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怘(gu),字仲常,宋代江西南丰人,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曾巩之孙。他品行端正,曾任司农丞一职。
南宋建炎二年(1129年),金军铁骑横扫中原。金军统帅琵八率领精锐部队,攻陷了越州。琵八性情残暴,他占领越州后,立即颁布严令,要求满城文武官员于次日清晨齐聚帅府,向他参拜。
琵八的命令令人胆寒。他明确规定,若有官员在规定时间内不到场,或者故意避而不见,一律视为抗拒,将予以诛杀,绝不宽恕。越州的官员们不敢有丝毫怠慢,纷纷次日清晨前往帅府,以免招来杀身之祸。
第二天清晨,越州的文武官员们前往琵八的帅府,一个个低头哈腰,不敢有丝毫违抗。然而,在这群顺从的官员中,只有曾怘傲然不屈,他拒绝前往帅府参拜。
曾怘的举动很快传到了金兵的耳中,他们将曾怘逮捕,用粗重的绳索将他捆绑得结结实实,然后押解前往帅府,面见琵八。面对琵八的威胁,曾怘毫不动摇,他宁愿做那破碎的玉,也不愿做完整的瓦。
在琵八面前,曾怘挺直腰板,高声痛斥琵八背信弃义、卑鄙无耻的行为。他的勇气让在场的金国将士们个个目瞪口呆,惊讶于这位文官的坚贞。琵八见状,恼羞成怒,他认为曾怘的反抗是对自己权威的挑战,于是下令左右将曾怘牵出府。曾怘连同他的家属,共计四十口人,遭到了金军的无情屠杀。
在曾怘及其家属被残忍杀害后,当时的越州百姓们十分愤怒。他们在夜色中挖了一个大坑,小心翼翼地将这些无辜的尸体用土石偷偷掩埋,以免金兵发现后再次施暴。
那晚,天空似乎也在为这场悲剧哀悼,下了一场小雨。在这场细雨下,曾怘弟媳张氏奇迹般的苏醒过来,她爬出土坑后,发现自己怀里的孩子曾峦竟然还活着,呼吸微弱。张氏顾不得自己的伤痛,给孩子找吃的,她又找到郡里陈海帮助,陈海冒着生命危险,将这对幸存的母子藏匿起来,避免他们免遭金人的再次毒手。在陈海的庇护下,母子俩得以在战乱中生存下来。后来曾峦铭记家族的冤屈,发奋读书,官至南安军知府。
待金国军队撤离越州,战火稍歇,越州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此时,曾怘的弟弟,时任余杭知府,得知了家人的遭遇。他强忍悲痛,筹集资金,制作了棺木,回到越州,收殓了曾怘及其家属的尸骨。他们将这些忠魂重新安葬于风景秀丽的天柱山,让逝者在山水之间得以安息。
曾怘的忠烈事迹传到了南宋朝廷,皇帝闻之感慨万分,为了表彰他的节操,追赠曾怘为谏议大夫,并赐予“忠”字的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