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人类的活动越来越频繁,直接导致如今全球沙漠化问题日益严重。
2024 年,根据蒙古国环境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当下蒙古国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土地荒漠化危机,已有超过 70% 的广袤土地受到了荒漠化无情的侵蚀和影响。
甚至还有更为详尽的统计表明,超过 76% 的面积遭遇了程度各异的荒漠化,而且形势还在不断地恶化,每年仍有约 2,000 平方公里的土地继续沦陷为荒漠,这意味着以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未来蒙古国的生态系统将承受更为沉重的压力。
更糟糕的是,蒙古国的荒漠化问题迫在眉睫,如今更是已经波及我国北部,对19个省市造成了影响。
不过话说回来,蒙古国为何沙漠化问题,会这么严重?面对这样的环境问题,他们究竟该何去何从?
而我们作为邻国,又该如何应对这一现状?
为何沙漠化问题严重
我们都知道,蒙古国一直都是以畜牧业为主。
近年来伴随着人口的显著增长以及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牲畜数量呈现出了惊人的上升态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提供的权威数据显示,自 1990 年起直至 2020 年,这长达三十年的时间跨度里,蒙古国的牲畜数量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起初的 2000 多万头,到如脱缰之马般暴涨至将近 7000 多万头,在疫情期间,蒙古国更是能够以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快速地集结起数量众多的羊来支援我国。
不过,这也就导致了另外一件问题的发生,曾经绿草如茵、一望无垠的草原,如今因为过度放牧,变得满目疮痍。
大量的牲畜无节制地啃食着草原植被,使得原本茂密的草地变得稀疏枯黄,牧草在这种高强度的压力下,根本无法按照正常的周期生长和更新。
这种过度放牧的行为所带来的恶果是显而易见的,土地沙化的面积在不断地扩大,原本只是局部出现的小块沙地,逐渐蔓延连接成片。
在一些严重的区域,狂风一起,漫天飞舞的不再是生机勃勃的草籽,而是令人窒息的沙尘。
不止是草地的减少,矿产资源的无序开采也是原因之一。
蒙古国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了 800 多个矿床,4500 多个矿点,80 多种矿产探明了储量。
有消息还指出,仅2019年,蒙古国矿产出口收入就达到了28亿美元!
然而在矿产开发过程中,进而存在着大量的无序开采现象,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境保护,随意开采矿产资源,破坏了大量的草原和土地。
更何况在蒙古国,由于自然因素的原因,气候本就十分干燥。
蒙古国深居内陆,与海洋相隔甚远,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降水极为稀少,年平均降水量仅约 230mm 左右。
这种稀少的降水分布还极不均衡,在南部的某些地区,年降水量甚至不足 200mm,而北部相对略多,但也远远无法满足当地生态和生产的需求,由于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水分蒸发量却极大。
这就如同一个无情的“抽水泵”,不断地消耗着本就稀缺的水资源……
加之蒙古国在冬季往往深受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强烈影响,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也源源不断地侵袭着当地,进而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这其中,多大风天气便是显著的表现之一。
蒙古国全年的平均风速可达 3 - 5 米 / 秒,而在蒙古国的西北部,平均风速有时能超过 5 米 / 秒,强风的肆虐会显著加剧地表沙尘的飞扬和搬运,狂风呼啸而过,卷起大量沙尘,使得原本就脆弱的土地更加不堪。
那些细小的沙尘颗粒在狂风的裹挟下,四处飘散,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更使得土地的沙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而且强风还会导致植被根系暴露,原本深深扎根于土地的植被,在狂风的不断冲击下,根部逐渐失去了土壤的保护和滋养,这就如同植物的根基被无情地撼动,严重影响了植被的正常生长。
在个人因素以及自然因素的加持下,蒙古国的沙漠化问题自然也就严重,进而导致大批蒙古人无奈迁徙至首都。
沙漠化问题日益严重
如果蒙古国不及时治理,那么未来沙漠化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这一大趋势之下,蒙古国正深陷于极为严峻且棘手的困境之中,其气温上升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全球的平均水平,达到了令人咋舌的两到三倍之多。
这种超乎寻常的升温速度,给蒙古国带来了一系列灾难性的连锁反应,当地的土地变得愈发干旱,仿佛被无情的烈日抽干了最后一丝水分,原本就不算丰沛的降水在这样的情况下进一步减少,使得土地长期处于极度缺水的状态。
蒸发量的增大更是雪上加霜,水分以更快的速度从地表逃逸,使得土地愈发干涸,这一系列的变化直接导致植被的生长受到极大的限制。
原本能够顽强生长的植被,在缺水、高温的双重打击下,难以获取足够的养分和水分,生长速度变得极为缓慢,甚至出现大面积的枯萎和死亡。
植被的减少使得土地失去了重要的保护屏障,土地沙化的进程随之加剧,狂风肆虐时,毫无遮挡的沙地扬起漫天沙尘,大片的土地逐渐被沙漠吞噬。
到了这时,我国受到的影响范围也会进一步扩大。
在沙尘暴频繁肆虐的恶劣天气状况下,我国北方众多城市无疑将承受更为沉重的冲击和影响,漫天飞舞的大量沙尘颗粒,如无孔不入的侵略者,轻而易举地随着人们的呼吸悄然进入人体的呼吸道。
这进而引发一系列令人痛苦的呼吸系统疾病,咳嗽声此起彼伏,气喘吁吁的状况屡见不鲜,支气管炎、肺炎等情况也可能接踵而至。
尤其是身体机能相对较弱的老人、正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儿童,以及本身就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他们在这场沙尘的侵袭中更容易受到严重的影响。
这不仅给个人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折磨,也极大地增加了医疗负担。
一旦那些细微的沙尘颗粒不慎进入眼睛,便有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眼部问题和感染状况,常见的结膜炎可能会悄然发作,患者的眼部会出现红肿、流泪等症状,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与此同时,沙尘中隐藏的过敏原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隐患。
这些过敏原很可能导致皮肤产生过敏反应,像是令人烦恼的皮疹,红色的斑点会不规则地出现在皮肤上,严重影响美观,还有那难以忍受的瘙痒感,让人忍不住去抓挠,却又担心抓破皮肤引发更严重的感染。
那么面对这个情况,蒙古国该如何应对,我们又该如何防治呢?
如何应对
在荒漠化防治这一领域,中蒙两国之间的合作态势始终呈现出不断加强的积极局面。
我国凭借在治沙领域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先进技术,也展现出了大国的担当与责任,毫无保留地将这些宝贵的治沙技术和成功经验分享给蒙古国。
双方不仅在技术和经验交流方面积极互动,还共同携手开展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具体项目。
植树造林工作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有序推进,大批树苗在曾经荒芜的土地上扎根生长,为抵御风沙筑起一道道绿色的屏障,草原修复项目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措施,受损的草原逐渐恢复生机,植被覆盖率稳步提升。
此外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框架之下,蒙古国迎来了新的可能。
由于其面临的荒漠化问题日益严峻,国际社会对其关注度也不断提高,在这一背景下,蒙古国极有可能获得更多来自国际社会的援助和支持。
这些援助可能包括资金投入、技术指导、专业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这无疑将为蒙古国提升自身防沙治沙的能力注入强大的动力。
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想真正实现改变,更多还是要看自己国家的态度是否发生转变。
2024 年 12 月 18 日,在蒙古的例行会议中,通过了一系列旨在改善空气质量、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重要决议。
在空气质量改善方面,研究表明长期以来,蒙古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民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此次决议着重强调了加强对工业排放的严格管控,推动企业采用更先进的环保技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届时一些大型工厂将被要求安装高效的废气处理设备,确保排放达到严格的标准。
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将加大对污水排放的监测力度,杜绝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和湖泊,同时,还将加强对垃圾处理的规范管理,推广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据相关数据显示,合理的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能够有效减少垃圾总量的 30%以上。
在未来,蒙古很可能会制定并实施更多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荒漠化治理的政策和措施。
另外,蒙古国还在积极推进 “种植十亿棵树” 计划及设立 “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 等项目,我国为了防止也在进一步合作,如果当地境内的荒漠化问题不得以解决,咱们也会受到长期沙尘问题。
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合作下,蒙古国的荒漠化问题终将得到有效解决,中国受沙尘影响的状况也会大幅改善。
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的绿色在蒙古国的土地上蔓延,蓝天白云不再被沙尘遮蔽,两国人民能够共同享受清新的空气和美好的生态环境!
只有收回蒙古统一规划,不然只能造成生态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