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有没有说过:粟裕是淮战役第一功?出处是哪里?

历史详说官 2024-12-10 23:11:22

2000年,在中央军委的关心下,经过长达6年的编撰工作,《粟裕传》问世了。这本厚厚的成果在后来成了人们研究粟裕同志革命生涯的经典性著作。

在《粟裕传》淮海战役的章节末尾,传记组记录了斯大林和毛主席对粟裕在淮海战役中的高度评价。

据载,斯大林听闻淮海战役胜利,在笔记生上写道:“60万战胜80万,奇迹,真是奇迹!”

新中国成立后,斯大林派苏联科学院院士尤金到中国帮助编辑《毛选》,临行前,他嘱咐尤金:淮海战役打得很成功,不仅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战争史上少有的。这个战役值得我们学习研究。你到中国帮我办一件事,就是收集、研究淮海战役胜利的原因。

尤金来到中国后,向毛主席表达了斯大林的好奇,毛主席回答说:“淮海战役是粟裕同志在在济南战役快结束时提出来的,中央军委确定了方针、原则、和兵力部署……”

据本书记载,毛主席在1949年的一次谈话中曾说过:“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下方标注,这句话转引自李银桥晚年的回忆录《在毛泽东身边十五年》,1991年版,117页。

翻看李银桥的这本回忆录,我们确实能看到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李银桥还补充道,主席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中央书记处当年在城南庄开会时,粟裕同志首先提出集中3个纵队歼灭长江以北国民党的主力部队。毛主席和书记处采纳了粟裕的意见。

李银桥和粟裕一生几乎没有交集。李银桥1927年出生于河北,38年跟随贺龙的部队参加革命(晋绥根据地),47年从作战部队调到中央,担任周总理的卫士,半年后,因为他卫士工作干得好,被调到毛主席那里当卫士。此后,李银桥在毛主席身边工作15年,直到1962年,中央决定在机关裁员,李银桥才离开毛主席到天津工作。

此后,李银桥在天津担任公安局副局长,工厂厂长,1979年调回北京担任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副局长,1982年调入公安部工作直到退休。

李银桥常年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毛主席曾说:“我和我家里的事瞒天瞒地瞒不了你……我活着的时候你不要写我,我死了以后可以写,要如实写。”

为什么说李银桥的话可信度很高呢?

首先,李银桥此后一直遵循了毛主席“如实写”的教导,他的书是有很高的可信度的。

其次,李银桥和粟裕没有私人交集,彼此没有了解,李银桥不会也没有必要杜撰毛主席的话,强行为粟裕说好话,他只是觉得“有些事,我再不讲,永远没人知道”。

第三,李银桥20岁就离开了作战部队,此后再没有在军队工作的经历,他对军事并无研究,更没有参加过淮海战役的任何决策,换句话说,李银桥是说不出“粟裕是淮海战役第一功”这样的大断语的。

据李银桥回忆,毛主席对粟裕是非常器重的。这一点可以从毛主席对粟裕的态度看出来。

1948年,粟裕从前线赶到城南庄参加军事会议,毛主席出门迎接,和粟裕握了手。李银桥说:“两个人握手时间很长,我听到一声‘十七年了!’不知道是十七年没见还是别的什么意思。毛主席能跑出门去迎接党内同志,所以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李银桥对毛主席待人接物的方式再熟悉不过了,据他回忆,毛主席和党内同志交往,除非久别重逢,很少表示出亲热,基本是威严而不拘礼节的。他也不搞迎客送客之类的理解,有时候一些同志来向主席请示汇报工作,他也并不起身,而是继续批阅文件。谈话的时候,也是有什么事就说什么事,闲话不多。对于长时间没见面的老同志,毛主席也很少出门相送,对兄弟党的同志,比如胡志明也是如此。

李银桥认为,这就是毛主席的待人接物的方式,他用同志的方式对待同志,“尽量避免在同志关系上夹杂过于浓厚的个人情感”。

正因如此,毛主席那次对粟裕表现出的热情,才让李银桥印象非常深刻。由此我们也能看出,毛主席对粟裕这位井冈山老部下的欣赏、器重和喜爱。

1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