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仅是一只烟斗”
这绝非仅仅是一只烟斗。为使众人能更优地理解本书之观点,我们率先品鉴一幅超现实主义风格的传世名画。画家勒内·马格里特(Rene Magritte)于 1937 年在其画室中创作出一幅奇异的烟斗肖像图:欧石楠根之材质,熏至发黑的烟锅,磨得锃亮的斗柄与烟嘴,一支名副其实的烟斗跃然于纸端。然而,其奇异之处在于,这只看似栩栩如生的烟斗飘浮在暗白色的背景之上,又显得那般虚幻不实。未见任何参照之物,亦不见其“主人”,形单影只的一只烟斗显得极为突兀。画家甚至还于画布之上以红笔写下一言:“这不是一只烟斗”,此则愈发令人心生迷惑。
实则香烟亦如此。我们每个人大抵皆能轻而易举地描绘出香烟之模样,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每个人皆深知香烟究竟为何。香烟此般事物本为一件简易的物品,而一旦被点燃,被“吸入”,其便真正地拥有了“生命”,其存在亦变得更具价值。香烟并非“孑然”存在之物,它早已深深融入我们的生活,与我们每个人紧密相连。
我们从勒内·马格里特这幅超现实主义画作中至少明晰了两点。其一,对某一事物的历史性描绘不应仅拘囿于其自身,同时亦需考量到其所具备的社会性与政治性。我们可言,香烟发展之历程映射着社会的演进,点燃的烟火照亮、撩拨了整个社会。其二,香烟亦是文化的产物:香烟不单由烟草构成,尚需烟纸予以包裹,还需被装入烟盒之中。为点燃香烟,亦要有火柴或打火机。更值得瞩目的是那些手中夹着香烟、置身于缭绕烟雾中的男男女女们。
总之我所阐述的香烟,正如马格里特心中的烟斗一般,并非一件毫无生机的物品。相反,伴随时间的推移与空间的转换,“香烟”一直在发生着巨变。从“香烟”之上,我们究竟能够了解什么呢?——首先需知晓,这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物,可同时又充盈着神奇的魔力。
我确信无人不知香烟的模样。然而,在其平庸的外表之下,却隐匿着神奇与奥秘:“莫看它外表简易,你手中的香烟可是个高科技的现代产物……它实则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更难以捉摸。”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之一,香烟在生产流程标准化、批量化之后变得愈发普通,外表皆为同一模样。尺寸相同的10或20根香烟被分别装至大小一致的烟盒里,而后再用同样标准尺寸的箱子装好,分散运输至各地。从早前的圆柱形烟盒到后来的长方形烟盒,包装外形的变更赋予了香烟新的形象与意义。此可称为香烟史上极为重要、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变之一。
我们不妨将细长的香烟视作缩小版的雪茄。恰似味道别具一格的苦艾酒归根结底不过是由酒精调制而成一般,香烟实则也仅仅是由烟草衍生出的一个“分支”罢了。然而当下于人们的意识当中,小小的香烟竟蚕食了其庞大“祖先”的领地,在现实生活里,香烟已然成为了烟草的“代言人”。纤细的外观使香烟显得这般娇美动人,可其却暗藏着一颗“杀心”,带来致命的危害,让人们为之痴迷,也为之惊惧。
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一方面,香烟沦为了“杀人凶器”:侦探小说中的“尼古丁谋杀案”令人毛骨悚然,而在诸多医疗报告里,香烟亦是致使众人生病乃至死亡的罪魁祸首。另一方面,在那个时代的日常生活中,香烟却散发着女性般的亲和魅力,以致于大部分香烟的品牌皆以柔美的名词来命名。香烟的各类广告亦在不断地向公众展示并强化其独特的“女性”魅力:性感、柔美、暧昧……不单是细长浑圆的香烟,棱角分明的烟盒亦是如此:“就像人一样,烟盒也有着自己的个性与特征。”
香烟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而从另一个层面来讲,我们又难以确切地定义香烟。有人或许会称香烟即为烟草,剥开烟纸便能寻得;有人或许会言香烟便是焦油,是飘散在空中的烟雾。然而,香烟燃至尽头之后,余下的唯有烟蒂与烟灰。谁又能够明晰香烟究竟为何?我们去深入探究,回溯历史,探寻香烟这个当今极为流行的消费品有着怎样的来龙去脉。
香烟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与烟草的历史存有共通之处,毕竟其重要组成部分为尼古丁。故而香烟与鼻烟、烟斗和雪茄一样,同归属于烟草的大家庭。香烟同时亦有着“可燃物品”的血脉。如同鸦片、大麻、酒精一般,它“点燃”了人们的欲望,撩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
吸烟这一动作犹如吃饭、饮酒一样,能够调动起人体所有的感官:嗅觉、触觉、视觉乃至听觉(香烟在手指间滚动发出的轻微沙沙声),一直到味蕾被激发。烟雾于身体内外萦绕,心绪在瞬间辗转游离,香烟之火就此蔓延。起源于美洲印第安社会,香烟踏着历史的节拍,遍布五洲,无所不在。身处“地球村”的当下,手中夹着香烟的人们更是随处可见。
香烟被反复强调的特性之一,正是其所散发的女性魅力:美丽、诱惑、难以抗拒。随着时间的推移,香烟不再是单纯的客观存在,而被人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与象征意义。在封建王朝时期,正如当时的一位记者亨利·罗什福尔(Henri Rochefort)所言,香烟是“不满的象征”。而对于许多人而言,香烟代表着享乐,但对于某些人来说,香烟又意味着忧心忡忡。
香烟的故事逐渐从个体描述的片言只语汇集成了整体性的深人探索。正如医生们研究病患者,历史学家们挖掘历史(更多的是从文化的角度出发),针对香烟发展历程的各类研究报告也层出不穷。我们要探索香烟为何能一度引领风尚,而又是如何征服社会的。
烟草文化的传播、烟草大型企业的崛起以及大众消费行为的引领等各个方面对香烟发展的重要影响。香烟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时期具有不同的定位和形象。香烟的历史很长时间以来都未得到过正式的认可和公开的支持。斗转星移,无论对于烟草的专论如何变迁,香烟的历史一直以来都难登大雅之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关于香烟的故事总是以各种奇闻轶事的形态出现。
一个又一个世纪过去了,一本又一本书出版了,但其实对于香烟的描述从来都未能体现其深厚的历史底蕴。无论以何种方式,香烟似乎无处不在,不仅是社会新闻、现实主义小说,就连抒情诗歌里也可以看见她的影子。
鸟笼般的卧房,
透过窗的太阳,
点燃香烟迎着晨光,
烟雾升腾我心畅想,
只想停下吸烟,
不想脚步匆忙。
而无论在哪种社会里,商业广告都大行其道。早在1694年版的《法国学院词典》里就曾这样指出:“广告就是对大众犯下的罪行。”现如今,广告已经变成某种来者不拒的“贩卖”。无论是漫画、连环画,还是先锋派画作,甚至悬念式影片,这些艺术类型都是香烟广告营销常常采用的形式。广告“就像是最新的表演舞台。在这个舞台上,社会、政治、文化等各种场景的化身一一粉墨登场”。
让我们再来看看本文开头描述的马格里特那幅著名的烟斗图, 它就好像一个十字路口,各种关于香烟的广告营销思路都在此交汇。从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烟草的应用总是层出不穷,吐故纳新; 即使香烟不得不逐渐退出公众场所,却绝不会淡出人们的视线;
香烟总是不遗余力地展示着它性感、挑逗、充满诱惑力的一面。烟雾缭绕、手指翻动、双唇微张,无论从视觉还是触觉上, 抽烟这一行为都可以唤醒激情,都会令人产生欲念和体内的躁动,都散发着一种暖昧的味道。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反正香烟就好像空气一般弥漫在每一个角落,遍布社会肌理,深入其骨髓。因此,香烟各种不同形象的演变过程也正是社会发展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