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后,毛主席不再出席任何追悼会,唯独破例送了他最后一程

史晓生追寻历史 2024-10-10 10:14:43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亲自参加的追悼会并不多,自1950年送别任弼时后,一直到1963年,他仅参加过张澜、李济深以及罗荣桓的追悼会。

这其中,张澜和李济深还属于民主人士,也就是说,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到1963年之间所逝世的党内同志,毛主席只参加过任弼时和罗荣桓的追悼会,

而在1963年之后,毛主席就再也没有参加过任何一个追悼会,尤其是在进入70年代后,受身体状况影响,毛主席更是没有参加过一次葬仪。

但在1972年,毛主席却不顾病体,破例参加了一个老战友的追悼会,送了这位与他并肩战斗多年的老战友最后一程。

而这位老战友,正是陈毅元帅。

一、

陈毅元帅与毛主席之间的革命情谊,从井冈山时期就已经建立。

1928年4月28日,毛主席率领的秋收起义队伍,与朱老总、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南昌起义部分队伍,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井冈山会师的历史意义有多重要就不再赘述,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毛主席与陈毅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深厚到何种程度呢?当时毛主席就对陈毅说了“三相”。

所谓“三相”,就是“相见恨晚、相慰平生,希遇事相商”,话虽不多,但每一个字,都能让人感受到毛主席对陈毅的看重。

说到这里有人就会疑问,当时毛主席和陈毅应该是第一次见面吧,为何这初见不久,就能有这么深厚的感情呢?

没错,毛主席和陈毅在井冈山会师时,两人确实是第一次见面不假,但在此之前,两人对对方已经有了相当深入的了解。

先说陈毅,熟悉党史的人都知道,陈毅早年曾留学法国,之后再1922年返回国内,并回到家乡四川。

而在法国期间,陈毅不仅增长了见识,同时还认识了不少人,其中有一位,对他影响极大,谁呢?正是蔡和森。

蔡和森与陈毅是同年去的法国,抵达法国不久,他便开始发起了建党活动,并组织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

最终在蔡和森的倡导和组织下,旅欧少年中国共产党于1922年在法国巴黎成立。

蔡和森回国之后,经陈独秀的介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着手从事党的理论宣传工作,成为了我党早期重要的理论家和宣传家之一。

而陈毅正是在蔡和森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自此开始踏上革命道路,并在不久后正式入党。

所以,蔡和森算是陈毅的领路人。

而蔡和森在少年时期,曾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这个学校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十分熟悉,没错,当年毛主席也是在这所学校读书的。

不仅如此,当时毛主席与蔡和森、萧子升三人志趣相投,并称为“湘江三友”。

而到了井冈山会师之前,陈毅虽说没有见过毛主席,但通过蔡和森,他早就对毛主席有了一定了解。

并且,在1927年3月,也就是秋收起义的半年前,毛主席经过长达数月的亲自考察调研,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雄文,这篇文章一出,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各大报刊纷纷转载刊登。

而此时正在武汉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党委书记的陈毅,自然也看到了这篇文章,看完之后,陈毅连连叫好,更对毛主席远见钦佩不已。

那么,毛主席当时又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并了解陈毅的呢?答案是通过他的弟弟毛泽覃。

毛泽覃是毛主席的三弟,秋收起义前夕,也就是1927年的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当时毛泽覃随军参加了这次起义,所以自然就结识了陈毅。

而在南昌起义后,起义军分别在天心圩、大余和上堡对部队进行了整顿、整编和整训,统一了思想,强化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便是“赣南三整”。

“赣南三整”结束不久,毛泽覃便返回井冈山,通过他的介绍,毛主席知道了在南昌起义队伍中除朱老总外的另一个领导,也就是陈毅。

同时,毛主席对当时朱老总和陈毅领导进行下的部队整编极为认同,提出了很高的评价。

就这样,两个素未谋面之人,通过“中间人”开始认识并了解熟悉,而有了这个基础,自然在井冈山会师时,两人一见如故。

当然,仅仅是通过“中间人”的介绍,还不至于让毛主席对陈毅说出“三相”这样代表深厚感情的话,实际上,毛主席当时之所以这么说,与“赣南三整”有很大关系。

二、

赣南三整,发生在南昌起义之后。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起义军经过激烈战斗占领南昌城,之后,按照中央计划,起义军撤出南昌,于8月3日开始南下广州。

但南下之后,发生了不少变故,最终导致部队减员厉害,不仅如此,部队又先后遭遇了几次失利,到了当年10月初的三河坝战斗后,部队仅剩两千余人,且士气极为低落。

在这种情况下,朱老总作出了”隐蔽北上,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战略决策,准备转移到湘粤赣边界地区去找“落脚点”。

而在转战湘粤赣边界的途中,考虑到部队面临着瓦解的危险,所以为了保存革命火种,朱老总和陈毅就决定对部队进行思想和纪律方面的整顿整编整训,以使部队焕发生机。

这便是赣南三整发生的时代背景,而这次整顿先后进行了三次,分别是在天心圩、大余和上堡,其中,天心圩主要整顿思想,大余是建立新的制度,而上堡则是对纪律进行整顿。

通过这三次整顿整训,南昌起义余部思想认识得到统一,组织状况趋于团结稳固,更有了铁一般的纪律,整个部队焕然一新。

不仅如此,在赣南三整期间,作为部队党代表的陈毅还做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举措。

什么举措呢?很简单,就是把一部分党员分配至各连队,这么一来,通过党员的不断工作,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说到这里,熟悉我党党史的人就会看出来,陈毅当时这个做法,基本上就是毛主席提出“把支部建在连上”原则。

而我们都知道,毛主席提出“把支部建在连上”原则的时间,是1927年的9月末,也就是秋收起义后不久“三湾改编”期间。

正是这个原则,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而造就了一支钢铁之师。

巧合就在这里,毛主席进行“三湾改编”并提出“把支部建在连上”原则是1927年的9月末,而由朱老总和陈毅领导进行的“赣南三整”则发生在当年的10月初,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几乎是一前一后发生的。

并且,在当时陈毅并不知道“支部建在连上”这个原则的情况下,却能与毛主席的想法不谋而合,这充分说明,两个人的理念是十分接近的。

既然理念一致,自然就有说不完的共同语言,正因为如此,毛主席和陈毅在第一次见面后,才会觉得“相见恨晚、相慰平生,希遇事相商”。

因此,人生虽初见,但共同的志向和相似的理念,让两人犹如多年老友一般,互为知己。

三、

思想上的一致,让毛主席和陈毅大有他乡逢知己之感,而文化上的相同爱好,更让两人关系更近一步。

众所周知,毛主席是一位诗词大家,而陈毅在这方面同样不遑多让,都爱写诗的两人,算是找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文友。

在井冈山时,毛主席所创作的诗词作品,陈毅往往是第一个读者,而陈毅也经常把自己的一些作品请毛主席点评。

而在当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能有这么一个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文友,也算是人生一大幸事,更重要的是,这些诗词,见证了毛主席与陈毅长达四十多年的革命情谊。

不仅能文,陈毅更能“武”。

1934年长征时,陈毅因伤无法跟着大部队走,不得不留在南方苏区,因此,陈毅也成了十大元帅里唯一个没走长征路的元帅。

不过,尽管没能走长征路,可陈毅在南方面临的艰难不亚于长征的艰苦。

从1934年10月,一直到1937年10月,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在陈毅的领导下坚持了长达三年的游击战争,这三年,毫不夸张的说,极其艰苦卓绝。

最难的时候,部队要吃没吃要穿没穿,只能在山里与敌人周旋,期间,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将领、干部倒下,就连陈毅,都一度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陈毅所作的《梅岭三章》,就是在做好了牺牲准备的情况下,当做绝笔写出来的。

1936年冬,在率部与敌人打游击的过程中,陈毅旧部叛变,并设下圈套准备引陈毅下山,不知是计的陈毅差点上当,所幸在最后关头识破敌人阴谋,这才没被抓住。

但之后敌人加大了围捕陈毅的力度,为躲避敌人搜捕,陈毅不得不在梅岭的一处山坳里藏了二十多天。

在这期间,为了不被敌人发现,陈毅在山坳里动手搭了一个高仅1米,面积只有2平方米的窝棚,并用藤蔓覆盖,每天就躲在这里,丝毫不敢大意。

就这样,冒着随时都可能被发现的巨大危险,陈毅始终保持着高度紧绷的神经,足足过了二十多天。

到最后,由于一直找不到他,敌人恼羞成怒,开始放火烧山,自知难免一死的陈毅写下了《梅岭三章》,以示绝笔。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节选

但最终,陈毅大难不死,并在之后带领部队继续与敌人战斗,并在艰苦卓绝的情况下坚持到了抗战胜利,而这三年的游击战争,不仅有力支援和配合的红军主力的战略行动,更保存了一支重要的革命武装力量。

如此成绩,已经充分证明,陈毅的军事能力并不弱。

能文又能武,同时度量大,在解放战争时期,陈毅起到了协调两大野战军的重要作用,更懂得让贤不争功,甘心全力支持粟大将的工作,真正体现了心胸宽广的高尚情怀。

这样的陈毅,毛主席自然更为看重。

所以,既是理念相近的知己,同时又有大公无私的品德,这样一个志同道合且有着四十余年革命情谊的老战友,自然在毛主席心中的地位不一般,而这也是毛主席为何坚持要参加陈毅追悼会的原因。

0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