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女道士暗恋一僧人,写下一诗表达爱意,结果却成为千古佳句

醉易看看趣事 2024-10-27 11:59:30

她是唐朝的天才女诗人,6岁那年写出一首咏蔷薇的诗却被父母认为不祥,11岁被父母送去玉真观出家。

她性情潇洒,与多位才子关系匪浅,后来喜欢上一个叫皎然的诗僧,她大胆向其表白,就算是在相对开放的唐代,也是十分罕见的。

她曾为皎然写下了一首诗,流传至今,成了千古佳句。

才子佳人的故事

李冶自幼聪慧,美丽且才情出众,年仅6岁便展露诗才,写下一首咏蔷薇的诗句:“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尽管诗句单纯描述蔷薇,字里行间却仿佛暗示着一种少女心绪。

她的父亲看了这首诗后不由得生出忧虑,认为小小年纪就表现出这样的情感未必吉利,甚至担心她将来会成为一个轻浮的女子。因此,对她的管教愈加严格。

11岁时,李冶被送往玉真观成为女道士,虽远离尘世,但她的才情与浪漫天性并未因此被压抑,反而在静修中愈发璀璨。

她沉醉于诗词翰墨之间,琴艺和书画技艺日益精湛,这种自在而不羁的风采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

她与陆羽、刘长卿和画家朱放保持着亲密联系。

她笔下的诗篇大胆坦然,将女性对爱情的真挚情感表露无遗。一扫古时女性作家的矜持与羞涩之态,显现出一种千年难得的自然率真,令人称奇。

据说,她曾喜欢上过一个叫皎然的僧人。他是何人呢?

释皎然,字清昼,是唐代著名的诗僧,以诗才和对茶道的精深理解而闻名于世。据说,他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后代。

皎然的诗作往往带有一种闲适幽雅的情致,多为山水题材、赠答送别之作。《全唐诗》为他的作品专设卷篇,收录了470首诗,足见其诗名之大。

我们都知道在唐代,陆羽著《茶经》奠定了中国茶学基础,但皎然从佛学出发,将品茶之道升华为一种精神的净化和心境的调养,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

他在茶道上拥有非凡的成就,被后世尊为“茶道之父”。

这样的人,也难怪李冶会为他心动,甚至还特意为他写诗,来暗示自己的心意。

诗心寄意,暗送情丝

玉真观内,来往的僧人学士不少,除了讲经论道,更不乏诗酒歌赋。在这悠然的生活里,李冶遇见了无数令人赞叹的友人,也在这份自由中渐渐展露出她独特的才华。

她不仅琴艺精湛,更通晓诗词,吟诗作赋自成一派,加之容貌秀美,谈笑中透着潇洒风流,往往引来文士名流的注目。

当地的文人雅士,包括陆羽、刘长卿等才子,纷纷称赞她为“女中诗豪”。

一日清晨,道观中来了一位新的访客,僧人皎然。他身穿灰色僧袍,目光平和,举止从容。皎然虽是僧人,却与世人传道的佛理不同,更以诗会友,博得诗坛的盛誉。

更为不凡的是,他自称东晋名将谢安之后,背景深厚,才学过人。

初见之时,李冶便被这位气度高洁的僧人吸引,心中隐隐生出一丝向往。自那日后,二人往来逐渐增多,茶席间论诗,竹林里共游,李冶愈发对这位僧人心生敬慕。

她并非扭捏的女子,在认清了自己的心意之后,就立即出手了。她大胆地向释然表明了自己心意。

甚至还特意写下了以一首小诗:尺素如残雪, 结为双鲤鱼。欲知心里事, 看取腹中书。

她将一纸鲤递给了释然。

夜幕低垂,皎然回到禅房,打开那对纸鲤,瞧见了内里的那一行小字。他一字一句读着,眉间轻蹙,意识到那似乎是一种含蓄的情意。

他放下诗纸,静默片刻,心中涌起一阵淡淡的复杂情绪。这女子才华出众,性情潇洒,若非身在道观,世人也必称她一声才女。

只是,他也明白,这一份深情他无法回应,无法接受。

他是佛门中人,意志坚定,注定不能带给李冶想要的幸福,于是他也以一首诗回复了对方。

大致意思是:仙女要来测试我,想要用花朵沾染我的衣裳。但是我的禅心却没有被扰乱,还是捧着原来的花儿回了家。

他把李冶比作用花儿来考验他的仙女,对方虽然足够美丽,也足够有吸引力,但是他的内心却是坚定不移的,并没有因此动摇。

这首诗,李冶看了立即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她默然片刻,收起笑意,眼底掠过一丝失落,垂下头,低声道:“原来如此,是我唐突了。”

皎然静静看着她,眼中流露出怜惜之意,最终也只是轻叹了一声,随后微微躬身,转身离去。

竹林间,李冶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嘴角勉强扬起一丝笑容。风过之处,竹叶簌簌飘落,她缓缓闭上眼,内心却无比清醒。

凄凉离去

李冶的诗才广为流传,连唐玄宗也被她的声名吸引,下旨召她进宫一见。李冶从容拜倒,姿态优雅地出现,引来君臣的一片惊叹。

然而,李冶心高气傲,却感到一丝自卑,因为她未能在自己最盛年时展示美貌,这成了她一生难以释怀的遗憾。

晚年,安史之乱席卷京城,李冶像许多文人一样无力逃亡,只能留在动荡的长安。她的声名不仅未能让她隐退,反而引来叛将朱泚逼迫她写诗,为自己邀名。

也许是迫于无奈,她答应了叛将的请求。

后面的事不用想也能知道,后来,安史之乱平叛后,唐德宗重新返回了长安,并且对叛军余党进行了严厉的清算。

而李冶的举动理所当然被视作叛国,德宗震怒,最终将她以乱棍打死。

一代天才女诗人,就这么孤独地走完了她的一生。

结语

李冶的一生是洒脱又具有戏剧性的,她曾以婉转含蓄的笔触,表达了心中对于释然的那份倾慕,可惜未能赢得心悦之人的心。

千百年来,这短短的诗句,传递出李冶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也让她那含蓄而深情的形象,跨越时间尘埃,永远停留在世人心中。

她的情感,如江南的春水,清澈又含蓄,以诗为寄,成就了唐代女诗人独特的风采。

参考资料:

《论唐代女冠诗人的爱情诗——以李冶为例》——王雯珺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