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民:吃忍柿(丹凤老习俗之一)

从寒评文化 2024-06-16 06:31:03

在商洛丹凤,流传着一个独特的老习俗,那就是在大年三十吃“忍柿”。“忍柿”与“忍事”谐音,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人们要以“忍”为先,时刻谨记“忍”字的智慧,与乡邻、家人、同事等和谐相处,明白吃亏是福的道理。

听母亲讲述她小时候的故事,那时正处于物资匮乏的年代。与现在物质丰富、各种水果零食琳琅满目的情况不同,那时候过年,讲究的是“三十晚上的火,正月十五的灯”。每年三十晚上,外公总会拢上一大盆木碳火,寓意着来年的日子红火。然后,他会搭上梯子去楼上瓮里,用瓢端下柿饼和柿皮,再取些花生核桃,给围在火盆边的一家人分享。而其中,吃“忍柿”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外婆会提前将柿子准备好,放在温水中温热。此时,一个个红彤彤的柿子让人看了就食欲大增。母亲兄弟姐妹众多,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吃“忍柿”。他(她)们一手拿着柿蒂,一手用指甲轻轻地从顶部掐开那薄如蝉翼的柿子皮,顺势剥开,如红宝石般诱人的柿子便展现在眼前。入口即化,丝丝甘甜,沁人心脾。吃了“忍柿”,人们祈求着在来年遇到困难时,能够以忍换得平安。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年夜饭也变得丰盛异常。然而,吃“忍柿”的习俗却逐渐被现在的年轻人所遗忘。但“忍”的重要性依然如初,它并非是退缩,而是一种智慧、取舍、涅槃,更是一种高尚的情操。

忍一忍,风平浪静;让一让,天高海阔。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学会忍耐,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忍柿”的习俗不仅是对过去的怀念,更是对未来的期许。让我们传承这一习俗,将“忍”的智慧融入生活,以和谐、宽容的态度迎接每一天。

作者简介

张丹民,笔名:苦竹。生于1971年5月,住丹凤县龙驹寨镇丹江社区。初中文化,毕业后近三十年一直干个体工商业。自幼喜爱文学,热爱生活,闲暇时间喜好读书看报,对文人墨客最为敬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