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静萍 整理/武丽佳
1950年10月,我从华东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电讯队毕业后,被分配到兵团司令部电台工作。由于美帝主义侵略朝鲜,九兵团全体官兵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执行抗美援朝任务,我就随部队北上。我们先到山东曲阜,总部首长向部队进行了抗美援朝的总动员。部队到达沈阳后,看到战争的气氛已经很浓,美国飞机在我东北边沿地区进行轰炸扫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欢呼声,鼓舞着部队的战斗意志。部队轻装后上火车开赴朝鲜,我的战斗生活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为了隐蔽目标,防止敌机轰炸,我们兵团司令部设在朝鲜人民军住过的一些防空洞内。那时,兵团司令部共有十几部电台,无线电台是对上对下唯一的通信工具,通过无线电台保障部队作战指挥的通信联络,成了指挥员的“千里眼、顺风耳”。我们电台的人员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都日夜默默无闻地紧张工作。由于电台与兵团部相距很远,都要翻好几个山头,为了保证电报快速及时和安全,所以电台与兵团部的机要部门之间,都是通过摇把子电话机报抄,这与正常情况下相比,电台人员就增加了大量的工作。
随着战况的发展和部队的行动变化,我们电台要经常跟随兵团部转移,在一个地方住不上几天,有时几乎天天要行动。我们白天在防空洞里工作,夜间背着背包、米袋、铁锹行军。由于疲劳,有时走在路上就打瞌睡,一不小心就跌倒在地,我也跌过好几次。每次行军转移停下后,大家就挖防空洞,先挖电台工作间,架设电台,沟通联络,再继续挖睡觉的防空洞。体力强的帮弱的,男同志帮女同志,处处都体现着团结战斗的革命精神。
在朝鲜战场,前方与后方没有区别,美军飞机昼夜不停地疯狂轰炸扫射,工作环境很艰苦,我们不能随意出防空洞,连上厕所也很不方便。电台在防空洞里工作,就是靠一支蜡烛,气候寒冷,手脚冻得不听使唤,收发电报十分困难。同时,敌机在上空四周丢炸弹,不停地扫射,防空洞内顶上的泥土也震得掉下来。有一次,我们在朝鲜老百姓的破屋里正在吃午饭时,突然敌机来了,我们来不及进防空洞,忽然轰的一声巨响,饭菜都震翻了,跑到屋外一看,屋后炸了一个大坑,饭菜不能吃了,大家饿了一顿。
那时候到伙房打饭菜要爬一、二个山头,有时供给运输困难,粮食运不上,缺粮的情况也常有发生,大家只好过着一口炒面、一口雪的日子。由于常年很少吃青菜,有时连盐吃不上,所以许多人到晚上眼睛看不见,我也是其中一个,后来知道是患了夜盲症,于是我们除了工作,就去挖野菜、采树叶煎汤喝,治疗夜盲疾病。
随着我军不断取得胜利,部队不断推向前进,敌机对公路的封锁更严密了。我们的汽车白天不能开,只能在夜里行驶。敌人的照明弹,把夜间照得像白天一样,所以夜里行军也是边走边防空,开车不开灯,否则要遭敌机的轰炸扫射,翻车事故常有发生。在第五次战役中,有一天夜间我们乘车行军转移,途中汽车翻了,我的战友王英不幸牺牲。还有一位战友张友天,他是兵团部通联处的参谋,有一天晚上从我们电台返回兵团部,就在路上不幸遭敌机扫射牺牲。她(他)们的年轻生命都献给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战争,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每当想起她(他)们,我心里就万分难过。
在朝鲜的战斗岁月里,尽管战争形势严峻,生活艰苦任务繁重,但是我们都有坚定决心,不怕艰苦,不怕牺牲,把做好电台通信联络,保障好作战指挥通信作为自己神圣的战斗任务。
我们兵团入朝后参加了第二次到第五次战役,取得了重大胜利,迫使敌人坐到了谈判桌旁。这时,我们部队进行了部分调整,我和其他一些同志返回祖国到山东曲阜休整。不久,我又调到其他部队开赴浙江海防前线,执行解放浙江沿海岛屿的战斗任务。
编辑:武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