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易经声应之卦里竟藏着这样的天地玄机

张总文化 2024-12-31 09:22:57

世人皆闻《易经》之名,其如渊渟岳峙,高妙而深邃,然其中之精要,却常为众人所惑。今日且论那“声应之象”,此乃易学之独特一隅,恰似密林中隐藏的幽径,少有人行,却别有洞天。

溯其根源,“声应之象”,亦谓“声应卦”,是从易之“文言传”里“同声相应”这一思想原则脱胎而来的规律。遥想孔子之后,诸卦的卦、爻“象辞”中,此规律恰似隐匿在文字间的精灵,稍用心便清晰可辨。缘何?盖因这些“象传”中的词句,各有声韵,且蕴含着阴阳之殊。于是乎,我们便定那“平”声为“阳”性之音,“仄”声为“阴”性之音,再将音之阴阳对应卦爻之阴阳,如此新成之卦体,便是原卦的“声应之象”,这般做法,初闻似奇巧,细究却含深意。

且看乾为天卦,其各爻“象辞”从初爻到上爻依次排开,宛如一场庄重的仪式:初曰“阳在下也。”二曰“德施普也。”三曰“反复道也。”四曰“进无咎也。”五曰“大人造也。”上曰“不可久也。”诸位,细听这声韵,皆是“仄”音,如同暮鼓沉沉,全为“阴”声。故而,其声音所构成的“声应卦”便是坤为地卦,恰似乾天之声却引出坤地之象,这天地呼应,岂是偶然?实乃“声应之象”的奇妙展现。

再瞧“用九”“文言传”,又另有一番景致。其依次说道:初曰“下也”;二曰“时舍也”;三曰“行事也”;四曰“自试也”;五曰“上治也”;上曰“穷之灾也”。这其中,唯有“下也”宛如清音一缕,为“平”声,其余皆为“仄”声。依着前文所言之法,“平”声为“阳”爻,“仄”声为“阴”爻,如此上下错落,便组成了一个“声应卦”——地雷复卦,恰似在易学的夜幕中亮起一盏别样的灯。

紧接着,“用九”的“文言传”继续演绎其神秘篇章。

初曰“阳气潜藏”;

二曰“天下文明”;

三曰“与时偕行”;

四曰“乾道乃革”;

五曰“位乎天德”;

上曰“与时偕极”。

此六句中,前三个语辞仿若朝阳初升,为“平”声,以“阳”爻论之;后三句则似余晖渐隐,为“仄”声,作“阴”爻观。这般上三阴爻与下三阳爻交织,便成了地天泰卦,好一幅阴阳交感、天地通泰之象,让人不禁拍案叫绝。

又如坤为地卦,各爻“象辞”从初至上爻依序而列:

初曰“致坚冰也。”

二曰“地道光也。”

三曰“知光大也。”

四曰“慎不害也。”

五曰“文在中也。”

上曰“以大终也。”此六句中,三、四两句恰似寒夜中的鸦啼,为“仄”声,而其余四句则如春日之和风,为“平”声。依着阴阳之理,“平”声者为“阳”爻,“仄”声者为“阴”爻,一幅独特卦象于声韵间悄然浮现。

这“声应之象”,绝非古人无端的臆造。在那久远的过去,贤达们没有现代的科技,却有一颗对天地万物敏锐洞察的心。他们于日常的言语声韵中,听出了阴阳的律动,将无形之声与有形之卦相连,试图以此窥探天地运行的机要。或许在今人的眼中,这有些难以捉摸,但这恰是古人智慧的独特风姿。

如今我们生活在科技昌明之世,凡事皆求实证与理性。但这古老的“声应之象”,难道就毫无价值了吗?非也!且听我言,在现代的诸多领域,虽无直接与之对应的理论,可其中蕴含的对规律的探索、对事物联系的追寻精神,却与现代科学的追求暗暗相合。声音于古人而言,是自然的呼吸,是天地的脉搏。我们现代人研究音乐对情绪的影响,探讨声波对物质的作用,这与古人从声韵中探索卦象变化,岂不是有着相似的内核?

易学文化,是华夏民族智慧的厚土,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声应之象”只是这厚土上的一粒种子,却蕴含着生长出参天大树的可能。我们身为中华儿女,承载着先辈的文化血脉,在这时代的浪潮中,当如何作为?自是要以敬畏之心,去挖掘易学文化中的珍宝,拂去岁月的尘埃,让其光芒重现于世。

莫要以为这是艰深无用的学问,它实则如同一座隐秘的宝库,藏着古人对世界的深刻认知、对人生的哲思体悟。当我们打开这扇门,或许能在其中找到生活困惑的解答,找到心灵宁静的归处。每一位有缘接触易学的朋友,都应珍视这份文化馈赠,用心去感悟那文字与声韵背后的天地大道。

愿诸君在这“声应之象”的奇妙世界中,收获属于自己的智慧之果。不要让这古老的文化在我们这一代蒙尘,要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每次对易学文化的探索,每次与古人智慧的对话,都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担当。让我们携手共进,传承这千年易学文化,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征程中的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指引我们走向文化自信的远方。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