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生活在大兴安岭深处的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如今人口却不足1万

大山的孩子啊 2024-09-13 09:19:47

在我国56个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

有的民族,依然保留着原有的民族特色;有的民族,却将自己的文化特色丢失;而有的民族,在渐行渐远中拾遗即将消失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信仰。

在祖国的大小兴安岭,生活着一支游走在森林深处的游猎民族——鄂伦春族。

这个人口不足1万的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他们被誉为“最后的游猎民族”,也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走进鄂伦春,就像走进了大自然,被治愈,也被温暖。

那么,你对鄂伦春又了解多少呢?

早期鄂伦春人的生活,都游走在大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中,是一个狩猎民族。他们居住在,由二三十根木杆搭建而成,上面裹盖着兽皮的撮罗子,仙人柱里。远远望去,就像半张开的雨伞。

因为,他们是游猎民族,没有固定的居住场所。所以,这样的搭建容易拆除,搬运。

撮罗子,也叫仙人柱,在鄂伦春语的意思就是木杆屋子,也是鄂伦春人的传统民居。

他们在山林中四处游猎,每到一处就选择地势高,水源充足,避风而阳光好的地方,将仙人柱搭建起来。

夏天,仙人柱搭建在比较高的地方,有利于通风散热。外面盖的是桦树皮、芦苇或白布。

冬天搭建的比较矮小,外面盖的是各种兽皮,确保保暖。

在长期的游猎生活中,鄂伦春人独具匠心,制作了很多桦树皮工艺品。还有,极其富有民族特色的狍皮服饰。

从帽子到袜子,大多选用的都是狍皮原料。结实柔软,耐寒抗冻,特别适合大小兴安岭的这种气候。

鄂伦春族,他们好看的狍皮衣、狍皮帽,都是纯手工缝制而成。一代代口口相传的兽皮制作,工艺精美。

但制作这些狍子衣服,需要耗时多年的取材,一针又一针,一线又一线才能完成。

他们,就像森林的孩子,年百年来,走在森林深处的路,与山野共生。

他们,会在森林深处祭拜山神,相信万物有灵。

他们,会在森林深处载歌载舞,喝酒吃肉。森林深处的过往和生活的印记,渐渐地只能流传于老人口述中。

他们,会在熊熊篝火的映衬下,燃起斗熊舞,这是对熊图腾文化的崇拜。

如今,无论是民族的传统手工艺,还是鄂伦春极具特色的民族舞蹈,即将濒临失传。

如果,你想了解鄂伦春的历史文化,这些具有民族特色代表性的文化视觉符号,一定要看。

20世纪50年代,鄂伦春族响应Z府号召,走下兴安岭,开始半耕半猎的定居生活。

对于上了年纪的鄂伦春人来说,突如其来的山下生活,令他们一时半会很难适应。有的年长者,又重返森林深处。他们那种对大山的眷恋,对森林的钟爱,是我们无法体会的情感,他们的执着,令人感动。

特别喜欢听鄂伦春的民歌,响彻在森林深处的即兴歌声,如一股清爽的风穿过空旷寂寥的山野密林,悦耳动听。

这随心而唱的“森林之声”,承载着一个古老民族的传承和记忆。

记忆深处的歌声令人动容,至于传承,让人感慨,会唱的人却一年比一年少。

于鄂伦春族人的每一个来说,他们都是一颗种子。

愿这颗种子,在大小兴安岭深处开出别样的花,结出属于鄂伦春的果。

又是一年盛夏时,此时脑海里又响起“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猎马呀一呀一杆枪……”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