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晚间,恒大汽车在港交所刊发公告称收到“相关地方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理决定书”和“另一相关部门的告知书”共两份函件。
其中,“行政处理决定书”要求恒大汽车因其自身违约行为解除相关协议并在15日内退回19亿元奖励补贴;“告知书”则对恒大汽车天津公司(以下简称“天津恒大”)提出三项整改问题,并拟责令其停止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
对于“15日内退回19亿补贴”,行政处理决定书显示,相关地方行政部门认为恒大汽车方面未按相关协议的条款履行合同义务,已构成违约。主要包括:
第一,未按照约定限期在相关地方行政部门所管辖的地区完成设立集团总部、全球研发中心及全球生产基地相关的投资规模、规划产能及年销售目标;第二,未依期建成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并投产及完成新能源汽车车型的研发;第三,从相关附属公司的经营状况判断相关协议的目的客观上已无法实现。对于“天津恒大停产停售整改”,根据告知书,相关部门对天津恒大的新能源乘用车产品生产准入条件保持情况进行核查后,提出三项须整改问题,拟责令天津恒大停止生产、销售新能源乘用车产品,并进行整改。
整改期间,该部门将暂停受理天津恒大的新能源乘用车新产品申报,以及新能源乘用车产品合格证电子信息传送,待整改完成并通过复核满足生产准入条件后予以恢复。
恒大汽车唯一有资质的整车工厂资料显示,天津恒大是恒大汽车唯一有资质的整车工厂。虽然恒大在上海、广州等地宣布建立生产制造基地,但都并未投入生产。此外,恒大汽车曾在5月22日的公告中透露,集团资金严重短缺,天津工厂自今年年初以来已不再生产作业。
2023年年报披露,天津制造基地于2022年9月量产恒驰5,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下线1700辆,累计交付1389辆,产销不达预期。同时,恒大汽车表示,由于资金原因,该公司安排部分人员放假,天津工厂暂停生产。
对于上述两份函件,恒大汽车在公告中表示,上述处理决定如最终执行,将导致存在相关工厂土地被强制收回,地上建筑物及设备被用于偿还奖励及补贴款的风险,并将会对本集团的经营情况产生重大影响。
恒大汽车2023年的营业收入约13.4亿元,其中约11.36亿元收入来自物业销售;毛亏人民币0.51亿元;净亏损119.95亿元,同比减亏56.64%。其中终止经营之业务(即剥离地产项目)亏损人民币10.61亿元,资产处置、资产减值等非经营性亏损人民币63.84亿元,经营性亏损人民币45.50亿元。
截至2023年年末,恒大汽车累计亏损及股东亏损分别为1108.41亿元及376.93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9亿元。
6月12日,恒大汽车低开近12%,截至午间收盘,跌超23%。此外,港股新能源汽车概念走低,蔚来跌超8%,小鹏汽车、吉利汽车、理想汽车、零跑汽车等纷纷走低。
曾有“神秘买家”传闻 但至今未现身在此之前,恒大汽车也曾努力寻求资金盘,去年8月和与阿联酋国家主权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纽顿集团签订协议,后者将以约38.9亿港元的总价认购恒大汽车超61.77亿股份,并持有恒大汽车经扩大后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7.5%。同时,为支持恒大汽车业务复苏,在满足先决条件后,纽顿集团将提供6亿元人民币的免息及有担保过渡性资金,用于恒大汽车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
然而,由于未完成一系列先决条件,今年4月5 日,恒大汽车发布公告,纽顿集团战略投资终止,公司此前拟议的交易及债转股的条款修订尚未取得任何进一步进展。由此,恒大汽车 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35.5 亿元)的投资以 " 泡汤 " 终结,这也意味着恒大汽车希望通过 " 中东土豪 " 翻身的愿望落空。
自纽顿集团“爽约”后,恒大汽车一直在寻找新的“血包”。
5月26日晚间,恒大汽车发布公告,称有买家愿意出资购买31.45亿股恒大集团股份,这部分股份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9%。
根据协议内容,神秘买家在协议生效后一定期限内,对恒大汽车剩余29.05%的股份保留行使选择权。也就是说,恒大集团手中原来58.5%的股份,很可能被该买家全部吃下,从而取得对恒大汽车的完全控制。
不过由于保密性等原因,恒大汽车未透露潜在买方具体信息。
据大猫财经Pro分析,“新买家背后的出资人大概率来自许家或者丁家的海外资产,目的就是保住许家最后一点希望,或者说,榨干恒大体系最后一点价值。”
作为重资产业,近年来部分造车新势力均未挺过“烧钱”关。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指出,造车是重资产,从研发、渠道、服务体系上都需要大量的投入,能达成规模化效应才能不断摊平成本,造车在前期是“烧钱”生意。没有达成规模化交付量、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在造车初期很难维持企业正常发展。
头上悬了多把剑的恒大汽车,还能找到新金主来支撑他烧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