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该如何去定义一家“小微银行”?多年之前,一场“小微企业该让谁来服务”的争论兴起。
一方认为:商业银行是信贷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不发力,小微问题不可能缓解,政策引导正当其时;而一方认为:商业银行应该以业绩为核心,遵循市场经济,服务小微企业的指标性任务应该由政策性银行完成。
时至今日,这仍是金融从业者热议的话题:以高风险、高成本去的代价服务小微企业,又不能收取高息,这违反最基本的商业规律,也会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业绩,也会给小微金融的可持续性打一个问号。
然而,网商银行给出了一份不一样的答案。
5月13日,网商银行发布2023年ESG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截至2023年底,该行已累计服务小微用户超5300万,在普惠金融、农村金融、绿色金融等核心领域持续创新,稳步增长。
作为中国金融系统的补充者,网商银行一直关注普惠金融的“空白地带”和“薄弱地带”。报告显示,网商银行服务客户中近一半来自县域及农村地区,发放贷款增速前10 的省份全部位于中西部地区。
2023年全年,网商银行新增客户中,超74%为首次在商业银行获得经营性贷款。平均每个人仅借款7.2万元,6成以上的单笔贷款利息在100元以下。
在持续服务小微的同时,网商银行还实现了稳健经营。
那么它是如何实现的?答案在科技上。
首先,从成立的第一天起,网商银行不设银行网点。有支付宝app就能用,让每部手机成为小微的手机银行。这让偏远地区的,交通不便的农户、小店主等,也能被服务到。
此外,网商银行采用大数据风控,让淘宝店主、菜贩子等等小微的经营数据,变成信用资产,成为金融服务的依据,无需抵押就能获得信贷服务。
正因为如此,网商银行每年新增的客户中,7、8成都是首贷户,是以往很难获得金融服务的人。
近年来,网商银行开始探索AI应用,并将其应用于核心风控系统,有了服务农村金融的大山雀卫星遥感风控系统、产业链金融解决方案大雁系统,及百灵交互式智能风控系统。
大山雀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识别农户种了多少亩地、种的是什么、种的好不好,是否遭遇病虫害、洪涝灾害等情况,从而为农户提供贷款。
截至2023年末,“大山雀”可识别品种覆盖15大类农产品产业,帮助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超170万种植户获得信贷支持。网商银行与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合作,在大山雀基础上,叠加运用隐私计算技术,将农业数据引入金融风控,进一步提升种植户的金融满足度。
48岁的钱库房在陕西兴平的农村种了10余亩油菜、香菜和菠菜。每年的三伏天是他最繁忙的季节,蔬菜价格高、销路好。“伏天菜”抢种抢收抢上市,买种子、化肥、塑料薄膜的资金周转也要快。
“三伏天下来能收七、八万斤蔬菜。忙的时候还从村里雇了10来个帮工,大多是上了年纪,不能去工地务工的人,顺便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网商银行的贷款,把买农资和发工资的问题都解决了。”
在数字金融的支持下,钱库房从“伏天菜”里刨出火热的生活。
如果说“大山雀”是农村金融的活水,那么“大雁”就是产业链金融的良药。2023年,“大雁”首次将AI大模型的知识抽取能力,应用于产业链金融。基于蚂蚁集团百灵大模型的本地化部属,“大雁系统”搭建了包括汽车、医疗、建筑等在内的9条产业方向的产业链图谱,识别超2100万产业链上下游的小微企业,使得小微企业的信用画像效率提高了10倍。在汽车和医疗产业链,网商银行已经将其与金融风控系统结合,提升小微企业的信贷覆盖率。
以汽车产业链为例,网商银行大雁系统已经为超过100万小微企业提供信贷额度。获得金融服务的用户中,64%为首次获得纯信用贷款,近3成为科创型企业,且获得了更高的额度。因为秒贷秒批的金融服务,他们在经营上实现了“0账期”,可以多接订单,每月交付量平均提升17%。
百灵则相当于一个AI信贷员,能和小微经营者对话,解析他们提供的材料,评估他们的信用,从而给予更高的贷款额度。
2023年9月,百灵获得普惠金融领域的“诺贝尔奖”——全球中小微企业论坛颁发的金融奖·产品创新金奖。
截至2023年底,“百灵”累计服务超800万小微,成功提额的客户中,平均提升贷款额度4.5万元。
在新技术的应用下,网商银行交出了一份助微答卷,并连续4年成为全国工商联支持的“助微计划 ”的发起银行之一。目前,已有超120家金融机构加入“助微计划”,为小微群体提供丰富多元的金融支持。
网商银行董事长金晓龙表示,在持续扩面的基础上,未来普惠金融将更加关注“健康度”,关注小微的金融服务是否匹配得当、是否有效充足,风险是否可控,是否绿色及健康可持续等。这也是网商银行发展的方向。
回到最初那个问题,小微企业到底该谁来服务?问题本身或许就错了。并不是“小微金融该让谁来服务?”,而应该是“小微企业应该怎么服务?”
到底,小微企业应该怎么服务呢?网商银行的“三只鸟”解答了这个问题:用科技去服务不失为一种好的解法。
参考资料:《越是在偏远农村 数字金融越要有所作为》——农村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