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丹是一名高一女生,有一个小自己6岁的弟弟。她6岁时随父母从外地迁入本地就读,刚开始由于语言不通,不敢和同学交往。后来慢慢学会了当地方言,却因为说话不利索被男生取笑,此后更加不敢开口。她的父母每天都在忙碌的工作中,没有太多时间去关注和照顾她,日常生活中的家庭互动交流也比较有限。有两三个比较要好的初中同学,但升入高中后彼此分开,在新环境里很难适应,常常一个人独来独往,自感孤独可怜,父母不关心她,也没有好朋友谈心,加上进入高中后压力变大,成绩不太理想,害怕同学取笑,老师看不起,而不敢与周围人接触,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不敢向老师提问。
她的同学们渐渐觉得她难以亲近,因此,她在集体活动中逐渐被排斥,难以融入新的班级。班主任为了给予阿丹锻炼的机会,让她担任班级干部,管理班级纪律,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她与同学沟通不佳,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和部分同学产生误会,被同学为难。此后便不敢再参与班级管理,害怕看到同学的眼光,听到同学的评价,留在教室学习都十分难受。她认为周围人都在嘲笑自己,觉得自己无地自容,无法学习,于是她请假回家。面对高中生活,阿丹看不到希望。
阿丹初次来到咨询室,一直不太敢开口。直到渐渐和我打破了陌生感,才说起自己前来干预的原因。阿丹本学期要求年级主任同意其转班,在家长的一再要求下,阿丹顺利地从原来的班级转入了现在的班级。开学初期个人自我状态还可以,但是开学一个多月后发现自己无法安心学习,总认为周围的同学在嘲笑自己,不管身处哪里都觉得无地自容。在校期间也不敢跟同学说话,慢慢发展到不敢去学校食堂就餐。
阿丹在来干预之前,已经有将近两周时间没去学校了,主要原因就是认为周围的人总是在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自己,嘲笑自己。在过去,阿丹自知有一定程度的自卑,但没有现在这么严重。本学期要求转班。而转班后情况稍微有些好转,但是每次碰到原班同学就会很难受,认为对方已经在年级造谣,导致新班同学对自己也有看法。在校的每一天,阿丹都觉得特别难受,时常以各种理由请假,无法专心学业。阿丹一再强调自己在同学面前已经无地自容,不敢面对他们,也不想面对他们。
在阿丹的叙述中,阿丹从小随父母来到本地,语言不通在阿丹的成长过程中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而父母却没有给予适当的关心和鼓励。此外,阿丹父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养家和照顾年幼的弟弟身上,长期忽略了对阿丹的关心。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父母很少过问阿丹的日常生活。长期缺乏亲子之间的沟通,使得阿丹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哪怕在学校遇到了挫折,也不愿意告诉父母,遇到难过的事习惯藏在心里。负面的情绪长期得不到理解和开导,加深了阿丹的自卑感。
从阿丹的就读经历来看,学龄期从外市迁来,不能适应新环境,尤其是语言不通给阿丹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但是这些困扰没有得到学校和老师适当的帮助与照顾,使得阿丹在学业和交往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困难。同学的取笑更使得阿丹不敢尝试,养成做事畏首畏尾、优柔寡断的负面习惯。进入高中后,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与同学产生矛盾,班主任没有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出现了病理性记忆,导致阿丹深陷同学的负面评价中,痛苦万分。
我在沟通中发现,阿丹已经陷入深深的自我负面评价中,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认定自己各方面不如别人,努力无望,也不知道怎么处理自身的问题。遇事胆小,畏首畏尾,优柔寡断,甚至遇到一点小困难就退缩逃避。在学业生活过程中,对自己进行负面暗示,认为自己不行,很差劲等。同时阿丹又是一个比较在意别人,非常在乎他人的评价,有时候没有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就认定别人在嘲笑自己。阿丹的自我意识中缺乏对自我的肯定,她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却倾向于放大自己的缺点。
“阿丹,我非常理解你现在的心情,现在的你感觉自己生活和学业都过得非常辛苦”阿丹听了我的反馈,慢慢放松了下来,说话语速变慢,声音也逐渐清晰。
阿丹已经陷入了自卑的沼泽中,在同学面前总是感觉无地自容而一再选择逃避,这表明,她过于扩大了自己内心痛苦的程度,看不到自己在新的环境中的存在价值。因此,我通过场景重建干预,促使她释放出内心的痛苦,并对此尽量表现出同感与理解。我让阿丹明白,不仅仅是她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她的很多同龄人都曾经或多或少经历过类似的境况,使阿丹意识到,在社会上还有许多人也像她一样感到自卑,感到压抑。通过场景重建干预,使她在不知不觉中重建自信心。
在干预过程中,我发现阿丹总是习惯地给自己很多负面暗示,过分关注自身的缺点,而忽略了自己的优点。受长期扭曲想法的影响,阿丹显得比较悲观,面对问题常常选择退缩逃避,这些行为对于阿丹自信心的建立是不利的。
我肯定了阿丹的自我求助愿望,对她能够主动前来干预表示认可。通过场景重建干预,一开始阿丹显得无所适从,她似乎不知道自己身上还能有什么优点。但在慢慢引导下,阿丹开始对自己进行了新的领悟。要转变阿丹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阿丹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优点越来越多,这表明阿丹已经开始对自己有了新的看法。
沟通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沟通是增进父母与孩子情感的关键要素。在与阿丹的干预过程中,我发现阿丹父母由于工作的疏忽,与阿丹的沟通比较欠缺;加上年幼的弟弟自小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致使阿丹内心产生观念偏差,认为爸爸妈妈只爱弟弟。我与阿丹的父母进行了家庭指导,阿丹父母表示要好好地关心、爱护她,帮助她克服自卑感,重振自信心。
我在潜意识状态下找到了阿丹的病理性记忆,因为高一上学期在原来班级里作为纪律委员管理班级纪律的时候,与几位同学产生误会,被同学恶意言语中伤,内心委屈不已,而原班主任也并未了解事情起因,没能及时制止同学间的摩擦,她的内心感觉很委屈,对自己很失望。我对阿丹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重组,她自卑的情绪下降了许多。
经过两个多月的记忆重组干预,阿丹顺利回到学校,对待自身有了全新的认识,学业也逐渐步入正轨。阿丹跟父母之间的沟通多了起来,她整个人也变得开朗。在班级里,阿丹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同学间的友情,和大家的关系变得更为和睦。我知道她已经把过去的烦恼抛开了,准备好迎接未来的人生挑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