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赫然写着“扎实开展高价彩礼专项治理”,目前来看,治理活动起到了一定效果,近日,新华社做了一篇报道,报道里面讲彩礼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开始流行“万紫千红一片绿”——10000张5元,1000张百元和若干张50元;双方不谈彩礼,而是男方要给女方家庭“恩养费”——美其名曰报答女方父母的养育之恩;还有一种是男方给女方或者女方父母购买大额保险。
这则新闻说明了什么问题?首先,说明彩礼专项治理确实是有效果的,各级政府部门以及乡村干部,确实是想着要去治理彩礼问题,否则不会出现恩养费这样的说法,毕竟彩礼在有些地区,实际上就有恩养费的作用,因为有些的确的婚姻是随夫姓,从夫居,结婚相当于就是家里少了女儿这么个人了。
其次,说明高价彩礼专项治理,难度很大。越南有一句谚语:“要想禁止交易,除非红河倒流。”言下之意,自由交易要禁止的难度是很大的,而彩礼毫无疑问就是在婚姻中的一种自由交易,所以明面上所谓的整治彩礼,取消高彩礼恐怕很难获得效果,只要换个名称比如恩养费,彩礼就又卷土重来了。
彩礼那么高,原因有哪些?发表在核心期刊中国农村观察的论文《支付还是契约?农村彩礼支付实践的类型化研究》一文中,作者走访了9个省14个村,发现了高彩礼的来源有以下两种:1,性别比失衡。焦作市彩礼很高,因为当地适婚年龄的女子非常少,男子为了结婚,在彩礼上展开竞争;2,对新婚家庭的支持。泰州市的适婚青年性别比女多男少,但是泰州市的彩礼依然要20万,原因在于这是由父母支付,结婚以后归还给小家庭,并且当地讲究彩礼与嫁妆对等,如果女方要求退婚,彩礼要返还。
实际上目前彩礼问题,最严重的也正是出现在泰州市这样的地方,一方面是性别比失衡导致的彩礼竞争,另外一方面则是女方的强势地位导致诈骗人员混入其中,通过假意缔结婚姻来骗取彩礼,结完婚人不见了。像这样的情况,我认为才是治理高价彩礼问题,最需要解决的,而且也是最容易出治理成果的,毕竟抓骗子总要比解决性别比失衡要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