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幼儿园里玩3年,娃上一年级后,妈妈看到教材很崩溃:太后悔

红红说育儿TXH 2024-01-21 16:15:51

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有什么区别?私立的学费翻倍?公立名额不好抢?还是私立的放假时间更短?

这些都不是,在红红看来,公立和私立最大的区别应该是:公立从不教孩子小学里面的知识,而私立幼儿园从大班开始就有意识地带着孩子学习拼音、识字和计算了。

说实话,作为一个崇尚快乐教育的妈妈,好不容易从千军万马中抢到一个公立名额的时候,红红是欢欣鼓舞的。

毕竟,幼儿园嘛,本来就应该开心地跳、放肆地闹。等孩子闹够了、玩好了,上学后才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哪怕孩子零基础,红红也觉得没什么。

要知道,“双减”都明令禁止幼儿园小学化了。而且,那些提前学过的孩子,上课根本就不会好好听讲,老师也不见得就会喜欢……

可是,等到孩子进入小学,在看到一年级教材的时候,红红崩溃了,怎么就真敢让孩子零基础入学呢?红红真是后悔莫及。

零基础入学孩子状况多,妈妈抓狂,直呼后悔

作为本地最好、“双减”执行最严格的公立幼儿园,可以说,红红的孩子在这里是真正的玩了3年,不只因为曾有一位老师因教孩子5以内的计算而被停职检查,更因为班主任直言:我们不教识字和计算。

这让红红一度非常安心,老师说的准没错。哪怕后来有同事建议红红,该给孩子报个幼小衔接班了,红红也是不屑一顾:到什么年龄,干什么事,瞎折腾什么?

直到孩子进入小学后,第一次摸底,孩子就出状况了:班主任问班上哪些孩子识字、会计算啊?好家伙,53人的班级,倒有2/3是学过的,其中一大半的孩子,识字量更是在500以上,20以内的加减法也是随口就来。

之后,另一个打击接踵而至:老师教拼音,实在是太快了。

头天才开始aoe,隔天就到bpm了,紧接着就是拼读+组词,不到一个月拼音就教完了。而这时候,我家孩子还连bpd都没分清,更别说双拼、三拼了,哪怕我天天带着孩子练习到深夜,孩子也没什么起色。

至于计算,那就更不用说了:我这还为孩子担忧着10以内的分解、组合,班上大半孩子已经越阶到20、50去了。

更可怕的是,老师的教学进度可不以我儿的情况为准,都是奔着班上的大多数孩子去的:80%的孩子能够跟上,老师就不会停下来。

疲于奔命这么久,不只红红筋疲力尽,就连孩子的自信心也遭受了不少打击,看着老师一说就会的小朋友,孩子不止一次问红红:“妈妈,我是不是笨蛋啊?”

在各种怀疑与自我怀疑后,百思不得其解的红红去向教师朋友请教,看到她给的这份各科教学目标,再结合孩子的一年级教材,红红只想大哭一场:真是自己的无知无畏,害苦了自己,也害苦了孩子。

来看看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上明确提出,一年级上册识字表是400,写字表则是100,有熟悉的教师朋友再三强调,一年级最好把识字表背下来,否则,等到二年级又得掉队。

对红红家这零基础的娃来说,400个字,也就意味着孩子一天就要掌握3-4个字,任务不可谓不艰巨,而且还要兼顾拼音学习,不怪红红和孩子都是焦头烂额了。

再来看看一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目标:

其他的还好,最难的就是“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减法”,这对于辅导过从刚幼儿园阶段过来的、数和物都还不会对应的孩子的家长来说,真是一把辛酸泪,欲哭无人诉。

综上所述,要是家有大班在读,尤其是下半年就要上小学的孩子的家长来说,早一点让孩子识字、计算,真的太有必要了。

学龄前做好2点,孩子入学适应快、学得轻松

作为一个过来人,红红真心建议家长们,在孩子幼儿园阶段就教孩子认识一些字、学一点计算,千万别让孩子零基础入学,否则,吃苦受累的只会是孩子和家长。

①识字

孙瑞雪在《捕捉儿童的敏感期》中提到过:儿童进入5岁左右,文字、符号(拼音)、涂色、数学逻辑、阅读等方面都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敏感期。

对于在3-7岁这个识字敏感期的孩子来说,他见到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魔力、都吸引着他去探索,家长如果能通过一些生活情境教孩子识字,效果一定事半功倍。

语文老师曾经给红红推荐过一本《学前识字1600字立体翻翻书》,这套翻翻书以孩子最喜欢的游戏探秘的方式入手,孩子接受度高,学习效果也很不错。

这套书非常符合2-7岁孩子在玩中学的心理发展特点,全书设置了11个孩子熟悉的生活场景,包含生活、自然、家庭、乐园、身体等,能在第一时间引起孩子的注意,全书包含的1600个汉字也足够学前孩子受用。

全书知识相互连贯,以多个不同类型的小机关入手,不但为孩子建立一张完整的知识网,还能吸引孩子不断探索。

比如,“我们的身体”这个主题,乍一看是皮肤、手臂等身体大部位的构成,翻开内页就会知道相应的器官和与之相关的物品名称,比如耳朵、助听器、听诊器、耳机等。

孩子每天睡前都要花上10分钟左右翻一翻,找一找,不久之后就引来了识字大爆发,不但能认,还能读,家里人都十分意外。

而且,这套书还受到很多名家推荐,性价比也很高,家有学龄前孩子的家长,建议入手试试,每天花个10分钟,就能提升孩子的识字量,何乐而不为呢?

②计算

对于学龄前孩子来说,计算最难的不是数123,而是不会把数字和实物进行对应,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给孩子几个糖果,无论他扒拉了1个还是2个,问他时,他都会无意识地回答3、5、1……

因此,教学前孩子计算,最重要的就是教会孩子把数和物进行对应,避免机械记忆、死记硬背。

这一点,《幼小衔接数学专项训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全书一共6册,包含《凑十法》《借十法》《分解与组成》《看图列算式》《解决问题》《时间与人民币》。

尤其是《看图列算式》这本练习册,就是通过实物图画+动手数数的方法,辅助孩子理解数学算式和实物对照的关系。

《分解与组成》则进一步帮助孩子理解记忆,数字的分解与组合。

《凑十法》《借十法》则是为进一步帮助孩子记忆10以内/20以内的加减法诀窍而设,动手+动脑,孩子掌握起来更显轻松。

此外,这套训练书还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设有基础练习和进阶练习,“跳一跳,摘个桃”能训练孩子的观察力,帮助孩子从练习中找到规律,要知道,这些可都是一年级上册必学的内容。

科学研究表明,3-6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数量估算能力,只不过合理估算水平较低。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孩子会逐渐懂得用数学的逻辑来解决问题,数感和数学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学前阶段提前让孩子熟悉了解,上小学后才能真正事半功倍。

3-6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期,可别真把“双减”“去小学化”理解成真的零基础入学、不管不顾,学霸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慢慢培养出来的,笨鸟要先飞、勤奋不可少趁着时间还早,赶紧给孩子准备一套《幼小衔接数学专项训练》,好玩又好学,可别错过了。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