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福外开学考语文卷:又一记重锤,直击“假学习”

星火书院课程 2024-03-19 15:04:48

【编者按】如果说2023年底福外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学科“主题式”试卷结构,让所有学生蒙头转向,那么,昨天才结束的开学考语文试卷,又是一记完完全全格斗女皇张伟丽的重锤,直接让滥竽充数式“假学习”的学生目瞪口呆,彻底找不着北了。

排名前十的学生回家向家长诉苦,家长发来信息说:我儿子昨天考的很不好,他说物理化学不够时间,物理没写完……语文作文也来不及构思,乱写的,让我郁闷……

这次语文试卷,在年前适应性考试“主题式”试卷结构的基础上,又有改变与创新,既有适应性考试“主题”的影子,又有传统试卷“知识板块”的痕迹,但命题思维创新以及对语文学习的方向性改变与引领进一步明朗,在探究性学习的语文教学改革路上迈出了一大步,向高考语文“能力立意”的命题思维又近了一大步。

本次试卷中,“刷题式”“模板式”的被动学习,只能拿到14分,其余106分的试题全是语文素养能力题。

先看试卷结构。表面上看从适应性考试“主题式”回归到传统的“基础--阅读--写作”三大板块,但内部材料的构成,沿用了适应性考试的古文、现代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全文体、全素材的“大融合”,全面改革“模板式”“刷题式”语文学习思维。

第9题,诗词阅读。看似考试课内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阅读理解,但要求学生回答的是“若将这首诗拍成微电影,你认为在拍摄最后两句诗时,应呈现怎样的特写镜头?”这样的试题,平时只顾玩手机游戏,只顾刷题完成老师作业的学生,是没有办法的。

第10题,11题,名著阅读。以往都是让写出某部名著某个情节,概括某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形象,但这次不同了。第10题是把《艾青诗选》《水浒传》《儒林外史》《简爱》四部名著放到一起,让给这些图书进行“书籍分类”和“写法介绍”,这就颠覆了以往名著阅读只要浏览过知道故事情节就能答题的认知,要求不仅是阅读,而且要思考,而且是对比分析性的思考。第11题更神,设置了两个同学阅读名著后的情景对话,考试名著中的语言评析和个别词语的语境义的理解。这样的题目,不是真读名著,不真正读进去,是一点办法都么有的。

第12题到第19题,连续设置了七道题,考试的是所谓的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但其中的味道一点都不是以往的思维逻辑的考试了。以往的思维逻辑式的训练,在这里一点都派不上用场了。

先看材料。以往的非连文本阅读,最多选用三个语段材料,这里直接就干上了五个文本材料,而且沿用了适应性考试“文白夹杂”的模式,其中有一个课内文言语段,一个课外文言语段,一个课外散文类语段,一个议论文材料,一个图表类材料,这么多的“文白夹杂”“古今融合”的材料堆在一起,平时读书不过脑子的同学基本就是没有一点办法。

再看命题。有字词理解的题,但考的是能力迁移。然后是对这些材料进行融合式理解性命题,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真读书,真读懂,无法再去套答题模板。经常问老师要答题技巧和方法的家长,也要考试改变了。

——语文学习,是要沉浸式阅读,是要体验式阅读,而不是一味的要答题方法技巧。

再看文学阅读板块。试题稳定性稍微好一点,检测了对文本层次的把握,主题的把握,语言的欣赏等,但有两个新亮点要关注,一是第22题的分析人物形象设计的用意,这就比以往的分析人物形象要高出一个层次了;再有第24题,把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和课本上的类似文本《孤独之旅》中的任务形象对比分析,这比以往单纯的人物形象分析又是一个提高。

最后说说作文。这次作文其实没有难度,没有太大变化,一个新的变化是开放性更强,开放度更高了。给的话题材料是汉字“开”字,但连续给了“打开”“开辟”“放开”“开始”四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这就从话题和文体限制上开放多了。深圳永远是深圳!

针对本次开学考,暂时就分析这么多,目的是告诉大家,天气变了,语文学习方式要改变了。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可以联系深圳星火作文贺老师,深圳《星火作文》(双月刊)主编,头条签约作者,电话13530072055,微信同号。贺老师坚持语文课堂改革20多年,主持了“语文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和“语文创新阅读研究”等课题,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文章三十多篇,指导学生发表作文300多篇,他的语文课堂是颠覆性的。每次上课前,他让全体学生站起来高呼“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学生热血沸腾。课堂讨论交流,不抢着发言还轮不着。

中考是积极跟进高考改革的。几年前,全国语文教材总编北大教授温儒敏说:“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必须适当拉开分距,还要考阅读速度,有15%的人做不完是正常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