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秋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红25军一部留守鄂豫皖根据地,红25军原本下辖第73、74、75师,但红73师随红四方面军主力一起行动,红74师则因为减员严重而取消了番号,红75师也仅有一个团及部分零散的营、连。
为此中共鄂豫皖省委决定以红75师为基础重新组建红25军,编有第74、75师及军部直属特务营,共7000余人。红四方面军主力的离开导致鄂豫皖根据地急缺军事干部。
1934年初鄂豫皖省委宣传部部长成仿吾抵达中央苏区,向中央表达希望派一些军事干部前往鄂豫皖根据地工作的请求,经过讨论,中央决定选派程子华前往鄂豫皖工作。
程子华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之后又参加了广州起义,并领导了大冶兵暴,1931年开始先后担任红军团长、师长,有着非常丰富的军事指挥经验,中央调他去鄂豫皖根据地时,他正在红军大学学习。
临行前时任中革军委副主席的周总理亲自找到他谈话,告诉他此番是派他到鄂豫皖红25军担任参谋长,并提出了自己对红25军日后发展的一些建议。
不久程子华在交通员石健民的护送下踏上了前往鄂豫皖根据地的道路,辗转数月后,1934年9月程子华安全抵达鄂东北道委所在地﹣卡房,不过此时鄂豫皖省委和红25军正在皖西北进行游击战争。
在等待40多天后,豫皖省委和红25军重回鄂东北,不久在花山寨召开会议商讨红25军战略转移的问题,在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红25军面临数倍于己的敌人优势兵力,虽然队伍还能够在鄂豫皖边区坚持武装斗争,但人力和物力都得不到应有补充。
红25军发展受到了限制,也很难再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因而在程子华离开中央苏区前,周总理曾叮嘱程子华,红25军应该实现战略转移,往敌人力量薄弱的地方重新开辟根据地,这样部队才能得到发展,同时还能将敌军主力引走,减轻鄂豫皖根据地的压力。
通过会议决定红25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并以活动在皖西北的红82师为基础重新组建红28军,继续留在鄂豫皖根据地坚持战斗。此次会议还对红25军进行了新的人事任命,鄂豫皖省委决定以程子华为军长,吴焕先为政委,徐海东为副军长,戴季英为参谋长,郑位三为政治部主任,取消师一级建制,军部直辖4个团。
当时程子华并没有参加这次会议,会后才知道他被任命为了军长,于是他主动找到豫皖省委表示周总理是让他担任军参谋长的,但豫皖省委并没有同意,决定还是让他继续担任军长。
原本红25军军长最合适的人选是徐海东,毕竟在程子华来鄂豫皖之前,徐海东就已经担任红25军军长,但徐海东主动让贤,相信程子华的军事指挥能力,觉得自己给他做副手就可以了,就这样徐海东成了红25军副军长。
之后红25军在徐海东、程子华等人的率领下开始长征,历经千辛万苦于1935年9月到达陕北根据地,值得一提的是红25军不仅是第一支抵达陕北的长征队伍,同时也是唯一没有减员反而扩编的长征队伍,之后更是稳固了陕北苏区,为三大方面军于此会师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