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晚上,问界汽车母公司赛力斯宣布了收购华为持有的“问界汽车相关专利和品牌名称”。涉及919项图文商标和44项专利,总收购额为25亿人民币。
这就不难解释6月30日为何赛力斯在大A股突然跌停的原因了。看似是赛力斯收购了华为的专利,但实际上是华为在进一步撇清与赛力斯的关系。
要知道,在各大线下展销店,问界汽车的门头都挂着“HUAWEI”的标识,甚至于华为手机一起售卖,就是希望借用华为的品牌力为自己站台。
事实上,华为在鸿蒙智行刚刚起步之初,确实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问界这一个品牌上了,虽然华为声称不造车,但问界从品牌名到技术,全都来自华为,赛力斯更像是华为汽车的代工厂。
但随着鸿蒙智行品牌不断的壮大,华为逐渐要撇清与汽车主机厂的关系。先是在今年的5月底,将享界的商标转让给北汽,然后是6月初把智界的商标转让给奇瑞。
问界作为“大太子”,在7月份才撇清关系,已经是特殊照顾了。但这一波操作也确实给赛力斯的A股带来了一波极大的震荡。毕竟没有“华为汽车”这四个金字招牌,赛力斯背书的问界,还能不能保持高端形象还有待观察。
当然,撇清了品牌关系,并不意味着华为不再给赛力斯问界提供技术了。将来的问界很可能与长安的阿维塔相似,技术用华为的,设计靠自己。如果操作得好,相信股市在震荡之后还会回来。
问题在于,华为为何要与“华为汽车代工厂们”撇清关系。这其实是华为的无奈之举。
虽然华为提供的智驾技术可以说在全球都是领先的,到目前为止,市场上没有发生过任何一起华为智驾的事故案例。
但作为一台车,数得上的零件就超过3000个,再加上电池电机车机系统,任何故障和事故的发生都会让不明真相的群众,直接联想到华为汽车的品质问题。这对于华为品牌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华为在设立了鸿蒙智行这个品牌之后,彻底放弃了问界、智界和享界三个“亲儿子”。意图就是,我给你们提供技术和资源,但你们这外面闯了祸,别说我是你们的爸爸。
相信华为会在随后的发布会中,彻底解释清楚“鸿蒙智行”到底是一个什么角色。作为“智驾平台”,鸿蒙智行将会吸纳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与其合作。
华为只要保证自己的智驾系统没毛病,赚着智驾系统的钱,但任何一家车企出现的负面信息都与华为无关。这一波操作可以说是“又去媳妇又过年”。
只是,无论是问界、享界还是智界,未来的日子恐怕就要“耗子尾汁”了,千万不要出现重大失误负面,到时候再也没有强大后盾帮你们擦屁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