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李宗仁归国,毛主席问他想要什么职务,李宗仁:人大副委员长

康康阅览过去 2024-10-16 20:49:0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 | 编辑 | 侯哥说历史前言

1965年7月18日,曾任国民政府代总统的李宗仁,在长达16年的海外生活后,终于踏上了回国的旅程。随着飞机在上海虹桥机场缓缓降落,周恩来总理已在机场迎接,李宗仁满怀激动地迈出机舱。几天后,毛主席在中南海亲自接见了他。此行不光是个人的归宿,更是政治立场的一次重大转变。但为何在他请求担任人大副委员长时,毛主席会选择沉默呢?

李宗仁,原来是国民党里的一个老将领,也曾经担任过国民政府的代总统。他从一个小排长开始,一步步往上爬,最后成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数得着的政治大佬和重要人物。作为曾经的桂系军头,他和蒋介石的矛盾拉锯了将近三十年,这期间他一直是中国南方政治圈的活跃分子。

李宗仁在亲眼目睹国家动荡和社会不安后,决心改变现状。他亲手打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广西狼兵”,创造了军队威名远扬的神话。这支部队的崛起,巩固了他在军界的地位,也使他成为国民党中央领导层的重要成员之一。

在国民党最后掌控大陆的时期,李宗仁在1948年4月被选为国民政府的第一任副总统。他很快就看出了蒋介石越来越专制,心里越来越有野心,这让他感到担忧。因此到了1949年12月,李宗仁决定离开中国,去美国生活,开始了他的海外岁月。

早年间,李宗仁对中国共产党持强烈的敌对态度,可以说是除了蒋介石之外,对我党我军最为抗拒的人之一。虽然“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主要策划者是蒋介石,但李宗仁也对众多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造成了严重伤害。

在那段黑暗的岁月里,李宗仁坚定地支持蒋介石的政策,为“四一二”政变积极出谋划策,站在共产党的对立面。他曾直言不讳地表示:“只有用快刀斩乱麻的方式‘清党’,才能彻底镇压那些人!”正是由于他担任了蒋介石的左膀右臂,蒋介石才能在实力尚未完全巩固的情况下发动反革命行动,导致大量革命者惨遭迫害。

然而随着三大战役的推进,国民党军在华东地区的主力部队逐渐溃败,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李宗仁开始为自己的未来打算。他勾画出“划江而治”的蓝图,试图借助白崇禧手中训练有素的桂系军队与共产党进行谈判,提出和谈的可能性。

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他释放了一万余名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这一举动使得众多优秀的革命者免遭不测,也让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等中共领导人的关注和另眼相看。但是这道政令也激起了蒋介石的极大不满,加剧了两人之间的矛盾。

实际上,李宗仁这么做有他自己的打算。他和蒋介石的斗争已经很久了,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标,他试图通过接近共产党来削弱蒋介石的力量。但当他看清楚跟蒋介石一起已经没前途了,他就决定离开,开始在国外过流亡生活。

在美国的时候,李宗仁虽然生活不愁自由也多,但他始终适应不了那边的生活方式。他总是怀念过去,为了安慰自己,经常会召集以前的部下来家里聚聚,一起吃吃喝喝,聊聊天。在这些聚会上,李宗仁总是热情地招待大家,大家吃得开心,聊得投机。

但这样的好日子没持续太久,因为他的妻子不太喜欢家里太热闹,慢慢地开始对来访的老部下冷脸相待。时间一长,来看望他的老部下就越来越少了,李宗仁也越来越感到孤独。

在这种孤独和异乡的生活中,李宗仁的生活越来越多地被打牌和与当地富太太们的闲聊所填满,但内心的空虚和对祖国的思念却日益加深。尤其是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李宗仁通过各种渠道关注战事进展,得知中国人民志愿军让美军退回到三八线时,他彻夜未眠,心中的激动难以平息。

更是在1964年,当得知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时,李宗仁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立刻从酒柜中取出多年珍藏的佳酿,自言自语地说:“这是祖国的伟大时刻,我们必须庆祝!”之后他挨个给老友们打电话,分享这一喜讯,表达了自己对祖国日益强大的自豪和欣慰。

此时的李宗仁,思念祖国的心愈发强烈。早在1955年,他就委托自己的前秘书程思远,秘密前往北京与周恩来取得联系,探讨回国的可能性。程思远在与周总理的会晤中,转达了李宗仁对祖国的深情厚谊,及他希望将个人收藏的历史名画和珍奇古玩捐献给国家的决心。

周恩来在听到这些后,被李宗仁的爱国精神所打动,立即向毛主席汇报了这一情况。毛主席在繁忙的工作中抽空了解此事,对李宗仁的举动表示了极大的赞赏,认为这充分显示了李宗仁的爱国心。

之后毛主席非常关心李宗仁的回国事宜,他多次询问周恩来:“李宗仁先生的回国准备得怎样了?”虽然周恩来对李宗仁能否适应新中国的环境表示担忧,毛主席则从更高的角度给予指导,提出“来去自由”的政策,允许李宗仁根据个人意愿自由决定居留。这一开明的政策最终打消了李宗仁的所有顾虑,使他坚定了回国定居的决心。

周恩来总理深知李宗仁的特殊身份,如果他直接返回中国大陆,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国的阻挠和破坏,甚至可能与蒋介石联手,对他实施暗杀或绑架等极端手段。为了确保李宗仁的人身安全,周总理提议他先出国旅行一段时间,以此来迷惑美蒋两方,为他的归国创造更安全的环境。

周总理详细解释道,这样的安排可以转移美国和蒋介石的注意力,还能为中国做好充分的接应准备。他还特别提醒李宗仁,在外旅行期间要保持低调,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关注和怀疑。

就在李宗仁和他太太准备去欧洲旅行之前,一件让他不太高兴的事情发生了。那时候中国和法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而约翰·肯尼迪刚刚成为美国的新总统。听了朋友张歆海的建议,李宗仁给肯尼迪写了封信。他在信里恭喜肯尼迪当选总统,同时也表达了希望推动中美关系恢复正常的愿望。

在信中,李宗仁用真诚的话语表达了他希望中美两国能和平相处的愿望,期待新总统能在世界舞台上带来一些新气象。他还谈到了自己对当前国际局势的看法,表示希望能帮助缓解国际间的紧张关系。

然而肯尼迪对这封信的回复却显得敷衍了事,他表示此事关系重大,需要慎重考虑。可能是爱国之情过于浓烈,李宗仁在言辞上没有把握好分寸,针对朝鲜战争发表了一些不够恰当的言论。这些言论被美国媒体大肆渲染,借机对中国进行攻击和抹黑。

面对舆论的风波,李宗仁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心中懊悔不已。他主动向中共中央表达了歉意,而中共对他的处境表示理解,没有责怪他。这个意外的插曲,反而加快了祖国接应他回国的步伐。

按照之前商定的欧洲旅行计划,李宗仁于1963年4月14日前往有关部门申请办理护照。然而他的这一举动立刻引起了美国当局的警觉。毕竟自1949年来到美国后,李宗仁从未踏足其他国家,而近期他又频频发表热爱祖国的言论,这一反常举动引发了美国情报机构的怀疑。

美国方面高度重视,怀疑李宗仁是否有意与中共接触,甚至可能策划返回中国。为此他们加强了对他的监视,试图探明他的真实意图。他们派遣特工紧盯他的行踪,无论他走到哪里,都有一双眼睛在背后注视。

即使李宗仁成功出国旅行,也没能摆脱美国的监视。他和妻子在瑞典度过圣诞节期间,始终感觉到有陌生人在暗中尾随。无论是在酒店大堂、餐厅,还是在旅游景点,都能察觉到有人在注视他们。这种被监视的压力让李宗仁夫妇感到不安,但他们始终保持镇定,假装毫不知情。

这种情况持续了将近两年。随着时间的推移,美蒋方面见李宗仁确实只是在欧洲各国旅游,似乎并无其他异常举动,便逐渐放松了对他的监视力度。他们以为李宗仁已经放弃了其他念头,只是专心享受晚年生活。

与此同时李宗仁回归祖国的心情在1965年初变得愈发急切。他渴望亲眼见证祖国的发展与变化,参与到新中国的建设中来。恰逢此时,中国国内形势日趋稳定,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周恩来总理经过慎重考虑,认为李宗仁回国的时机已经成熟。

1965年,一切都为李宗仁回国做好了准备,他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坐上了飞往祖国的飞机。他回到中国的那一天,周恩来总理用最隆重的方式迎接了他。

在北京安顿下来之后,李宗仁意外地得到了与毛主席的会面机会,这让他感到非常惊喜。在他们的对话中,李宗仁表达了自己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能力,希望能为新中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毛主席对此感兴趣,询问他有何具体计划。李宗仁毫不犹豫地提出,他希望能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职位。对此毛主席未作回应,只是沉默地听着,李宗仁从毛主席的沉默中读出了回答,便没有再多言。

几天后,周恩来总理亲自访问了李宗仁的住所,这让他既感到意外又感到荣幸。周总理与他进行了深入的交谈,解释了毛主席对他提议的反应。周总理详细阐述了几个关键考虑:第一李宗仁在国民党中曾是高级官员,相当于正国级的地位,现在若只是担任副国级职务,对他本人可能有所委屈,也可能引起外界不必要的议论和负面影响。

第二周总理指出,如果李宗仁不担任任何官职,可以保留他作为国民党元老的身份,继续从事关于国民党旧部的联络工作,这对于改善两岸关系、推动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周总理表示,给李宗仁一个更高职位在现实中并不可行,但共产党愿意为他提供高标准的生活保障,所有费用由政府承担,这既是对他个人的尊重,也向其他可能有意回国的国民党旧部展示了共产党的诚意和开放性,强调“回家的门”永远开着。

听完这些解释,李宗仁理解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深远考量,他对两位领导人的智慧和战略眼光感到由衷的敬佩,决定放下个人的政治抱负,他选择安心在大陆生活。

党中央也对李宗仁相当照顾,给他配了车、别墅和警卫,待遇可以说是非常高了。到了1966年的国庆节,毛主席还特别邀请李宗仁一起上天安门城楼观礼。

到了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因为直肠癌去世,享年78岁。

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李宗仁给毛主席和周总理留了一封信。信里李宗仁说他非常自豪能再次成为中国人民中的一员,他觉得自己1965年决定回国是对的。

0 阅读: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