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神品|天下第三行书——苏轼《寒食帖》,高清单字分享

小宝有习书 2024-04-04 02:33:54

黄州寒食诗(二首)

[北宋]苏轼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黄州寒食帖》是苏轼的一幅传世行书名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此帖不仅是苏轼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更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黄州寒食帖》是苏轼到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时所写。那时候的苏轼正处于人生低谷时期,心境悲凉,心中郁闷不堪,生活上穷困潦倒。

此刻的黄州,春寒料峭,苏轼凝望着远方,思绪万千。仕途的坎坷、生活的困顿,让他感慨万千。于是,他提笔挥毫,将心中的愁绪化为笔墨,写下了这篇千古书法名作《黄州寒食帖》,借文字抒发内心的苦闷、惆怅与无奈。

《黄州寒食帖》整体上兼备苏轼早年和晚年书风的特点。这幅作品不仅是苏轼书法艺术的杰作,更是他人生阅历的真实写照。它见证了苏轼在困境中的坚韧与豁达,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苏轼运用了行书和草书的笔法,使字体既保持了行书的端庄秀丽,又兼具草书的奔放自由。其字势欹侧,结构不拘一格,有时字与字之间相互穿插,有时又独立成势,形成了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苏轼在书写过程中,注重笔画的转折和收放,使线条充满力量感和弹性。

《黄州寒食帖》还体现了苏轼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寄托。帖中字句,既是他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也是他对内心世界的倾诉。

《黄州寒食帖》以其独特的书法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苏轼卓越的书法技艺和文学才华。它不单单是一幅杰出的书法作品,更是一座蕴含着苏轼思想和情感的艺术丰碑,对后世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将《黄州寒食帖》放大之后来细细品味他笔墨之间的意蕴,会瞬间体会到这幅作品的精妙之处。苏轼的笔画,如笔走龙蛇、龙飞凤舞,帖中字体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或正或斜,错落有致。笔画粗细相间,流畅自然,透露出一种随性而发的洒脱。墨色浓淡相宜,枯润相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苏轼将自己的当时的心境融入到笔墨之中,使这幅书法作品不仅成为一种艺术形式,更成为了他传达内心情感的强大载体。

2 阅读:216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