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肉眼可见的进步!中国登月服首公开,中国式浪漫增色黑科技

铁马冰河唱风吹 2024-10-01 20:02:43

不同于“飞天”航天服以天宫为中心的舱外应用,登月服的功能需求更复杂、要求更高。它的使用环境,是月球表面的真空、巨幅温差、强烈月尘等。它要保障登月航天员顺利完成行走、攀爬、驾车、科考等月球表面出舱任务。

据悉,近日公开亮相的登月服历经4年多的研制,多项关键技术得到突破,隐藏了不少“黑科技”。

我们不妨从外到内、从简单到复杂,一一道来。

中国式浪漫肉眼可见式升级

中国空间站用“飞天”航天服外观设计主要服从于技术需求。老实说,“飞天”航空服中国式元素乏善可陈。

“飞天”舱外航天服

中国登月服的外观,中国式浪漫元素从头到脚,肉眼可见地显著升级。

中国人亘古以来对月情有独钟,浪漫情怀似乎在探月工程中大爆发,嫦娥、玉兔已被正式采用。

玉兔二号巡视器

现在登月服外观在情怀上也直接拉满:

服装造型借鉴中国古代传统甲胄,加上科技感十足的金属光泽,中国航天员的硬朗刚毅或飒爽英姿直接冲击眼球。

源自敦煌壁画“飞天”的飘带,这一中国航天服外观设计的重要元素,在登月服外观中更加凸显——上肢的飞天飘带更飘逸、更宽厚、更稳健,下肢飘带则借鉴火箭升空尾焰造型,上下呼应,不但抑制了登月服的臃肿感,更形成中国航天员更精神、更威武和“一飞冲天”的强烈视觉冲击,增强了登月服的力量感、协调感和修身效果。

中国登月服相较于我国第一代、第二代“飞天”舱外航天服,远不止于感觉要更修长、更瘦一些,更重要的是,它的适体性更强。登月航天员的姿态会更多,比如进出落月舱时攀爬,月面行走,以及月面驾驶、多种科考等。航天员姿态切换以后,登月服的适体性不能受影响。所以,登月服更合身无疑是根本保障之一。

肉眼可见的操控升级

中国登月服的胸前部位,安装了多功能集成控制台。

这保证了月面出舱航天员即使身着重重保护的厚厚登月服,在执行行走、攀爬、驾车、科考等各项舱内外任务时,操作更加便捷高效。

如果跟飞天服相比,这个集成多功能控制台看起来从椭圆形,升级成了模块化的条块式,控制柄似乎也多了。

更多的就无公开信息了,你懂的。

肉眼可见的小型化、集成化升级

中国登月服的小型化、集成化程度更高,与“飞天”舱外服相比,登月服外观的整体性更加凸显,更像一件“衣服”。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吴志强介绍,登月不同于近地轨道任务,月面出舱活动时,航天员所处的月球表面环境更严酷:高真空,有重力(为地球的六分之一,近地轨道则为零重力),月尘月壤高污染,月表地形复杂,昼夜温差超大等等。这对登月工作和防护造成重大影响。

特别是从近地轨道零重力环境无缓冲切换到低重力环境工作,登月航天员面临的挑战和艰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其中人体代谢负荷必须降低。登月服必须大幅进行减重设计。

2022年4月16日,王亚平返回地球时出舱

返回地球的航天员出舱后,必须坐在椅子上被抬行,就是从近地轨道失重环境切换到地球重力环境时的缓冲措施,骨密度恢复到升空前则需要两到三年。

而且,航天员还要在月面行走,要完成攀爬、取样等科考活动。这又对整个服装的工效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小型化、集成化,整体轻量化,适应月面活动需求,低重力环境关节配置,人服活动能力增强。这就是中国登月服。

更深的“黑科技”,抱歉啦!估计只能等下一代登月服面世,这一代登月服的秘密才可能透露一点吧。

国庆75周年到了,这是祖国最好的生日礼物之一吧。祝福我们伟大祖国!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