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去世以后,王杰凭什么敢主审和珅,只是凭借他考中过状元吗

贪吃的骆驼 2022-08-09 19:18:31

公元1799年正月初三,清实际掌权最长的皇帝乾隆驾鹤西辞,还没出正月,他生前最宠的大贪官和珅就被嘉庆皇帝清算。

因为和珅之前是首席军机大臣,又在乾隆的庇护下发展多年,所以虽然嘉庆动了动他的心思,但是一开始竟然没人敢去审问和珅,后来还是一个叫王杰的人站了出来。

对这段历史有印象的人,可能会知道王杰是状元出身,但是单凭一个状元身份,王杰就能主审和珅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王杰中状元并非是在嘉庆登基以后,而是在乾隆当皇帝时,那一年是公元1626年,和珅当时还不过是个半大的孩子,而当时的王杰已经年近不惑。

那么有人可能会问,王杰既然能考中状元,那他就应该是个聪明人,怎么考中状元的时间会那么晚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就要从头说起了。

王杰的老家在陕西韩城,他家历史记录的长辈中,除了他父亲之外,几乎都是布衣百姓。据史料记载,王杰的父亲王廷诏曾当过一段时间的基层官员,因为本人廉洁正直,所以后来就从官场出来了,至于原因,懂得都懂。

王廷诏当年应该是当地的学霸,要不然他这个没有家世背景的人肯定无法入仕,所以王廷诏虽然在官场上没能平步青云,但是在当地却有一定声望。

因此在父亲的协调之下,王杰和两个哥哥都得到了很好的教育,从他大哥后来能考中武举人、他二哥能成贡生,以及他能进入陕西的著名学院——关中书院,他的老师是西北著名学者孙景烈。

古代什么家庭能学武,什么家庭能培养出武举人,一般家庭能有这实力;

什么是贡生,那是地方上直接举荐到北京国子监的人才,一般家庭能撑得起这个;

孙景烈是谁,那是和陕西巡抚陈宏谋、尹继善谈笑风生,乾隆皇帝也简在帝心的大家;

由此来看,史书中说王杰八岁丧父,然后家境一直非常窘迫的说法,应该是有所保留的,有关王杰的背景,也不能光看他自己的家世,他还是西北著名学者的弟子,他的师门有多少关系,他本人又有多少师兄弟......

不过这些都不是王杰后来能考中状元的关键,王杰之所以能考中状元,一是自己的确是个学霸,而另一方面,则是一个难得的契机。

公元1753年,王廷诏就像他二哥一样被选为贡生,如果他在北京进修完能取得一个好成绩,那么他立刻就能入仕为官,但是在八股制下,学得好未必考得好,王杰当时只考了个三等,勉强被安排到蓝田县当教谕(乡镇教师)。

但是当时王杰有孝要守,就没去接受这个任职,而是在守孝期满以后,当上了陕甘总督尹继善的记室(秘书),后来尹继善调岗之后,尹继善又把他推荐给了继任者陈宏谋。值得一提的是,尹继善曾给亲家乾隆的奏章中,也曾推荐过王杰这个人才。

公元1759年,王杰辞去了秘书的工作,再次参加科举,但只中了乡试副榜,第二年复读重考之后,才以乡试第六的成绩上北京参加会试,当时他的会试考了第十,勉强以倒数第一的身份进入了殿试环节,本来他的成绩被初步定在了第三名。

但是乾隆在看到了他的籍贯之后,就把他定为了状元。那么乾隆定状元为什么还要看籍贯呢?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乾隆那一年刚搞定了西北的准噶尔,西北的军功完成之后,如果在有文事上的盛事,那就是双喜临门,因此在点完王杰当状元之后,乾隆曾提笔下了“西人魁榜西平后,可识天心偃武时。”

第二,清朝自建国以来西北一直没出过状元,而当年本来要定的状元的人,是一个叫赵翼的江苏人,截止到乾隆点王杰当状元时,江苏已经出了29个状元了,因此再点赵翼不过是锦上添花,而点王杰那就意义非凡了;

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王杰才有幸成了清朝的第一个西北籍状元。

不过我们并不能因此就否定王杰本人的能力,他能走到最后一步,还是他自身的确有一定的本事。

当年因为他这个状元来得有点意外,再加上当时的江南文风很盛,这突然被他压了一头,很多人就很不服气,于是江湖上就开始流传出很多有关他的事迹。

在众多传说中,有一个故事比较典型,当时有个山东籍的人曾出了一副上联让他对,上联写的是:

泰岱三观,孔子圣,孟子贤,自古文章出齐鲁。

这幅以孔孟二圣为核心的上联,对一般人来说非常难对,因为人家举的这俩人确实很牛,但是王杰也不是一般人,他略一思索,就对出了一句:

歧山一脉,文王昭,武王穆,而今道统在西秦。

这幅对子虽然有点取巧,但是基本对上了上联,而且越联想越让人浮想联翩。

这个故事可能未必为真,但是我们却可以从王杰的仕途,依然可以判断王杰这状元到底是不是“水货”。

王杰中了状元之后在南书房当值,也就是说他一开始就在大领导的眼皮子底下晃悠,优缺点大领导那是看得一清二楚。

后来他一步步从一个“小秘书”,慢慢坐到了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这俩职位是清朝读书人的北斗泰山),除此之外,他还曾担任过上书房总师傅,也就是说他的学问和品行都经过了乾隆考察,已近足以胜任皇子师傅,而这些皇子中就包括为了的嘉庆皇帝,所以我们可以说,王杰曾和嘉庆有师徒之谊。

王杰除了工作能力可圈可点之外,人家在品行上也是独树一帜,乾隆晚年的时候,和珅虽然不能完全说是一手遮天,但是乾隆对他的依赖是远胜常人的,就连刘墉都对他的锋芒退避三舍,但是人家王杰呢,就是不和你和珅同流合污,而且最神奇的是,受宠至极的和珅一直拿王杰没有办法。

那么和珅为什么会没有办法呢?这应该离不开乾隆的庇护,和和珅对于嘉庆的顾忌,而和珅拿王杰没办法,自然就有人向王杰靠拢,所以王杰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等到乾隆挂了之后,王杰上有嘉庆皇帝支持,自己又是有资历的老臣,身边有聚集了一批同志,背后还有西北学派的各种根源,所以关键时刻他敢站出来主审和珅,而不是仅靠他的状元身份和一腔热血。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