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12岁学英语的时候,被布置的第一篇英语作文就是身为‘李华’给美国的初中生写一封书信。我今年40岁了,美国的朋友终于回信了。”——在中国社交软件“小红书”涌入来自美国的“TikTok难民”后,一名中国用户这样写道,而这一评论带来的中英双语热烈讨论,也说明着大家共同的心声。
▲小红书上,各国用户在“交猫税”。(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很难用简单的文字形容近期“Rednote事件”里中外网民交流的盛况。说不同语言的人们在“交猫税”话题下讨论彼此的宠物,探讨为啥全世界都爱养狸花猫。中国人帮美国人做数学题、美国人帮中国孩子做英语题却错误百出,围观的欧洲人表示这事找美国人不靠谱,得找我们欧洲人。美国网民晒出自己钓的大鱼,立刻有中国网民贴出自己“绝不空军”的成果。海外搭配博主被中国网民称赞“宝宝你是一块奶油舒芙蕾”,翻译成英文后大为感动,表示从没有人这样夸赞过自己……人们彼此询问远方朋友的生活:你那边消费怎么样?工作累不累?有什么风景名胜、美食美景?
而在老牌英文社交媒体上,则充满“难民们”的心声:“我从没想过他们这么好”“他们真的欢迎我们”“原来他们只想跟我们一起做做傻事”……
客观而言,小红书作为一款面向华语世界的社交应用,显然从未为大量海外用户的涌入做好准备,在“TikTok难民”涌入最初,该平台连基本的文本翻译功能都没有,中外用户甚至要靠手动第三方翻译进行交流,还有许多海外用户根本不知道该怎样注册账号。而就是在这样语言不通、文化差异、用户使用体验堪忧的“艰难”条件下,互联网的茧房却被全球用户“连比划带猜”一头撞破,实现全球共此凉热,可谓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奇迹。无怪乎有人感叹,最近发生的一切像是“巴别塔”被重建了——似乎我们直接从20年前的聊天室时代快进到了此刻,中间发生的一切都是一场梦。
也有不少人担心,这场关于“地球村”的梦未免太好了,会不会在迅速撞上冰冷的现实而破灭?“Rednote事件”确实是地缘政治风云夹缝中偶然诞生的一只“白天鹅”,但全球民众共享着同一个网络世界,共享着同样的喜怒哀乐,正因如此,从近期的“ChinaTravel”到如今的“Rednote”,有一些信息茧房必然会被打破、一些刻板印象必然会被改写。
小红书上那张网民自制的图片说明了此刻的珍贵意义:“我们一定要记住此刻对彼此的爱与信任,以后如果有诋毁彼此的言论,我们可以在内心坚定地对自己说,我看到的不是这样。”——正如美国的用户多年后终于收到了来自“李华们”的漂流瓶,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人们总要一次次将“巴别塔”建起。(完)
作者/牛松松
来源:亚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