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发现张昭墓,“寒碜”陪葬品与身份不对等,如何确定墓主身份

万象硬核 2024-11-19 10:54:08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最近很多“三国迷”又有了新的话题,2024年11月7日,央视新闻报道,在南京发掘的一座古墓已经有了确切消息,这座略显“寒碜”的墓已经确定其主人就是三国东吴重臣张昭。

了解三国历史或者对《三国演义》感兴趣的人,肯定对张昭这个人物比较了解,但是关于他的争议也有很多。

而此次出土的这座颇为“寒碜”的古墓也让不少人质疑,这真的是张昭的墓吗?太过于简单了,不像个受重用的重臣。

那么这位在史书上评论褒贬不一的人物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专家们又是如何断定这就是张昭墓呢?

——【·发现古墓·】——

2023年,考古人员在南京南部新城的油库公园地块进行了勘探。

而在勘探过程中,考古学家却有了意外的发现,这下面隐藏着一座巨大的墓葬,从汉代到清代,有大大小小的墓葬共395座。

从这些墓室当中也出土了很多的陪葬品,这对于了解古代历史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在此次的发掘工作中,最引人瞩目的却是一座只有8座墓葬组成的家族墓。

这座家族墓在此次发掘的墓葬中可以说是很普通,里面并没有什么珍贵的遗物,并且根据专家的判断,这8座墓葬均有被盗的痕迹。

然而其中一座墓葬中出土的两枚印章却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上面分别刻着“辅吴将军章”和“娄侯之印”。

喜欢研究三国的肯定对“辅吴将军”和“娄侯”有印象,这不是张昭吗?

专家也因此判断这很有可能就是张昭的墓,有了相关研究方向之后,专家查阅了各种史料,然后结合墓葬的构造特点以及年代特征做出了判断。

在史书当中记载,孙权当上皇帝后,任命张昭为辅吴将军,还封他为娄侯。

金印上的文字和历史记载完全一致,印的形状和字体也符合东汉以来的惯例,初步确定是张昭生前使用的官方印章。

这两枚金印的发现不仅证实了墓主人的身份,还为研究东吴时期的官印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参考。

但是很多人却不解,张昭也算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位高权重,为什么他的墓室这么“寒碜”呢?

这座墓室室内空间很狭小,土坑砖室结构,规模不大,形式与其他墓穴相似,呈“凸”字形,方向也差不多,除了两枚印章之外,完全看不出来什么特殊的地方。

而且出土的一些文物虽然对研究历史很有意义,但就其本身价值而言,在古时候也是与张昭的身份地位不匹配的。

于是就有人猜测了,会不会是之前的有人盗走了墓室里的宝物,只剩下了这些不怎么值钱的就没带走呢?

这么说虽然也有一定道理,但是张昭墓本身却也并不豪华,他的墓形制简单,墓室内部仅长3米、宽1.8米,比现在大多数人住的卧室还要小一些在三国时期也只算得上是中小型墓葬。

其实有仔细了解过三国历史的人就能很快想通其中的关窍,这与当时的“薄葬”风俗有很大关系。

史书上记载,张昭临终时曾留下遗言,要求用朴素的布和简单的棺材下葬,不能铺张浪费。

【·古代薄葬风俗·】

在古代人们对临终遗言看得很重,子孙后辈如果不照做就会被视为不孝,那么张昭又为何会留下这样的遗言呢?

魏晋时期是中国古代丧葬发生改变的重要时期,“薄葬”的风俗开始流行,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只是一方面。

再者,张昭的身份很特殊,他也算是出身大家族,是当时的文臣领袖,受到家族熏陶比较多,这些古代的贵族实际上度身后事尤为看重。

因此张昭对礼仪制度也很谨慎,这才给后人留下遗言,要求薄葬。

中国古代的薄葬风俗是一种提倡节俭、减少陪葬品和葬礼奢华的丧葬理念,它与厚葬相对,强调去世者生前的节俭品德和对家庭、社会资源的节约。

薄葬风俗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但在汉代厚葬之风兴盛,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薄葬理念逐渐回归并得到进一步推广。

薄葬的理念在魏晋时期开始受到文人和社会精英的推崇,例如,曹操在《遗令》中提倡薄葬,要求“无藏金玉珠宝,以瓦器盛酒食”,这成为薄葬的代表性例子之一。

此后,士人阶层普遍接受了薄葬观念,将其视为儒家节俭、修身理念的一部分,至隋唐、宋代,薄葬风俗逐渐成为主流,朝廷也在丧葬制度上进行限制,劝导官员和民众遵循节俭。

薄葬风俗的流行有助于抑制丧葬奢靡之风,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生死观的理性态度。他们认为,生前品德比死后奢华的葬礼更重要,提倡俭朴的葬礼以示平等和朴实。

薄葬是当时的一种社会风俗,张昭有此遗言也能理解。

但是墓室中发现的两枚金印已经是最直接的证据,能够证明这座“不起眼”的墓室的墓主人的确是张昭,再加上其他佐证,这对研究张昭这个人物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历史资料。

张昭这个人物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但是人们更多的是从小说《三国演义》中建立起了对这个人物的第一印象。

但是在历史上张昭真的是个爱出“馊主意”的人吗,他对东吴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中的张昭·】

东吴,一个在三国乱世中屹立不倒的政权,其背后隐藏着无数英雄与谋士的故事,而张昭,这位被誉为“内事不决问张昭”的东吴重臣,他的名字却常常与争议相伴。

张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人,这是一位年少时便惊艳绝伦的人物,在学问上没得说,不然后来也不会成为一代文臣领袖。

东汉末年,战火连绵,张昭为了躲避战乱,南下到了扬州。

当时孙策正在创业,张昭被任命为长史和抚军中郎将,主要负责军队的文武事务,他的才华让他很快就得到了孙策的重用。

孙策甚至还将自己的后事交代给了张昭,这段故事就是人们十分熟悉的临终托孤,孙策让张昭好好辅佐自己的弟弟孙权。

孙策死后,张昭带着大臣们一起支持孙权,安定民心、平定叛乱,帮孙权稳住了江东的局势。

作为东吴的开国元勋,张昭始终保持着直言进谏的作风,他敢于指出孙权的错误,然而人们虽然都知道忠言逆耳,但听多了难免心生怨怼,孙权对张昭就是如此。

不过孙权也明白张昭的忠心,因此对张昭也格外厚待,等到张昭告老还乡之后,孙权就封了他为娄侯,还称辅吴将军,给足了张昭体面。

张昭晚年已经不理政事,一心扑在学问上,给《春秋左氏传》和《论语》注解,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写作成书。

一直到嘉禾五年去世,享年81岁,之后就被薄葬在了如今的南京地界。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的风云人物,每一个也都不是一味的好评或者差评,张昭也不例外。

他在东吴的发展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不过也有些保守和谨慎的缺点,随着人们对三国历史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对张昭的评价,或许永远不会有一个最终的定论。

每一位历史人物都是复杂的和多面的,如何评价他们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以史为鉴,从他们身上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然后回看今天,获得新的认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