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出现,就已经是才子模样

阳了了 2024-10-16 05:38:31

一种风流吾最爱,魏晋人物晚唐诗。人们爱魏晋,也许是因为那个浪漫时代的自由和洒脱。而爱晚唐诗,大抵是因为那些篇章里爱到无可奈何的伤感与缠绵。当有一位诗人,身上烙印了这两样“风流”的标签,就总是使人忍不住去翻阅旧纸卷,去一读再读他的忧伤,他的唯美,他的哀怨。

如果不去刻意查找,你不太会记得这位诗人。他姓李名群玉,来自澧州,寒门小户,祖上籍籍无名。他大约出生于808年,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因为出生太过寒微,史书也未曾留下过这位读书人的成长足迹。他出现在《唐才子传》里时,就已经是一副标准的才子模样。

群玉,字文山,澧州人。清才旷逸,不乐仕进,专以吟咏自适,诗笔遒丽,文体丰妍。好吹笙,美翰墨。如王、谢子弟,别有一种风流。

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这位晚唐的诗人,其才华得元人辛文房大书特书,其人物,更是令人遐想芝兰玉树般的王谢子弟的风流风度。

清才旷逸的李群玉也曾经试过科举,书中说,“亲友强之赴举,一上即止”。学而优则仕是每个学子的梦想,无论他的天性如何淡泊名利不乐仕进,身边亲人朋友的劝说也曾让他打起行囊去考场上一较高下。彼时行卷成风的考场看中的并不仅仅只是一个读书人的真才实学,想要金榜题名,还需要更多门第、恩师和其他因素的加持。名落孙山的李群玉潇洒转身,他一上即止,不再处心积虑地想要跃上龙门。

裴相公休观察湖南,厚礼延致之郡中,尝勉之曰:处士被褐怀玉,浮云富贵,名高而身不知,神宝宁久弃荒途?子其行矣。

裴休,这位唐朝中晚期的名相,有一双识人的慧眼,有一颗为帝国选拔举荐人才的热心。他说李群玉“被褐怀玉”,“名高而身不知”,他热情地鼓励这位落第的才子再试一次,不要让自己的才华埋没荒废。

在晚唐诗人里大名鼎鼎的杜牧,也曾劝李群玉参加科举。

故人别来面如雪,一榻拂云秋影中。

玉白花红三百首,五陵谁唱与春风。

——唐 杜牧《送李群玉赴举》

李群玉进京献诗是大中八年时候的事情,公元854年,他已是年过不惑的中年人。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献上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通览其诗,称赞其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给他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

《全唐诗》里记录下了李群玉的诗作263首,里面找不到一首他为了自己的前途干谒权贵的篇章。裴相公如此爱惜他这个人才,在他向皇帝献诗的时候更是不吝美言,如此恩遇,也未见得官的李群玉如何感激涕零。

对此我们会说书生意气,会说魏晋风度,大抵懂的人自然懂得。

在得官的开始,这个才子也曾经有过凌云壮志,以为从此可以大展宏图,“遐想鱼鹏化,开襟九万风”。到最后,蹉跎三载,时光倏忽而去,一肚子的不合时宜消磨了他全部的热情。朝堂非净地,性本爱丘山的自然之人,终究辞官回归到自然中去。

本不将心挂名利,亦无情意在樊笼。

鹿裘藜杖且归去,富贵荣华春梦中。

——唐 李群玉《请告出春明门》

史书上短暂的几行字,是一个鲜活人物真实存在过的数十年。出身寒微,无处考证的少年与青年时代。短暂入仕,迅速归隐的落魄中年。得病去世,无人哭至黄泉的凄凉晚年。没有动人心魄的跌宕起伏,这一生似乎如此乏善可陈。而唯有那些清丽的文字,向后世的人们,娓娓道来一个多愁善感的灵魂。

翻覆升沉百岁中,前途一半已成空。

浮生暂寄梦中梦,世事如闻风里风。

修竹万竿资阒寂,古书千卷要穷通。

一壶浊酒暄和景,谁会陶然失马翁。

——唐 李群玉《自谴》

你会为这样的文字深深打动吗?在某个满面沧桑的中年,人生如梦、世事如风的虚幻无常袭来,这宿命般的诗句埋伏在这一生苍茫的路口。而李群玉,他会为你抚平一丝心灵的皱褶,让你在诗书千卷、修竹万竿的知识与宁静里得到释然和解脱。

他写愁绪,哪怕宏大如东海水,仍旧细腻委婉地要一一量取。也许美与哀愁是这位雅士文字的终极追求。

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

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愁穷重于山,终年压人头。

朱颜与芳景,暗赴东波流。

鳞翼思风水,青云方阻修。

孤灯冷素艳,虫响寒房幽。

借问陶渊明,何物号忘忧。

无因一酩酊,高枕万情休。

——唐 李群玉《雨夜呈长官》

他写青松,不落俗套,“数粒秋烟”描绘出小松树稚嫩翠绿的针叶,让人几可嗅闻到那种初生的“青涩香气”。有小松的书院细韵轻送,琴声长伴,真是一个读书的神仙之地。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唐 李群玉《书院二小松》

他写引水的竹筒像一条寒玉,潺潺的秋水在竹槽里流动,泉水汩汩流出,在藤萝掩映下,水雾像不绝如缕的青烟,缓缓弥散开来。在这绵延十多里的地带里,清幽的暗流在隐隐作声,行人走在下面,如同天籁,只闻其声,不见其形。

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

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

——唐 李群玉《引水行》

读完这首小诗,在炎炎的夏日里会有口齿噙香的清凉。耳边回响着叮咚飞溅的水声,那青烟般的水雾,似乎濡湿了我的裙摆衣裳。

他写芙蓉花盛开的时候,伊人荡舟往来,人面芙蓉相映红。而今莲蓬累累,香散红枯,令人空自回忆她的倩影。这伤感的思念如此清空旖旎,我们诵读着这些美丽的词句,在西风烟波里恍惚看见那美若芙蓉的伊人身影。

八月白露浓,芙蓉抱香死。

红枯金粉堕,寥落寒塘水。

西风团叶下,叠縠参差起。

不见棹歌人,空垂绿房子。

——唐 李群玉《伤思》

他写放生一条鱼,对着那条不知江湖险恶的鱼儿殷殷嘱咐,香饵与铦钩的对应又岂止是鱼的选择和一生。咏物诗的灵魂是寄托。李群玉写了眼前的尺寸之鱼。读诗的我们,却可以自由发散思维,由鱼而社会而人生。

早觅为龙去,江湖莫漫游。

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

——唐 李群玉《放鱼》

他写于九子坡闻鹧鸪声——现今居于城市的我们,早已陌生了那在中华典籍里吟唱了“行不得也哥哥”几千年的鸟儿。人们无处去探想那凄凉啼声背后承载的种种情绪。绝世的真才子金圣叹在他的《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里这样评论《九子坡闻鹧鸪》:哀苦诗自来无逾此篇。又大赞李群玉,真为绝世才子之笔。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

正穿诘曲崎岖路,更听钩輈格磔声。

曾泊桂江深岸雨,亦于梅岭阻归程。

此时为尔肠千断,乞放今宵白发生。

——唐 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他也写艳句。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

风格只应天上有,歌声岂合世间闻。

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

不是相如怜赋客,争教容易见文君。

——唐 李群玉《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

这样酒酣耳热之际所作的艳词,李群玉仍然雅之又雅。美人色授魂与,万种风情,极有诗才的才子当真风流倜傥,并不是毫无意趣的古板老夫子。

他亦写诗为人排解情伤。

曾留宋玉旧衣裳,惹得巫山梦里香。

云雨无情难管领,任他别嫁楚襄王。

——唐 李群玉《赠人》

这样得体的劝说,善解人意,妥帖周全,变为情所困为自然旷达,想来无论是谁,都应该一笑而过了吧。

这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的才子,诗笔妍丽,才力遒健。时间的洪流带走了他几多高雅的篇章,《全唐诗》里263首的遗响,是他留给我们的关于美与哀愁的体验。

在他人生的暮年,曾有过一段传奇的际遇。那年他归湘中,题诗二妃庙,晚上梦见二女子款款而来,对他说道:“我们是娥皇和女英,得您题诗,不胜欢喜,如君不弃,愿意陪侍君侧,共游汗漫。”

黄陵庙前春已空,子规啼血滴松风。

不知精爽归何处,疑是行云秋色中。

——唐 李群玉《题二妃庙》

李群玉写过很多首关于“二妃庙”的诗篇,黄陵庙和二妃庙都是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的祀庙。不知是哪一首打动了湘水之上的神女,她们来到诗人的梦中,与他做了一场“游于汗漫”的约定。

做了这场神女之梦的李群玉不过岁余而卒,他的好友段成式,回首他的一生,几多风流都已烟消云散,不胜感慨。

酒里诗中三十年,纵横唐突世喧喧。

明时不作祢衡死,傲尽公卿归九泉。

——唐 段成式《哭李群玉》

唐末的周朴,那位对抗黄巢说出,“我为处士,尚不屈天子,安能从贼”的倔强才子,却对李群玉深感服气。

群玉诗名冠李唐,投诗换得校书郎。

吟魂醉魄知何处,空有幽兰隔岸香。

——唐 周朴《吊李群玉》

“冠李唐”是周朴的抬爱与夸张,而李群玉的吟魂醉魄,毫无疑问,千载之下,仍然在那些清丽诗文里散发幽兰之香。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