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习惯和文化角度去看公司?
这方面较为经典的案例是贝泰妮和珀莱雅,你站在当下看,一个坚挺的业绩增长的企业,如何判断他未来业绩下滑?
一个业绩下滑的企业,又如何判断他未来业绩能够增长?
这些东西 你在事前如何能看出来?
今天拿这两个化妆品企业来作为案例,解读一下,也许对,也许错,未来5-10年,才能看出结果。
首先看这个小贝,他的习惯是什么?文化是什么?
滇虹药业开发出了著名的康王系列产品,就是那个对头皮有滋养治疗效果的洗发水等等;
也开发出了薇诺娜这个皮肤产品,只是不盈利,于是就剥离掉了,后来居然成功了,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小贝的习惯就是研发,一半是洗发水,一半是药水,这是他在做康王系列时期的习惯;
现在做化妆品,皮肤类,还是一样的风格,他的产品,一半是化妆品,一半是药品,所以称为药妆企业。
这种习惯,长期是不会改变的,这个巴菲说过,习惯这东西将伴随一个事物一生。
珀莱雅的两位老总,都是营销专业毕业的,他们的习惯就是销售,营销,促销,品牌营销,核心是销售。
时代不同,企业发展不同,在大家看广告的年代,谁广告做的好,谁企业发展的好;
如果大家不再关注广告而开始关注疗效的时候,谁疗效好,可能更会取得发展,这或许是早期薇诺娜无法盈利,但是近几年却突然盈利的原因之一。
化妆品到底是否需要有效果?还是单纯的品牌?
这个是两家企业的战略差异,这也是决定未来的核心所在,你对行业的理解和对产品的理解,将决定企业的未来,这和早期的 四大巨头竞争空调市场是一样的,早期空调的市场份额最大的是海尔,技术最好的是春兰,服务最好的是海尔,美的和海尔都是多元化企业,难以聚焦也不想聚焦,最后,格力胜出,因为他除了空调,其他不干,就干好一个东西,巅峰时期占有4成的市场份额,聚焦是他的习惯和文化,成也聚焦,目前增长乏力,也是因为聚焦。
这也是董明珠的性格,早期做业务,为了要回一笔货款,她早晨去,晚上10点回来,在人家公司门口呆了40天,你说她这个人什么性格,聚焦的性格带来聚焦的文化和产品,这是企业的习惯问题。
能在人家门口坚持40天的行为,造就了专注的性格,这种性格又让他长达40年专注于一种产品。
还有一个企业也很有意思,双星,这个企业的习惯就是建产能,十年前10亿的厂子,不断的增发募资60亿,全部盖成了厂房,十几年以来年年都在建厂房,现在光这些厂房都花了70亿了,可是企业却始终无利润。
所以,一个企业,有一个企业的性格,习惯,文化,这东西长期不太会发生变化。
说回小贝,上市之后,其中80%的股权都在十大股东手里,流通其实并不多,在市值变化过程中,并未发生过减持行为;
管理层在这方面表现比较好,而在珀莱雅身上,两位老板五年减持套现46亿,而公司十年时间的扣非净利润也才40亿。这种习惯并不好,他说明什么?说明对钱看的重!这也是习惯和文化。
热衷于搞钱的人,他会一直热衷于搞钱,这个东西是不会改变的。
再看企业的资产情况,目前贝泰妮有60亿的资产,创造6个亿的利润,大概只有10%的ROE;而珀莱雅只有45亿的资产,但是却创造了15亿的利润,大概折合33%的ROE,大家都是做一样的行业,这种差异,到底是小贝无能呢?还是珀莱雅在杀鸡取卵?这个也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答案。
企业的增长不是线性的无限的,企业的净资产收益能力,也不是无限的,根据常识来说,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能做到20%,已经是非常非常优秀的企业了,而一旦企业ROE超过20%以上,那你就要思考,要么,这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企业,要么,他的利润就是偶然的,是不可持续的。
至于未来到底会如何演绎?这个交给时间来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