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黄强
六朝时期思想开放,个性彰显,给了六朝女性提供了追求美丽,展示美感,创造美事的空间,无论是宫中的生活,还是民间的交往,都是女性展露风情,制作美丽,吸引眼球的绝好舞台。六朝时期的妇女发式,呈现出多种多样,花样百出,争奇斗艳,各领风骚的状态。
【图1,六朝飞天髻】
六朝发髻多样,有反绾髻、百花髻、芙蓉归云髻、涵烟髻、灵蛇髻、缬子髻、堕马髻、流苏髻、翠眉惊鹤髻、芙蓉髻、飞天髻、回心髻、归真髻、郁葱髻、凌云髻、随云髻、盘桓髻等。
六朝时期的发式,尤其是高髻,主要诞生于宫内。与深宫深似海,日常生活单调,与外界接触少有关系。嫔妃为获得皇帝的宠爱,宫女为消遣时光,在发式与妆饰上发挥创造性,标新立异,创造出高耸如云,飘逸洒脱的奇异发饰,一展风采,显示美丽。
【图2,六朝高髻俑(黄强摄)】
自两晋以来,南方妇女的发式就渐趋高大,社会时尚,尤其是女性以高发髻为美。《晋书·五行志》“太元中,公主妇女必缓鬓倾髻,以为盛饰。用发既多,不可恒戴,乃先于木及笼上装之,名曰假髻。至于贫家,不能自办,自号无头,就人借头。”妇女头发梳理的发髻,仍然达不到社会时尚推崇的高耸发髻,女性就借助木笼,做成高大的假发髻。按照周锡保先生的说法:这种假发、假髻、借头相当于今天戏剧中的“假头套”套在木头上,但是比假头套要高大。
在晋代流行一种高大的发髻——飞天玠。《宋书·五行志一》记载:“宋文帝元嘉六年,民间妇女结发者,三分发,插其鬟直向上,谓之‘飞天紒’。始自东府,流被民庶。”对于这种高髻,庾信的《春赋》有云:“钗朵多而讶重,髻高鬟而畏风。”高大的发髻在头顶上形成一个巨大的盘结,高耸,造型奇特,而且在头上顶一个巨大的发髻,可以衬托出身材的修长,有很强烈的视角效果。
【图3,六朝梳蝉鬓妇女】
鸦髻,发式如同展翅欲飞的雏鸦而得名。这种发式不仅高而且大,与其他高耸的发式不同,在于展示面大。鬓发梳理时向两侧扩展。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出土的陶俑头部造型并不完整,而是断裂的残品,但是至今尚未找到类似这陶俑破损的顶部发型残件,也没有相似的绘画、砖刻佐证。
灵蛇髻,也是晋代女性的一种高髻。顾恺之《洛神赋图》中就描绘了灵蛇髻。梳理时将发掠至头顶,编成一股、双股或多股,然后盘成各种环形。因为发式扭转自如,如同游蛇蜿蜒螭曲,灵动,故名。灵蛇髻始于三国时期,传说为魏文帝皇后甄氏创制。《采兰杂志》记载:“甄后入既魏宫,宫廷有一绿蛇。……每日后梳妆,则盘结一髻于后前。后异之,因效而为髻,巧夺天工。故后髻每日不同,号为灵蛇髻。宫人拟之,十不得其一二。”在灵蛇髻的形制上,呈现两种,一种是《洛神赋图》中的头发编成多股,形成环形的;也有编成一股,直线状的灵蛇。后来的飞天髻,便由灵蛇髻演变而来。
【图4,东晋《洛神赋图》梳灵蛇髻妇女形象】
芙蓉髻,一种高髻,形制为集发于顶,编发为圆髻,上插簪钗即五色花钿,因形似芙蓉(荷花)而得名。南朝无名氏《读曲歌》云:“花钗芙蓉髻,双鬓如浮云。”
【图5,南朝双丫髻侍女画像砖(常州博物馆藏)】
丫髻,类似双丸髻,又不相同。丫髻也是圆形发髻,形制梳理成两个,左右各一,但是竖立起来的两个发髻不是小丸,而是顶部又展开膨大状,如同蘑菇伞。常州博物馆将馆藏南朝画像砖中的侍女图像命名为双蝴蝶髻,因其形制类似蝴蝶。不过关于蝴蝶髻的说法并不广,服饰史专家倾向于称呼为丫髻。
双环髻,先将头发梳成辫子,绕成一个或多个环形,在发根部位形成球状,如双丸髻的丸子。这个球状的部位应该是加入了辅助材料,才能形成圆球。
【图6,黄强著《褒衣洒脱博带宽——六朝人的衣柜》(商务印书馆出版)】
通过对南京地区出土的南朝陶俑中,我们可以对比六朝发髻的状况。幕府山出土的南朝女俑穿窄袖长方领紧身短衫,长裙,头上梳着十字大髻加巾子。而西善桥出土的六朝墓陶俑,身穿交领宽袖连衣裙,头上做鸦鬓高髻。一则说明六朝时期南京地区出现过高髻,人们使用的频率比例高;二则说明当时女子发髻中流行十字大髻和鸦鬓高髻。
六朝推崇高髻,高耸的发髻,标新立异,夺人眼球,展示了女性的风采。六朝女性创造、创意、创新地在发髻上下功夫,就是为了表现美丽,展示魅力,与六朝思想解放,个性彰显的时代风尚、审美是吻合的。
说明:本文系头条号黄强教授的原创作品,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转载。联系作者微信njhuangqiang。
黄强黄不息2016年、2017年两次年度文化头条号。2019年入选精选频道。
黄强,字不息。金学家、服饰史学家、文艺评论家。已出版《金瓶梅风物志》《绣罗衣裳照暮春》《黄沙百战穿金甲》《趣民国》《文人置业那些事》《消失的南京旧景》等著作近二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