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公布了2024年10月的各国货币全球支付份额数据,人民币总体支付金额相较于9月减少了16.4%,连续两个月较大幅度下滑,使得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的份额时隔许久跌破了3%大关。
10月,支付份额占比最高的是美元,47.04%的数据让美元遥遥领先,美元长期保持45%至50%的份额,凸显出该货币的绝对的实力与地位。
排在美元之后的是欧元22.9%的支付份额占比虽然不到美元的一半但依然比其它货币多出不少。背靠欧盟,欧元在支付、存储、投融资等领域始终把持着第二的位置。
英镑10月的支付份额占比是7.31%。虽然英国早已不复“日不落帝国”之勇,但其与美国的关系以及伦敦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让英镑依然能在全球支付货币领域具备一定的地位。
三大货币之后的排名竞争异常激烈。2023年11月,人民币的支付份额首次超过日元成为第四,并在此后的十个月里稳居这一排名。不过,2024年9月,日元以4.27%的支付份额占比反超人民币夺回老四的位置,人民币当月的支付份额占比为3.61%。
一个月后的10月,两大货币的座次并未发生变化但差距似乎拉大了。日元在10月的支付份额占比是3.91%,下降了一些;人民币只有2.93%,继9月环比大幅下降后再次减少了不少,同时与日元的支付份额差距拉大至近1个百分点。
下图为全球前五大货币的支付份额情况,感需要的朋友可以保存图片收藏。
11月人民币能否反超日元呢?从10月的数据观察是比较困难的,更重要的是加拿大元的后劲很足,大有再进一步的可能。
加拿大元在9月全球支付份额占比为2.58%,比人民币少了1.03个百分点;10月该货币的份额上涨至2.73%,只比人民币少0.2个百分点了。若按此趋势发展下去,11月人民币可能连第五的位置都保不住了。
有网友认为人民币支付份额占比下降是因为很多交易已经不走SWIFT了,该系统无法统计大量用人民币交易的国际贸易。这种理解是有问题的,事实上无论是我国的CIPS还是以俄罗斯为主导的刚推出的金砖国家支付系统,都暂时无法替代SWIFT。
央行的CIPS更多承担清算职能,SWIFT则起信息传递功能,两者并非替代关系。
SWIFT像是一座四通八达的桥梁,货物要从一端运送到另一端得通过这座桥;CIPS是码头,负责把送来的货物卸下后整理安置。不论货物在哪个码头装卸都要走SWIFT这座桥。
金砖国家支付系统建立初衷倒是想替代SWIFT,只不过该系统属于雷声大雨点小,别看俄罗斯忙活了半天,几乎没有多少外国金融机构加入,即便加入了也不使用。
另外,今年的金砖国家峰会上重点介绍了金砖国家支付系统。有趣的是宣讲PPT上将美元排在能通过该系统交易的众多货币的第一位。换言之,金砖国家支付系统不仅倚重美元,而且将其作为最重要的广告宣传元素,以吸引外国金融机构加入。
因此,认为CIPS或金砖国家支付系统分流了走SWIFT的人民币交易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是拍脑袋胡扯。
还有一个数据能够印证上面提到的观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每个季度公布以不同货币形式存在的全球各国外储金额。外汇储备是存量,国际贸易支付是流量,当一国货币被广泛使用时各国国库里必然有大量该种货币。
货币的国际化程度越高,各国政府越愿意持有该货币。
截至今年二季度(三季度数据还未公布)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的金额换算为美元是2452亿元,占全部外储货币的2%,美元则占54%。
与此同时,2023年第一季度前人民币外储数额一直排在全球第五,仅比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低。然而,2023年第二季度起人民币被加拿大元超过,2024年第一季度又被澳元超过,当下人民币作为外储货币的排名已下降至第七位。
各国的人民币外汇储备去了哪里呢?有人说是因汇率贬值在转换为美元时“蒸发”了。问题是欧元、日元、澳元也贬值,也在转换成美元时“蒸发”了一些,而且它们的贬值率比人民币高。
人民币全球支付份额和作为外汇储备货币数额的下降是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打压可能是重要因素,再加上近期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不再像俄乌战争刚爆发时那样维持高增长,人民币近期在跨国贸易中的使用场景变少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国货币在实现全面国际化的过程中必然是会经历波折的,面对困难我们不应该秉持“阿Q精神”,自己给自己找理由,而是要直面事实并想方设法化解阻扰。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別著急啦,慢慢看吧[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天天去盯着人民币份额有多大意义?只要美元逐步崩塌,回归货币本来意义就行。非要人民币国际化跟美元一样?
小便呀这些数据是你偷来的还是你美国二爹叫你宣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