 阅读: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