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恋爱新骗局,两个月狂揽1200万,知性女友变“抠脚大汉”

红袖添香伴 2024-12-05 01:56:37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和文末!

前言

年纪到了,很多人也开始着急结婚的事情了,但是因为每天工作太忙,基本上没有时间在现实中相亲,于是网络婚恋平台应运而生。

大家在指尖滑动中期待遇见命定的另一半,但在这个表面温情脉脉的社交网络世界里,埋伏着无数甜言蜜语的骗局。

精心设计的感情剧本和看似无害的互动,最终指向的是受害者的钱包,这是一条从平台到个人、层层盘剥的诈骗产业链,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力”,近日,央视曝光一则网络婚恋的骗局,其中的套路真令人咂舌!

虚拟的爱情迷局

互联网的发展让陌生人交友变得前所未有的方便,但也给了不法分子一个舞台,他们利用婚恋平台的便利,布下情感的陷阱,起初,一切看似自然而平常,有人申请好友,彼此寒暄问候,礼貌却不失温情。再聊一聊,话题逐渐深入,似乎你们三观契合、兴趣相投。

而不知不觉间,平台的“规则”开始显现,平台赠送的初始聊天金币很快用尽,系统提示你需要充值才能继续对话。

一开始金额不高,只是几元、几十元的“小测试”。对方的一句“我真的很喜欢和你聊天”或“你让我觉得遇到了对的人”,轻易地推动你充值。

接下来的套路层层递进,送虚拟礼物、提升亲密值、解锁联系方式一切都环环相扣,隐隐暗示再努力一点,你和对方就能走得更近一些,而这些规则的背后,正是精心设计的高利润模式。

隐藏在背后的“灰色工厂”

这并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一条精准运营的产业链,婚恋平台的搭建者,他们负责设计一切规则,从金币的价格到礼物的价值,从聊天限制到亲密值的提升,规则被包装成“游戏化体验”,但实际上却是让用户一步步深陷消费泥潭的工具。

而“直播公会”的任务则是批量筛选并培训聊手,教她们如何迎合目标用户的心理,每个聊手都需要学习一套经过无数次优化的话术模板,包括如何制造共鸣、如何把握时机要求充值。

聊手则是诈骗链条的“前线”,她(他)们用虚拟身份与用户聊天,营造出真实的恋爱体验,实际上,这些身份全是经过设计的。

从职业到住址,从兴趣爱好到性格特点,头像和视频都可能是虚假的,甚至连性别都可能是假的,本以为跟你聊天的是漂亮小姐姐,但实际上则是“抠脚大汉”,她们的工作目标很明确,让用户多充值,让付费行为持续更久。

这套诈骗模式之所以高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人性弱点的精准拿捏,聊手们通过观察受害者的言语,迅速洞察其内心需求和情感弱点,一旦发现对方有孤独感、寂寞感或急于寻找伴侣的心理,就会展开针对性的“温情攻势”。

她们擅长通过分享“相似的经历”来拉近距离,像当得知受害者有过失败的感情经历,聊手可能会假装“恰巧”也有类似的故事。

并通过叹息或安慰的方式让对方产生认同感,随后,她们会利用这种情感联结逐步深化交流,直到受害者完全放下戒备。

更高级的操控手法是引导受害者对平台规则产生认同,聊手会装作“无奈”地提到,平台规定只有提升亲密值才能解锁更多功能,甚至将规则描述成一种保护用户隐私的合理措施。过这种方式,受害者不仅愿意接受规则,甚至会主动充值来“通关”。

这条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能从中获利,平台是最大的赢家,它从每笔消费中抽成,甚至直接控制了所有资金流向,女聊手的收入则与她们诱导的充值金额挂钩。,会长作为中间层,通过管理和培训聊手分得一部分利润。

据统计,两月的时间,平台的收入就高达12万,而一个聊手每月的收入可以达到上万元,公会的月收益更是动辄数十万、上百万元,这些钱全来自受害者的口袋,却很少有人意识到,自己充值的每一笔钱都在“养活”一个完整的诈骗网络。

法律的追击

近年来,警方对婚恋诈骗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一些特大案件的破获,揭示了这类犯罪的规模之大和隐蔽性之强,短短几个月,一个平台就可能骗取上千万元,这些钱往往通过复杂的转账链条流入多个账户,为警方的追踪增加了难度。

尽管如此,警方通过技术手段和全国协作,仍然成功端掉了多个诈骗团伙,像前不久,郑州警方在侦办一宗案件时,发现平台上所有女性用户都是聊手,实际运营地点则隐藏在另一个城市,最终,经过多地联合行动,500多名涉案人员被抓捕归案。

然而,这类犯罪的高利润和低技术门槛,导致诈骗团伙往往前赴后继,一些已经关闭的平台会换个名字重新上线,而公会长和聊手也会迅速转移到其他平台继续作案。

如何远离网络交友骗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最有效的防护是保持警惕,任何要求充值、送礼物、解锁功能的行为都应该立即引起怀疑。即使对方的身份看起来真实可信,也不要轻易转账或透露个人信息。

在感情交流中,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被短时间的甜言蜜语冲昏头脑,与人交往时,尽量通过线下见面或第三方验证确认对方的真实身份,一旦发现自己被骗,要尽快报警,并提供尽可能多的证据。

结语

这类案件的频发,不仅揭露了个体的脆弱和不法分子的狡猾,也折射出网络交友平台监管的缺失。作为一个连接人与人的工具,平台本应保障用户的安全和权益,但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平台甚至主动纵容或参与骗局,使其从“婚恋服务”蜕变为“诈骗温床”。

网络本应是联结真情的工具,而不是贪婪与欺骗的温床,这一战,不仅是对犯罪的打击,更是对道德与正义的捍卫。

文章信源:

央视新闻---2024.11.29:《付费聊天 为爱“充值”?全是套路!揭秘网络婚恋温柔陷阱》

红网---2024.11.30:《掏空你“钱包”的情感寄托:警惕婚恋交友平台个性化欺诈》

信网---2024.11.30:《付费聊天为爱“充值”?揭秘网络婚恋里的温柔陷阱》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