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简介
毕波,1980年出生于山东济南,2003年本科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201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2021年澳门科技大学读美术学博士,二级美术师,入选2025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山东泰山国画院高级画师,山东画院青年画院画家,青岛山水画院副院长,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澳门画院特聘画家,山东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美协山水画艺委会委员,山东艺术家学术委员会(美术)委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山东外事大学客座教授,济南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书画》书画院特聘画家,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花鸟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济南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济南青年美协顾问
立象尽意,雅逸古拙——读毕波的山水画文/尚辉毕波的山水画作品在继承与创新的实践中,显示出其不同寻常的艺术潜质及良好的艺术感受力,他以独到的笔墨语言与恰到好处的整体把握,为我们营造出新的山水图式。
赏读毕波的作品,能传达出一种雅逸朴拙、苍润的气息,既有南派山水的舒展、空灵,又有北派山水的刚猛、豪放;既有水墨交融的滋润,又有枯笔飞白的刚劲;既有泼墨挥洒的厚重,又有细线勾勒的灵动。他以自己独特的感悟抒写着笔墨的苍润之美,在创作实践中把南北不同的画风进行了融合、互动,取长补短演绎出手法多样、风格鲜明的现代山水新面貌。
毕波曾接受正规而又传统的教育,又有丰厚的中西文化积淀,同时他也十分敬重中国山水画传统精神,他曾系统地研习过范宽、石涛、四王等大量古代山水画大师的名作。他喜好石涛的泼墨破气,汲取沈周的笔势简练,推崇徐渭的水墨写意,领略四王的笔墨精邃,从而在创作中融古贯今、推陈出新。挥毫时能阔笔大写,尽展水墨交融的气韵和墨彩绚烂的雅逸。
此外,毕波还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广博的知识面,正是这种全面的学养,方促成了其富涵文人气象的笔墨语言。他的作品呈示出的是传统面貌,但又由传统风格转向意向形态,即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借助笔墨,情感融入写心写意的味道,从而在继承中求创新,在冲突中求融合,使笔墨的情感张力达到和谐统一。
纵观毕波的绘画艺术,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传承性。略看笔笔有出处,细看笔笔都不同,是典型的传统加创新的绘画方式。其传统笔墨功底扎实、深厚,绘画技法娴熟、纯正。扫一眼,便知其曾大量临摹古、近代名人佳作,赫然已打入“古”中,但细看下去,却又生出些许“润物细无声”的奇妙,鲜明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绘画语言却也在浓郁的“古意”中依稀可见、交错横生,显然又像是在“走出来”的路上。
画者皆知,所谓“打进去”,必须有“愚公移山”之精神和“滴水石穿”之坚韧,只需“咬定青山不放松”便够了。但“走出来”可就不是一个刻苦就能搞定的了,还要有相对深厚的文化底蕴、综合性的艺术修养以及由“输血”变为“造血”的转化功能。放眼望去——在“走出来”的路径上探索者众,无数画家前赴后继、期盼新生。毕波的绘画作品证明,他一直在“走出来”的路上虔诚地修行。
他的再一个特点是绘画有情感,有很强的文学性。虽然说绘画是画家表达思想与情感的最好方式,但并不是每一位画家都能表达得淋漓尽致或恰如其分,它要求画家不仅有表达情感的笔墨技法,自身还要有较深的文化底蕴和文学修养,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观。
这些毕波无疑是具备的,而且似乎先天具备。他笔下的任何景物都被他赋予了有所寄托的新生命——山、水、树木、天空、草地、云雾……象形达意均有所喻。排排小树手臂相连,并肩成长,像同学像战友像兄弟;一棵大树山顶傲立,与风雨对话,和宇宙谈心。画面布局散发着古人惯有的骨气和孤寂。即便是极普通的寻常之景,一经他的画笔描绘出来,也能改容换貌,一派的诗情画意。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林风眠的经典之语:艺术所要表现的无非两点,“美”与“力”。而想要创作的初衷无一不是出于感情。没有感情的创作,不叫艺术。
中国画作为传统的视觉表现形式,其独具的艺术审美价值又是其他画种所不能取代的。画家寄情山水,以肆意的笔墨、洒脱的笔法去勾勒理想的山水,这也是毕波能在山水画领域取得成绩的关键所在。
中国画自古讲求诗、书、画、印四能。当代画家中,具备诗书画印全能的日渐稀缺。毕波之所以能在山水画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同他全面的学养是分不开的。他幼承家学,喜读诗书,早年就开始临习碑帖,孙过庭的书谱、二王的行草,奠定了他扎实的书法功底。
他的书作字势横展,波折突出,严谨不失灵动意趣,古朴遒劲,淳厚雄浑,泫然大气;其印清明雅致,圆润劲健,极富古印章的质感和意蕴。所以他的画作有笔有墨,通过线条的律动感来构成画面的恢宏气势,笔意纵横、变化多端,形成了其独具神韵的山水画笔墨语言符号。中国画讲求立象尽意。
毕波非常善于处理画面中“情”与“景”的关系,正是因“意”与“象”的关系不同,使意象类型也产生了分别。如有的艺术家在创作中追求“天真”“自然”的格调,“兴象天然”,力求把主体情思尽可能隐没于自然的本来面目之中,隐“意”而显“象”,客体为主,主体为从,如入无我之境。
有的艺术家在创作中突出主体情思,把外在对象作为心灵的寄托,浓情的投射,以我为主,物也从,我为体,物为用,营构“有我之境”,在我国诗论中,前者属“兴象”类,后者属“喻象”类,诗画相通。毕波的作品大概也可分为两大类,即“兴象”“喻象”交相为用。毕波在创作中把浓情灌注投射到形象之中,他的画重气势、重神韵、重意趣,他把气、理、情、意、趣融为一体,他以自己的方式方法,真诚地写自然之神韵,有“尽广大而致精微”之妙,较好地展示出其高超的绘画技能。
中国画笔墨集造型、传意、流美于一体,是高度凝练、浓缩的艺术手段,是多功能的复合载体。前人论画说“凡状物者,得其形不若得其势,得其势不若得其韵,得其韵不若得其性”。笔墨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形而下的工具和手段,它所表现出的笔情墨趣是形而上的,它既具独特的形式美感,又具人们情感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一幅中国画的笔墨,要能在表现形、势、韵、性等诸方面都达到令人叹服的高度,才是充分发挥了笔墨的功能,才称得上是笔精墨妙。
从毕波的近作来看,其朴拙雄浑又极富情感与视觉张力的独特画风渐趋形成。其作无一不呈现着从画家心间流淌而出的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欣欣然,活脱脱,呼之欲出,给人一种直抵灵魂的感悟。
在笔墨语言的运用中,他师承传统又能以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赋予其作品以时代精神,成功地融入现代的构成和丰富的色彩,为其作品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他善于用墨,正如他对黑白有着诗意的理解,他以精墨大写,直取山川灵魂。正是他能娴熟地运用这两种特质,所以他的作品既有山辉川媚之姿,又能有蕴玉藏珠之富;呈示出厚重磅礴的气势;他擅于放笔抒怀,淋漓尽致地展现东方水墨的无穷魅力,形成富涵文人气象的笔墨语言特色。毕波的作品呈示出的是传统面貌,但又由传统风格转向意向形态,即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借助笔墨表达情感,自然流露他丰厚的传统学养与现代审美意趣。
毕波的作品具有平淡古雅的审美意趣,他的画作较好地传承了中国画艺术特有的清空、超然、蕴藉与典雅,其作品体现出东方式的天人合一的艺术精神和儒释道禅文化意蕴。在提炼笔墨的同时,毕波不为时风左右,并能着力提高学养,拓展视野,融汇中西。因此说,他是一位极有潜力的画家。
(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
作品欣赏
毕波《春夏秋冬四屏》
纸本设色 96cm x 30cm x 4
毕波《高士沽酒图》
纸本设色 136cm x 68cm 2023年
毕波《山麓松风》
纸本设色 68cm x 68cm 2023年
毕波《山麓松风图》
纸本设色 136cm x 68cm 2021年
毕波《山水》
纸本设色 68cm x 68cm 2023年
毕波《山水清音》
纸本设色 45cm x 68cm 2023年
毕波《山水清音》
纸本设色 136cm x 68cm 2022年
毕波《问道图》
纸本设色 90cm x 90cm 2022年
毕波《野渡无人舟自横》
纸本设色 47cm x 77cm 2023年
毕波《仙山藏云》
纸本设色 136cm x 68cm 2021年
毕波《古道马迟》
纸本设色 34cm x 136cm 2023年
毕波《竹批双耳峻》
纸本设色 34cm x 136cm 2023年
毕波《林泉泛舟图》
纸本设色 48cm x 180cm 2021年
毕波《溪山旧话》
纸本设色 35cm x 70cm 2022年
毕波《溪山隐居》
纸本设色 35cm x 70cm 2022年
毕波《畅园幽韵》
纸本设色 200cm x 200cm 2020年
毕波《太行雪霁》
纸本设色 200cm x 200cm 2020年
毕波《园趣》
纸本设色 200cm x 200cm 2020年
毕波《浓土厚情》
纸本设色 200cm x 180cm 2022年
毕波《海边》
纸本设色 200cm x 200cm 2023年
毕波《写生之一》
纸本设色 46cm x 75cm 2023年
毕波《写生之二》
纸本设色 46cm x 75cm 2023年
毕波《写生之三》
纸本设色 46cm x 75cm 2023年
毕波《写生之四》
纸本设色 75cm x 46cm 2023年
毕波《澳门屋貌》
纸本设色 200cm x 180cm 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