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孙殿英被活捉准备执行枪决,刘伯承:不可杀,他对我们有恩

凌光破雾影 2025-01-08 20:20:02

引言

1947年,在解放战争的硝烟中,曾以盗挖清东陵臭名昭著的军阀孙殿英落入了刘邓大军之手。战士们群情激愤,要求立即处死。就在众人以为孙殿英即将伏法时,刘伯承却站了出来,以一句“不可杀,他对我们有恩”震住全场。是什么让这位立场分明的统帅为孙殿英求情?

乱世枭雄,名声扫地

清晨,河北某个偏僻的村落显得格外安静,而这一片祥和的背后,却是另一幅血腥残酷的景象。村口的土路上,几个土匪骑着高头大马呼啸而过,他们的背后,还拖着刚刚从村民手中抢夺的粮食和牲畜。为首的,是一个看上去并不魁梧,甚至略显瘦小的年轻人——孙殿英。那时,他不过二十出头,却已是河北大土匪张平手下一员得力干将,脸上写满了早熟的世故和冷酷。

孙殿英并非天生如此。他出生于河南一个贫寒的农家,祖辈以耕作为生。若是换个太平盛世,或许他的一生会平淡无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其一生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农夫。清末民初的乱世让许多普通人被逼上了刀尖上舔血的生活。家乡的饥荒夺走了田地和生路,贫穷和饥饿让孙殿英别无选择,他最终投身于张平的匪帮,开始了一段打家劫舍、杀人越货的日子。

刚进土匪窝时,孙殿英并不起眼,甚至因为体格不够强壮而经常被同伙嘲笑。他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和一颗比许多人都灵活的脑袋。他知道,靠拳头和蛮力在山头混日子,迟早有一天会死在一场不值钱的械斗中。他不吝于讨好张平这个“大哥”,也善于在抢掠中抢先抓住利益最大化的机会,逐渐在匪帮中获得了信任。每次山寨兄弟们喝得酩酊大醉,沉迷于胜利和掠夺的快感时,他却总能冷静地坐在一旁思索下一步的计划。这种冷静和圆滑,帮他在几年间从一个无名小卒变成了张平手下的“心腹”。

不过,当土匪的生活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张平虽号称“河北一霸”,但再大的土匪,也不过是乱世中的过江之鲫,风头一过,便会成为官府和其他土匪清剿的目标。孙殿英深知这一点,他也清楚,再这么干下去,早晚会死得不明不白。他选择了一个时机,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土匪窝子,带着自己积攒的一点盘缠,跑到豫西的一座小庙中,开始了新的人生。

庙中香火缭绕,跪拜的人络绎不绝,孙殿英身穿一袭道袍,脸上挂着庄重的神情,俨然一副得道高人的模样。他在庙道会中混得风生水起,凭借一张伶牙俐齿和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迅速成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道长。这所谓的“庙道会”,不过是一个以坑蒙拐骗为主业的帮派。那些来求平安、祈福的信徒们,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看似仙风道骨的道长,曾经是马背上抢劫的土匪,更不会想到,求来的“灵符”不过是孙殿英手下几个小喽啰在后院随便写的。

这段时间的生活虽然安全,甚至小有收入,但对于孙殿英来说,这并不是他想要的。他开始意识到,他的野心并不仅限于当个骗吃骗喝的小角色。他需要更大的舞台,来实现心中的抱负。他的机会,出现在一次大规模的征兵行动中。

那是民国初年,各地军阀混战,兵源成了各方争夺的焦点。豫西地区的军阀丁香玲四处招兵买马,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参军,还在村镇中贴出了许多“从军告示”,承诺入伍者不仅有口粮,还能发银元。这对于在庙道会中混迹多年的孙殿英来说,无疑是一个天赐良机。他果断换下道袍,剃了头发,跑到军队报名点,成为了一名士兵。

入伍之后,孙殿英很快展现出了与其他新兵不同的一面。他熟悉枪械,擅长骑马,更懂得察言观色,总能准确地揣摩上级的心思。军中的军阀上司对这个“会来事儿”的年轻人颇为赏识,将他提拔为小队长。对孙殿英来说,这简直是如鱼得水。他把当年在匪帮中学到的强硬手段,结合庙道会中的诡计和演技,用在了军旅生活中。没过多久,他便从一名普通士兵爬升到了连长、营长,甚至师长的位置。

乱世造英雄,乱世也会让人失去底线。在孙殿英的内心深处,从未真正有过为家国赴汤蹈火的信念。他的眼中,只有荣华富贵。他是军阀中最现实、也最无情的一类人。他从未忠诚于任何一个人或势力,投靠丁香玲后,他又辗转投奔了张宗昌、冯玉祥等多个派系。对于他来说,谁能给他更大的利益,他便为谁卖命;谁的局势不妙,他便果断离开。这种“见风使舵”的手段,让他在军阀混战中屡屡化险为夷,也让他的“名声”在政界和军界中不胫而走。

在许多人眼中,孙殿英是个十足的“墙头草”,哪里风大往哪倒。他在每一次人生的岔路口,都做出了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哪怕为此抛弃信义,甚至践踏良知。正是这种冷酷的现实主义,让孙殿英在乱世中活了下来,甚至越爬越高,成为一方军阀。而他的“名声”也随着时间越发刺耳,成为人们口中的“不忠不义”的代名词。

冒天下之大不韪,清东陵之劫

清东陵这片皇家陵寝静默伫立已有数百年,见证了清王朝从辉煌走向衰亡的全过程。1928年的一天,这份属于王朝的安宁被撕裂,喧嚣和暴虐取代了寂静。孙殿英,一位生性胆大妄为、唯利是图的军阀,竟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清东陵,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这座皇陵发动了一场劫掠。

事情的起因简单却荒唐。彼时,孙殿英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军长,率部驻扎在清东陵附近的马兰峪。刚刚上任没多久,他就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军费告急。作为一支杂牌军,孙殿英的部队非但战斗力薄弱,还长期面临兵员哗变的风险,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指向了他囊中羞涩的军费问题。穷兵黩武的时代,军阀需要金钱才能维持军队,才能在乱局中站稳脚跟。而此时的孙殿英既无财力,也无靠山,眼看着部队随时可能分崩离析,他不得不四处寻找筹款的办法。

当时,有传言说清东陵中埋藏着清代历朝皇帝和后妃的陪葬珍宝,金银珠宝堆积如山,价值不可估量。对财宝的渴望,让孙殿英动起了心思。他明白,这些陵墓是清朝最后的尊严,是无数人心目中的禁地。一个轻率的举动,就可能招来天怒人怨,甚至被朝廷高层视为叛逆。但孙殿英不同于常人,他的胆量和贪念早已超越了道德的界限。他思索再三,决定冒险一试,理由简单直接:与其坐等部队哗变、自己死无葬身之地,不如孤注一掷,挖皇陵换军费。

清东陵并不是一般的墓葬,它是清朝历代皇帝与后妃安息的皇家陵寝,建筑工艺极其考究,防盗设计更是匪夷所思。为了确保计划万无一失,孙殿英可谓煞费苦心。他以“军事演习”为幌子,在陵墓周围布下重兵,命令百姓避开演习区域,还特意将清东陵的守陵人驱赶出去,以绝后患。与此同时,他亲自主持挖掘行动,甚至从附近请来了精通地形的老工匠,试图破解墓道的机关。但即便如此,盗挖清东陵的行动仍困难重重。

清东陵的防盗设计早已超出孙殿英的想象。陵墓的入口用巨石封堵,深埋于地下的墓室更是设计了复杂的机关和暗道,许多地方积水严重,根本无法通行。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工匠,也对清东陵的坚固与隐秘感到震惊。数日挖掘毫无进展,眼看部队士气低落,孙殿英终于下令放弃“绅士手段”,直接用炸药炸开清东陵的入口。这一声巨响,震动了整片山谷,也宣告了清王朝最后的尊严彻底坍塌。

墓室中,宝物琳琅满目,金银、珠宝、翡翠、珍贵文物堆积如山,一切都闪烁着摄人心魄的光芒。孙殿英的士兵们如同饿狼扑食一般冲进墓室,将能搬走的东西统统装上马车。慈禧太后的棺椁被打开,她身穿的珍珠袍、口中的夜明珠,以及手中的翡翠玉器无一幸免,甚至连尸体都被亵渎。更为令人发指的是,光绪皇帝的棺椁也遭到破坏,陵墓中的文物被成车成车地运出,装满了几十辆马车后才扬长而去。孙殿英盗掘清东陵的举动,不仅震惊了当时的中国,也在历史上留下了令人痛心的污点。

肆意妄为的孙殿英并未料到,偷来的财宝也带来了无尽的麻烦。慈禧太后的陵墓被盗的消息迅速传开,末代皇帝溥仪得知后勃然大怒,直接将孙殿英告上蒋介石。他指责孙殿英毁坏祖宗基业,要求严惩此人。蒋介石也为此事感到震惊,派出调查组查办案件。面对可能降临的惩罚,孙殿英不得不使出他惯用的伎俩——行贿。他拿出部分赃物,分别送给了蒋介石身边的重要人物,以此求得庇护。最终,这场震惊全国的盗墓事件,不仅没有给孙殿英带来灭顶之灾,反而让他升官加爵,成为国民政府的“红人”。

清东陵被盗事件,在当时掀起了巨大的舆论风暴。人们对孙殿英的贪婪和狂妄愤怒不已,同时也对国民政府的纵容深感失望。孙殿英的名声从此更加不堪,但他本人却似乎毫不在意。在他看来,只有活下去、权力稳固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活得有尊严,似乎从来不在他的考量之中。

他靠着这一场浩劫暂时解决了军费危机,却也因此彻底成为了历史的罪人。

几十年后,当人们再回首清东陵之劫时,仍然难掩痛心与愤怒。这场浩劫不仅是孙殿英个人贪婪的极致表现,也象征了乱世中道德与法制的全面崩塌。在孙殿英的眼中,清东陵只是一座能够填满他钱袋的宝库,但在中国人心中,它却是一个朝代的尊严与文化的象征。而这一切,都被他用炸药化为了灰烬。

抗日之时,暗留情义

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上,各方势力为了生存与利益纷纷盘算,其中也包括以劣迹闻名的军阀孙殿英。谁也未曾想到,这位在历史上多被骂作“盗墓贼”的枭雄,竟会在民族存亡的关头,展现出一丝人性的温度。或许,乱世之中最复杂的不是战局,而是人心,而孙殿英的抗日之举,正是这种复杂性的最好注脚。

抗日战争爆发后,孙殿英担任东北军的高级将领,表面上他依然是那个唯利是图、墙头草般的军阀,随时准备调转方向投靠利益最大的一方。在这场关乎民族命运的战争中,他却多次作出出人意料的选择。作为一个毫无信仰、只顾个人利益的军阀,他的这些行为,似乎藏着某种深埋的民族情怀,又或者,带着一丝不可捉摸的算计。

孙殿英在抗战中的转折,离不开两个名字:宣侠父和南汉宸。宣侠父是中共地下党员,时任孙殿英部的秘书长;南汉宸则是我党统战部的重要干部,被孙殿英任命为顾问。两人的存在,不仅是历史中的巧合,更成为孙殿英抗战时期行为的重要推动力。在宣侠父的引导下,孙殿英一度展现出了他少有的“正义一面”。在军中,他暗中支持共产党地下党员的活动,为我党抗日工作提供便利。这样的举动,显然与孙殿英一贯的投机取巧形成鲜明对比,却也让人看到他身上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抗战后期,蒋介石背叛统一战线,调转枪口试图压制共产党。此时,孙殿英作为蒋介石的部属,名义上奉命执行内战,却在关键时刻选择了违背命令。据史料记载,刘伯承率129师从孙殿英的驻地经过时,蒋介石早已下令孙殿英组织兵力予以阻击。孙殿英得知129师此行的目的是抗日后,不仅没有执行命令,反而主动让路,还以军中的名义赠送了一批武器弹药。这些武器虽然不多,却在当时紧张的战事中解决了燃眉之急,为129师抗日提供了宝贵支持。

那是一场异常沉默的交接。刘伯承率领部队经过孙殿英地盘时,战士们都心中忐忑,毕竟在混乱的战局中,军阀势力变幻莫测,孙殿英到底会不会动手,谁也无法确定。当部队经过边界时,孙殿英的部队却始终保持安静,连枪声都没有响起。更让人意外的是,当夜,一队孙殿英手下的士兵悄悄送来了枪支和弹药。带队的军官行礼后,只留下一句话:“孙军长的意思,这些枪弹是给你们打鬼子的。”刘伯承闻讯,深深看了一眼这队士兵,随后郑重地说:“代我谢谢孙军长,这份恩情,我们记下了。”

对于孙殿英而言,这次“赠枪”的行为,并非单纯出于慷慨,而是他在乱世中一次复杂的抉择。作为一名深谙人情冷暖的军阀,孙殿英或许意识到,共产党才是真正抗日的中坚力量,而他自己不过是历史洪流中的一颗棋子。帮助共产党抗日,不仅能让自己在未来占据有利位置,也能在民族大义面前为自己赢得一些名声。他的算计,与他的真实情感纠葛在一起,形成了那段历史中最为复杂的人性光影。

事实上,这并非孙殿英唯一一次展现“抗日情义”。据宣侠父后来的回忆,孙殿英在担任军长期间,多次为地下党员提供掩护。有一次,地下党成员身份暴露,被国民党方面通缉,眼看就要被抓捕,孙殿英得知后,当即拍板,命令手下送来伪造的通行证,让那位同志成功脱险。类似的例子并不鲜见,这些细节或许都无法彻底洗清孙殿英的累累罪行,但至少让人们看到,他并非铁石心肠,也并非彻头彻尾的反派。

孙殿英的这些行为,也伴随着巨大的危险。在蒋介石的眼皮底下,他这样的暗中“反水”,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火烧身。他深知这一点,因此每一次行动都小心翼翼,既要满足蒋介石的要求,又要在暗中为共产党提供帮助。这种平衡对孙殿英来说并不轻松,但他凭借多年来练就的圆滑和狡黠,硬是在乱世中周旋了下来。

尽管孙殿英的抗日举动中夹杂着算计和私心,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确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为抗战做出了一些实质性的贡献。正如刘伯承后来评价他时所说:“他是旧军阀,但并非无血性的人。他曾暗中助我抗日,这些我们不会忘。”这种“恩怨分明”的态度,不仅体现了刘伯承的胸襟,也让孙殿英的一生增添了几分复杂的悲剧色彩。

生死边缘,刘帅力保

1947年的春天,河南汤阴城墙上站着的,是一个中年男人,身形微胖,眉眼间透着焦虑与倦意,他的目光死死盯着远处黑压压的军队——解放军的主力部队正兵临城下。他,就是孙殿英,这位靠着土匪出身一路爬到军长之位的军阀,如今第一次感受到了真正的绝望。

不久前,刘邓大军展开了豫北战役,解放军一路锐不可挡,直插河南腹地。作为驻扎在汤阴的国民党军军长,孙殿英本以为凭借坚城和蒋介石的支持,他还有机会翻盘。在城内的会议上,他甚至慷慨激昂地鼓舞部下:“国民党有美国人的支持,要枪有枪,要炮有炮,只要我们坚守汤阴,将来必定能向老蒋邀功,成为开国功臣!”那一刻的孙殿英,满怀信心,仿佛胜利就在眼前。

他万万没有想到,对面的刘伯承不仅用兵如神,更是一位深谙心理战术的高手。

刘伯承“先礼后兵”,一开始以劝降为主,派人多次向孙殿英传递停战条件。孙殿英根本不把解放军放在眼里,他不仅拒绝投降,还嘲讽说:“几百人也敢来打我汤阴?真是寒酸!”他相信解放军根本无法与国民党正规军对抗,更不相信刘邓大军有能力突破他的防线。为了展示自己的强硬态度,孙殿英甚至命令部队在城楼上悬挂起国民党军旗,放话要“坚守到底”。

可是,孙殿英没有料到的是,这一切都在刘伯承的算计之中。刘伯承故意派出一小股部队试探性攻击,以示“弱点”,让孙殿英误以为解放军兵力不足,从而放松警惕。就在孙殿英洋洋得意地在城墙上观战时,他手下的侦察兵却惊慌失措地跑来报告:“城外的解放军主力部队已经集结完毕,人数远超我们的预估!”当孙殿英登上城楼时,眼前的一幕让他彻底崩溃——漫山遍野的解放军正在城下集结,黑压压的一片,就像汹涌而来的潮水一般,毫无退路。

第二天,解放军对汤阴展开了总攻。孙殿英的部队虽拼死抵抗,但装备落后、士气低迷,在刘邓大军的强势进攻下节节败退。战斗持续了两天两夜,汤阴的防线彻底被突破,孙殿英的残兵败将被迫退入城内巷战。到了战斗的最后关头,城内的弹药已经耗尽,孙殿英亲眼看着自己的部下一个接一个倒下,彻底明白大势已去。他的内心挣扎了许久,最终在亲信的劝说下,选择举白旗投降。

当孙殿英被押到刘伯承面前时,满身泥泞的他早已没有了昔日的威风。他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等待着命运的宣判。他很清楚,自己身为国民党军的军长,又背负伪军和盗墓的恶名,眼前这些解放军战士绝不会轻易放过他。果然,他的出现引发了解放军战士们的愤怒。有人大声喊道:“孙殿英当过伪军,抗日时投降日本人,杀了那么多同胞,怎么能不枪毙他?”一时间,枪决的呼声此起彼伏,士兵们群情激奋,仿佛恨不得立刻将这个恶名昭著的军阀押赴刑场。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刘伯承却站了出来。他走到士兵们面前,语气冷静而坚定地说:“不能杀孙殿英。他曾经对我们有恩。”这句话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所有人的怒火,战士们一片哗然:“他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对我们有恩?”刘伯承沉思片刻,随后缓缓开口,讲述了当年孙殿英的赠枪之恩。

“诺言一旦说出口,就一定要兑现,”刘伯承的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尽管孙殿英犯下过许多错误,但他在抗战中确实对我们有过帮助,这些功劳不能抹杀。他是旧军阀,却是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今天,我们必须给他一条活路。”刘伯承的言辞不仅让士兵们沉默下来,也为孙殿英赢得了片刻的喘息。

事后,刘伯承亲自安排了一场宴席,邀请孙殿英一同用餐。席间,孙殿英对刘伯承的宽容感激涕零,他端起酒杯,颤抖着声音说道:“感谢首长不杀之恩,孙某永生难忘!”刘伯承却并未多说,只是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抗日时出过力,大家不会忘。但人民的公道也不能缺席,你的罪责如何判定,就交由人民法院去决定吧。”

命运并未给孙殿英太多时间悔过。被俘后不久,他因多年吸食大烟而积下的重病复发,最终死于监狱中,未能等到法院的审判。他的一生,就此画上了一个凄凉的句号。

结语

刘伯承说:“恩怨分明。”这句话既是对孙殿英一生的评价,也彰显了共产党人高瞻远瞩的大局观。在那个大敌当前的年代,孙殿英这样的军阀或许是注定被历史淘汰的一类,但正因为他在民族大义面前的一丝善意,才让他在亡命之际得到了一线生机。这既是刘伯承兑现诺言的结果,也是历史对恩情与功过的一次清算。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