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鲜红的红毯,不知道的人以为这家有什么喜事呢?
可是深入了解就能发现,在四川绵阳青义镇的一户人家门前发生的这一切,将演变成了对另一个家庭20年来无法愈合的伤口的又一次撕裂。
事件概述根据受害者回忆,当时自己只有15岁,父亲仅仅因为在邻居与自家亲戚的争吵中帮亲戚说了几句话,怎么也想不到会引来杀身之祸。
杀人凶手雇佣了三名男子,潜入我家,将父亲残忍杀害,甚至还有人准备了汽油准备毁尸灭迹,最终还好又有人发现了,要不然真的是神不知鬼不觉了。
父亲经过法医鉴定,面部、额部、腰部等地方均有多处创伤,且身上还有大面积的灼烧痕迹,自己都不敢想父亲当时的都经受了那些折磨。
这20年对于杀人凶手来说,或许是他牢狱生涯的结束,可是对于受害者家属来说,却是漫长的煎熬。
就在前不久,凶手刑满释放,回到了青义镇,可令人想不到的是,他竟敢高调的在家门口摆了18桌宴席,仿佛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
当天鞭炮齐鸣,红毯铺地,宾客云集,觥筹交错,欢声笑语,热闹非凡,这场“洗尘宴”距离受害者家属的家门也就差不多10米,受害者的家人看着非常气愤,于是便在门口摆起了灵堂,供桌上便是受害者的遗照。
就这样一红一白,一喜一悲有着强烈的对比,一开始周边的街坊邻居还以为是红白事撞到了一起,可没过多久,当初的恩恩怨怨就被传开了。
街坊邻居议论纷纷,有人指责凶手行为嚣张,毫无悔改之意,也有人劝受害者家属息事宁人,毕竟“冤家宜解不宜结”。
但是看着凶手这么嚣张,受害者家属的怒火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降下来,他们追求的并不是对方的道歉,而是这世道上的公平正义,是凶手对他们20年来所承受的痛苦的正视和忏悔,是对逝去亲人的尊重。
凶手这场宴席,不仅是在挑衅受害者家属,更是对社会公德的不尊重,镇政府得知情况,很快就派人前往现场进行制止,并对双方进行了法制教育,甚至当地警方还成了专门的小组进行后续调解。
20年的刑期,对于一条人命来说,是否足够?法律的判决,是否真的能够抚平受害者家属内心的伤痛?
法律是冰冷的,它注重的是事实和证据,却难以触及人心深处的伤痛,在绵阳这起案件中,凶手出狱后的行为,无疑是对受害者家属的“二次伤害”。
这种伤害并不是肢体上的,而是对精神上的冲击,法律可以阻止他的犯罪行为,却阻止不料他出狱后对受害者家属心灵造成的伤害。
更令人痛心的是,在整个事件中,受害者家属除了要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独自面对来自凶手的挑衅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他们仿佛被遗忘在角落,无人问津,无人理解。
网友们的争议凶手出狱后大摆宴席的行为,在网络上引发了争议,部分网友认为,凶手已经刑满释放了,也就代表着他拥有了自由,他哪怕是庆祝“新生”都是他自己的权力,认为法律已经惩罚了他的罪行,社会不应该再对他进行道德审判。
但是还有一部分网友觉得,凶手的所作所为并不像是无心的,反而像是有意而为之,就是对受害者家属的挑衅,不尊重,哪怕是服刑完毕,也不应该这样做,而且还是在离受害者家属这么近的地方。
两种观点的交锋,反映了社会在对待犯罪者和受害者态度上的差异,一部分人更加关注犯罪者的“人权”和“自由”,从而忽视了受害者及其家属的感受,他们认为,法律的惩罚已经足够,社会不应该再对犯罪者进行“二次惩罚”。
但是凶手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对受害者家属造成“二次伤害”,远比肢体伤害更为可怕残酷的精神伤害。
凶手出狱后大摆宴席的行为,正是这种道德规范缺失的体现,他只顾及自己的“自由”和“快乐”,却完全无视受害者家属的感受,无视社会公德。
20年来,受害者家属一直生活在失去亲人的阴影下,痛苦和悲伤从未真正消散,而凶手回归之后的所作所为,让他们再次回忆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再次感受到失去亲人的痛苦。
绵阳这起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法律的惩罚固然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多关心那些受害者和家属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需要的帮助和支持。
我们需要构建更完善的受害者援助体系,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帮助受害者走出阴影,重新融入社会。
我们也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增加对“二次伤害”的规制,明确禁止任何可能对受害者及其家属造成二次伤害的行为。
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引导人们正确看待犯罪与受害者,培养人们的同理心和同情心,让受害者及其家属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绵阳这起事件,不仅仅是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更是一场社会伦理的拷问,它拷问着我们的法律体系,拷问着我们的社会道德,拷问着我们的人性。
我们该如何平衡犯罪者的人权与受害者的权益?我们该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
我们期待着在未来,法律能够更加完善,社会也能够更加温暖,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让每个受害者家属都能够得到应有的保护。
参考资料:杀人凶手出狱后,在被害人家门口大摆宴席、鞭炮庆祝?当地回应:已现场制止——上海法治报
杀父凶手出狱后在受害者家门口摆18桌宴席、放鞭炮庆祝,当地回应——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