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技状态”、“赛道爬升”、“比赛级别”等影响运动员比赛成绩的诸多因素面前,气温才真正制约运动员能否在比赛中跑出好成绩的关键。
这也是在炎热的8月份,基普乔格连续夺得两届奥运会马拉松冠军,夺冠成绩也只有“208”的主要原因。所以,相对于炎热的夏天,3月之前,10月之后,才是马拉松比赛最容易出好成绩的季节。
随着无锡马拉松暨巴黎奥运会马拉松选拔赛结束,丰配友、徐文昊、杨克古、仁青东知布、张德顺、夏雨雨、李芷萱、李美珍等众多专业马拉松运动员陆续转战场地赛,奋力争取5000米、10000米项目的全运会积分。
换句话说,在结束上半年的马拉松比赛后,顶级专业马拉松运动员也会利用宝贵的“夏训”,强化中短距离(5000米、10000米)能力的提升,不断强化耐乳酸能力和速度耐力,旨在全力提升自己的马拉松水平。
同样,对于大部分大众马拉松跑者来说,也基本结束了上半年的比赛,不少跑者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夏训”备战。那么,今年“夏天”,大家想怎么练?或者说,你对夏训有哪些期待?
“赛前强度课跑的都挺好的,10公里也跑出35分35秒的PB,可是“上半马”还是跑崩了,勉强打开“79分”,这说明只有130公里左右的月跑量,还是不够啊,最后时刻完全撑不住了。”几乎压线进入2024“上半马”男子前200名的上海跑者M赛后感叹到。
在全马“破3”的大众跑者中,有不少月跑量不足200公里的精英跑者。这部分跑者,有的确实是天赋异禀或有其他运动经历,有的是曾经跑的比较快,依然可以依靠“底子”顺利“破3”。
当然,这部分跑者如果还想继续提升运动成绩,或者想在比赛中跑的更加轻松自如,重新恢复到200公里以上的基础跑量,应是接下来训练首要解决的问题。加大跑量不仅仅可以保证后程不会断崖式崩盘,也能促进此前拥有的专项能力的快速恢复和提升。
“最近一年的月跑量一直保持在400公里以上,长距离课、短距离课、LSD、间歇训练、核心力量训练,甚至还玩了几场越野赛,该练的训练内容都尝试过了,可是距离“破3”还是差一点点啊”。来自苏州的跑者Q总结到。
运动训练包含了有氧训练、混氧训练、无氧训练、核心训练等不同的训练内容,不同训练内容之间的相互博弈,促进了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持续提升。
当然,仅仅注重训练内容的多样性和追求大跑量模式还不够,还要注重训练内容的高质量。或者说,不同训练内容的目标性要明确,训练强度要到位。
比如:400公里的月跑量,如果仅局限在固定的距离和配速时,缺乏高质量耐乳酸训练,也没有定期进行接近于比赛配速的长距离混氧刺激,就很难在比赛中有所突破。
“冬训过后的三场比赛,一场比一场差,有点失落,但也在情理之中吧,毕竟冬天练的不够努力。其实,去年夏天倒是练的挺系统,每月350+的跑量,1000米x10次间歇强度(3分39)都达到个人新高。
“上马”前的最后一次30公里跑到412配速,本来上马也想冲一冲“破3”,最终还是跑崩了。
回过头看,还是跑龄比较短,基本功不够扎实,特别是高质量的有氧训练跑的少,仅仅看几次间歇训练课的好数据,果然还是不行的”。来自温州的跑者W总结到。
运动负荷大、培养周期长,是马拉松项目的训练特点,运动员基本功越厚实,应付比赛的能力就越强。
“高龄”的基普乔格和贝克勒,依然可以携手站在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奥运会马拉松赛道上,足以证明完成一场42.195公里的超长距离比赛,看重的是运动员长年累月积累的扎实基本功,过硬的专项能力和心理素质,以及丰富的比赛经验。
因此,跑龄比较短的跑者,扎根于基础训练是决定运动上限的关键。
总之,一场比赛结束,过程总会有得有失,与其总是和一场不完美的比赛较真,不如先好好调整一下心态,全力准备下一场比赛。
这个夏天(预计5月20日开始),98跑平台会一如既往地为大家推送“夏训”周期训练计划,并会定期邀请一线专业队中长跑教练、运动员解答大众跑者的训练疑惑,帮助大家科学训练,跑好下半年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