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临终遗言,道出自己不放张学良的原因,宋美龄听后潸然泪下

淡淡一笑未失心 2024-10-05 15:59:07

1936 年 12 月 25 日,往昔情同手足的张学良与蒋介石一同搭乘专机去往南京。

一路上彼此都沉默不语,二人就那样静静地望着舷窗外那片灰暗的天空,各自陷入沉思。

关于蒋介石为何选择终身囚禁张学良,说法众多,多年后其临终前才道出缘由,宋美龄听后落泪,不知是因蒋的筹谋还是为张的境遇。

【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云】

在西安事变发生之前,张学良与蒋介石之间的关系那可谓是如钢铁般牢固,坚如磐石,牢不可破。

蒋介石一生自认为有两大功绩,其中一项是他号称继承中山先生遗志统一全国,即便只是名义上的,却也自认为可名垂青史。

其二在于正确选择了政治路线,没有步汪精卫后尘而遭唾弃,抗日功绩自然就稳稳地归于自身了。

“时来天地皆同力”,蒋介石从黄埔军校校长到国民政府首脑,其一路顺遂,既靠自身努力,也得益于众多同盟携手,张学良在其中功不可没。

在第二次“北伐”战争那个特定时期,蒋介石与张学良的人生轨迹彼此交织在了一块儿。

1928 年 1 月时,蒋介石妄图得到中山先生遗留的政治势力助力,竟主动提出搞第二次北伐战争,还宣称是为实现中华统一。

彼时冯玉祥、阎锡山等军阀虽各有盘算,可在北伐一事上竟出奇一致,只因战争是扩势最佳之选,于是国民政府内部短暂统一后,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第二次北伐战争。

国民政府聚合各系军阀七十万大军,对阵张作霖四十万安国军优势明显,四月总攻后不到俩月几乎统一全国,张作霖见状主动退出京津并求和会谈。

那时的中国内乱不止,外忧重重,而张作霖与说出“宁与友邦,不给家奴”的慈禧太后迥异,他对日本侵略者严词拒绝,坚决推行抗日军事计划,让东三省在其治理下坚如磐石,有力阻挡了日军侵华步伐。

这使日本侵略者极为气恼,张作霖此次撤回东三省恰是良机,他们遂炮制皇姑屯事件,赫赫有名的东北王就这样憋屈地死于敌人算计,而后张学良掌控了东北军。

那时东北军内派系纷争不断,张学良资历较浅,要完全掌控其父遗留政治资源还需时日,可他已没这时间,面临两个抉择,要么受国民政府招安改旗易帜,要么任日本侵略者在其父灵堂前胡言乱语。

一旦答应南京政府,日本就会施行强硬手段,且必定会彻查追究下去!

背负杀父深仇的张学良无从选择,很快就应允了国民政府的条件,1928 年 12 月 29 日东北“改旗易帜”,东三省就此归入国民政府,北洋军阀末代代表人物也宣告臣服。

蒋介石轻松地实现了所谓一统全国,因这他对张学良心怀感激,通告其仍掌东北大权,二人结盟,27 岁的张学良似成蒋氏王朝“并肩王”。

张学良予以支持后,蒋介石于党内声望登顶,接着为稳固其权势,便展开大规模肃清行动,竭力排除异己。

此地所说“异己”乃是冯玉祥、阎锡山等地方派系军阀。二次北伐时,蒋介石靠冯阎兵力猛进获最终胜果,而后却利用他们矛盾制衡并挑拨。

诸多这类事使得冯玉祥格外恼火,原本双方政见就存在分歧,如此一来,彼此关系更是迅速变得恶劣。

彼时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要独揽全国军权,力推裁撤地方军,这彻底惹恼了冯玉祥、阎锡山等人,他们直接竖起反蒋大旗,在北平另立国民政府与蒋对抗。

倒蒋力量气势汹汹地涌来,上百万的大军如潮水般逼近,蒋介石遭遇了其登上高位后最为严峻的危机。

然而他并非毫无胜算,因为除国民政府与阎锡山、冯玉祥外,张学良的东北军也不容小觑,其在中原大战中一直中立,双方竭力拉拢,各种诱惑送上,少帅却无动于衷。

事实上,张学良有自身的思索,他绝非待价而沽。他经分析认为天命属蒋,因反蒋派各自为政,仅因共同目标集结,即便胜也会内斗,而蒋虽败退,其政府仍具一定凝聚力。

那时张学良果断下令,十万东北军连夜赶去援助蒋介石,此消息传来,阎锡山等人方寸大乱直接逃离,最终蒋介石部队轻松赢得战争,张学良又为蒋介石立下一大功。

可仅仅数月之后,九一八事变突发,东北就此沦陷,张学良权势骤减,老牌军阀于内战中狼狈不堪,他失了大后方,唯有蒋介石安然无恙,成最终赢家。

那时的蒋介石意气风发,对为其立下大功的张学良甚是重视,不但与之结拜为兄弟,还授其“全国海陆空军队副司令”之职。

张学良受蒋介石所描绘美好景象迷惑,就在此期间,他切实地舍弃军人的狂傲、东北王的体面,由衷地认可了蒋介石的领导地位。

【“兄弟”阋墙,求仁得仁】

蒋介石愈发看重张学良,将其当作亲信,张学良对蒋介石的知遇之情也极为感激,在双方关系正好之际,有个外患却始终萦绕在张学良心间。

张作霖亡故后,张学良极度憎恶日本,因其对东北觊觎已久,他多次向委员长建议强硬回击日本挑衅,用战争对抗其贪婪,可蒋介石诸多顾虑,坚持对日和谈。

张学良多次进言遭否后渐灰心,他深知政府不会助己抗日,遂消极应对日本进攻,致使九一八后东三省尽陷,他和东北军失故乡,只得居华北,满心悔恨。

当时日本妄图灭我中华的心思已无比明显,可蒋介石却并非不知那迫在眉睫的危险,而是妄图借日本之手消耗红军,以图坐享其成。

1934 年,张学良担任国民政府司令,蒋介石让他去“剿灭”共军,东北军无奈与同胞相残,蒋介石对军力损耗只知哀叹流泪,不提补充,眼见东北军损耗严重,张学良这才醒悟。

他深知蒋介石在削弱他,可他仍对政府存幻想,多次上书求停内战,主张先外抗再安内,共同御敌,蒋却不理会,还说他赤化,每次交谈都无果而终。

1936 年夏天,张学良因与蒋介石意见相悖,自行联合红军及杨虎城西北军组成抗日救国联盟即“三位一体”,拥兵二十多万抗日,蒋介石得知后大怒,发电斥责并勒令其解散部队去南京待处置。

张学良坚定抗日毫不动摇,蒋介石为此气恼万分,且感受到“三位一体”的军事威胁,此时一场巨大阴谋正悄然滋生。

然而局势难料,1936 年 12 月蒋介石到西安,说是督战,实是训斥。张学良劝其抗日,他毫不理会,竟还下令枪杀爱国学生。

这般情况下,双方矛盾彻底激化,张学良和杨虎城毅然决定,在临潼华清池发动西安事变,将蒋介石及其他国民党高官扣押。

消息一经传出,全国震惊,蒋介石因这突如其来的政变而惊慌失措,张学良本意并非夺权,他兵谏只为一个诉求,即联合抗日。

张学良积极邀请中共参与会谈,经多方沟通,蒋介石于重压下,无奈屈辱地改变此前对外策略,把抗日列为首要,停止对红军作战。

那时张学良觉得目的实现了,深感有负蒋介石的栽培信任,不顾众人反对,执意放蒋,还决定亲自送其回南京政府。

实际上,张学良想法单纯,他从军人角度觉得,事已至此,自己因爱国而兵变,没危及委员长,借护送正好表忠心和请罪。

然而他忘却了,蒋介石不只是政客,更是人尽皆知且心胸狭隘的政客,这不,其刚回南京,就即刻掌控张学良并将其囚禁,这一禁就是一生。

【勿要放虎归山】

究竟是何原因让蒋介石没有杀掉张学良,而是选择将其终身监禁呢?

实际上主要是源自政治方面,还有情感以及舆论这三方面综合起来的考量因素。

其一,于政治层面而言,在经历“兵谏”事件后,蒋介石于国民政府的威信骤降,他得展现出某种态度,方可镇住其他那些蠢蠢欲动的野心。

张学良作为罪魁祸首遭软禁,这正显示其态度。蒋介石自国民政府创立,一直强调领袖权威独一无二,独裁时竟出此事,既挑战他又挑战政府权威。

且那“三位一体”抗日军在前线态势威猛,张学良作为东北军核心人物,他若不现身,蒋介石就能顺势瓦解其三军势力,致使该团体崩溃。

为保领袖之位,即便张杨兵变为顺天应民、护国家主权之正义行为,蒋介石也难容,回南京后其发训话,后审杨致其丧命,张因功及宋美龄幸免,却成笼中人。

就这方面而言,张学良可谓亦敌亦友,说是仇人吧也对,说是恩人吧似乎也没错。

况且此前张学良屡次雪中送炭给予大力相助,情谊深厚,蒋介石若取他性命,势必会背负刻薄寡恩之名,所以张学良绝不能死。

当然,能保他性命极为关键的一点是宋美龄极力游说。这得从 1925 年东北军进驻上海滩说起,那时少帅英俊潇洒,宴会上与宋美龄相遇,年龄相仿、志趣相投,有了段甜蜜缘分。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期,张学良与宋美龄亲密无间,时常一同现身,张学良暮年时还曾感慨,若彼时他未成家,宋美龄定是其理想伴侣。

那个时期,婚姻常被当权者利用,宋美龄于张学良和蒋介石这两人间,最终选了蒋,正因如此,她竭力保护了张学良,甚至公然向蒋介石那样说。

若你敢枪毙他而害其性命,那我不但会即刻离你而去,还会将所知之事尽皆公开,让你背负千古骂名!

蒋介石家中有只厉害的“河东虎”,他虽又气又恼,但也只得应下妻子这一要求,收起了杀念。

1975 年,多年过去,在台湾的蒋介石已临近生命终点,这时他才得以对妻儿道出扣押张学良的真正缘由,不过是怕“放虎归山”罢了。

这所有的起始皆因蒋介石心底的忧惧,他怕东北军又起兵谏,怕张学良手握重权,唯有将其拘禁身边才稍感心安。

蒋介石说完这句遗言便闭眼了,宋美龄不禁泪流满面,她明白,即便蒋介石去了,那多疑的国民政府也绝不会放过昔日的东北王张学良,他休想得到渴望的自由。

被关押近四十年的张学良此时已然释怀一切,蒋介石逝世后,他送的挽联“关怀之殷,有如骨肉;政见之争,有如仇雠”,十六字道尽一生纠葛,心中积郁也随故人离去而散。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