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御史大家抢着当,清代的御史品级更高,为何却是人见人恨?

左都御史有料 2023-08-29 00:58:02

乾嘉道三朝名臣吴熊光,在他的《伊江笔录》中,谈到了自己在乾隆时期的一段辛酸的仕途经历。

乾隆三十九年,吴熊光以正六品内阁侍读被提拔为刑部郎中。吴熊光有干才,在刑部任职期间成绩可圈可点,在京察中被记名保送都察院御史(正五品)。

当时的刑部尚书是大学士阿桂,阿桂对吴熊光很赏识,决定将他的御史注销,改为保送小京堂(各寺、院的一把手或二把手)。

不过注销御史改为小京官,需要得到吏部的点头,阿桂作为首席军机大臣,吏部也不会不给他这个面子。可是吴熊光偏偏不领情,因为他与时兼吏部尚书的和珅不对付,不愿意欠和珅的人情。

然而让吴熊光没有想到的是,他在这个御史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几年,直到乾隆晚年才升为四品小京堂。这一级之差,白白耽误了吴熊光十余年的光阴,正好验证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古语。

以上的史料中,如果不留心细品,很难看出端倪。其中透露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清代都察院各道御史地位很尴尬、升迁很困难。

先来了解一下都察院御史这个岗位

都察院是除了六部以外,比较重要的一个部门,下属有六科、十五道、五城督院、宗室御史处及稽察内务府御史等单位。因重点讲的是御史,所以只讲十五道御史,其他略过。

十五道,是按省区划分的,而且根据每个省的事务轻重,人员配置情况也是不一样的。十五道职官,各道都有掌印监察御史(正四品)满、汉各一人。一般的监察御史,各道人数不等。

比如京畿、江西、浙江、福建、湖广、河南、山西、陕西八道,都是满、汉各一人;江南道是满、汉各三人;山东道是满汉各二人;其余的省份只设掌印御史,没有一般的监察御史。根据《大清会典》的记载,十五道御史的总人数为137人。

需要注意的是,十五道御史除了掌稽核该省之外,还稽查在京各衙门事务。比如河南道,稽查内阁、顺天府及大兴、宛平两京县;山西道稽查兵部、翰林院、六科、中书科、户部仓场衙门;山东道稽查刑部、太医院,等等。

清代的御史为何难升迁?

御史本来是一个很高大上的职务,明代时御史的品级仅是七品小京官。虽然级别不高,但任职资格很高,也是当时最抢手的职务。

按照明代的制度,御史必须是进士出身,且都在新科进士中选拔。为何要选新科进士呢?其实不难理解,因为御史是监督文武百官,甚至是监督皇帝的,久在官场混迹的人,在纠参时难免畏首畏尾、首鼠两端,放不开手脚。而新科进士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这种特质正好符合监察御史的岗位职责。

此外,地方上的知县也会被选为御史,这是因为明代的御史经常会被派到各省担任巡按御史,知县有基层经验,对钱粮、刑名事务比较熟悉,到了地方以后不容易被糊弄。

当然,不管是新科进士还是地方行取知县,要正式成为一名合格的御史,都需要经过为期一年的“试职”,即学习国家的律法制度,通过考核之后,方能正式上岗。

清代的皇权相比于明代更为集中,自雍正皇帝实行“科道合一”之后,都察院的地位有所下降,各道监察御史,也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清代的御史是正五品官,但他们都不是新科进士,也非地方基层的州县官。大部分御史都是从翰林院、内阁、六部中升转而来。

清代翰林圈子中,将内转御史视为“奇耻大辱”,作为翰林来讲,最理想的出路是“开坊”(就是由翰林院编修、检讨,转为詹师府左右春坊),进而入阁拜相。

次一点的就是到各部担任郎中、员外郎,如果被转为御史,那么就意味着仕途前程将面临极大的考验,不出意外的话,升迁无望。

说各道御史升迁无望恐怕有夸张的成分,这是因为御史这个岗位具有特殊性,基本的程序是御史任满之后,都要调至其他道继续任职,如此来回几次,才有机会调出都察院。

在同一衙门、同一品级上来回折腾也就算了,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各道御史如果升迁,一般都是平行调动,出任六部郎中的机率最大。也就是说,在御史这个岗位上蹉跎了十余年,到头来还是混了个正五品。

晚清的何德刚在《春明梦录》中,就说:

同光以降,御史专以翰林编检,及各部郎中、员外郎序补。其实翰林一等得京察,或积资开坊;部员得京察一等者,亦注意外放,皆不愿考取御史。因御史辗转一二十年,亦不得道府而去。

这就是开篇中提到的,阿桂要把吴熊光注销御史的本质原因,因为一旦成为御史,那么也就意味着仕途一片渺茫。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