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在一场论坛上表示,为防止中国在尖端半导体领域赶超美国,美国商务部需要拿出更多的资金来制定针对方案。此外雷蒙多还强调,中国是美国遇到的最大威胁,不是美国的朋友。从雷蒙多这番言论不难看出,此前的访华经历并没有让她意识到,中美合作的积极意义所在。同时在中国半导体领域不断迎来喜讯,美国逐渐“无牌”可打之际,这位美国商务部长,已经开始压制不住心中的反华情绪了。
事实上,从美国现有的政治生态来看,针对中国仍旧是他们的主要基调之一,在短期内很难发生质的变化。不难注意到,就在雷蒙多对华释放威胁信号的同时,美国在近日又拟定了一项新的法案。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2月1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关于电动汽车补贴的新规定,中国电池生产商等新能源车供应链企业将会被排除出《通胀削减法案》税收抵免的受益群体。具体来说,按照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原本的规定,消费者在美国购买的电动汽车中有一定比例的关键电池矿物来自美国或其自由贸易伙伴,可以获得高达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但是在美国最新拟定的规则指南中,明确指出,自2024年起,享受税收减免政策的消费者,购买的电动汽车不得包含任何“受关注外国实体”(FEOC)制造或组装的电池组件。而这所谓的“受关注外国实体”,也就是FEOC,指的差不多就是和美国不对付国家的企业。像咱们中国,还有俄罗斯和伊朗的部分企业都被涵盖在内。不过更过分的是还在后头,到了2025年,如果想要享受税收补贴政策,消费者购买的车辆中不能使用由FEOC,提取、加工或者回收的关键矿物。例如锂、钴和镍等。这等于从原材料上进行了强硬的限制措施。
事实上。我们如果梳理一下美国近些年来正式发布的法案,并与美国现在拟定的新规结合起来看,就能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点。自去年开始,美国陆续出台《两党基础设施法案》《芯片和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等法案,其中都包含了歧视性的电动汽车补贴条款,目的就是遏制中国车企,以及让美国本土车企建立起供应链体系。
然而,美国想法固然不错,但有句话说得好,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且不说中国制造在全球电动车供应领域占了70%多的比重,形成了压倒性的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单论美国自身企业而言,在电动车领域失去了想我们华为新机突破那样的勇气和魄力。像美国福特汽车此前曾计划在密歇根州建造一家电池厂,并从宁德时代获得技术许,可是在美国各种限制法案出台和政界的压力之下,福特很快就宣布暂停和宁德的合作计划。这侧面体现了美国企业似乎过习惯了从前的安稳日子,一旦出现阻力,不是想着如何去解决问题,而是妥协和默许。
由此不难看出,美国在电动车领域的种种做法,更像是某种程度上的“闭关锁国”。明眼人都知道,这样下去,对美国电动车领域的发展是一种极大的损害。彭博社在近日就以没有中国,你得不到“美国制造”的电动汽车为题发表了这样一种观点,作者表示,美国在电动车发展上存在缺陷,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值得美国好好学习。如果美国真的希望本土(电动汽车电池)产业取得成功,就要认识到这点并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