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关东军为什么扛不住苏联远东军一击?

清浩谈军事 2023-08-12 08:39:01

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发起代号“八月风暴”的远东战役,给日本关东军以致命一击。

苏联远东军虎视眈眈蓄势待发

远东地区的苏联军队,最早为上世纪20年代初的苏联红军第五军,司令部设在赤塔。以后又先后组建西伯利亚军区、远东特别集团军(司令部设在哈巴罗夫斯克)、滨海军队集群、远东军区、外贝加尔军区、远东方面军、外贝加尔方面军等。

1945年5月苏德战争结束时,远东苏军包括远东方面军、外贝加尔方面军和滨海军队集群等,共有45个步兵师和6个步兵旅、2个骑兵师、2个坦克师和27个坦克旅,29个航空兵师、6个国土防空军师和4个旅,编成为8个合成集团军。总人数118.5万人,装备火炮20695门,坦克和自行火炮2338辆,飞机4314架。

德国战败后,苏联开始腾出手来对付关东军这个老冤家。1945年夏,为进行对日最后作战,苏联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对远东苏军进行了改组和加强。根据最高统帅部大本营1945年8月2日训令,将滨海军队集群改为远东第一方面军,远东方面军改为远东第二方面军,在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设立了远东苏军总司令部。

远东苏军总司令部辖外贝加尔方面军和远东第一、第二方面军,以及太平洋舰队、阿穆尔河区舰队和北太平洋区舰队,计11个合成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3个航空兵集团军、3个防空集团军、1个骑兵机械化集群、1个战役集群和部分蒙军,总兵力达157万人,火炮和迫击炮3万门,坦克5500辆,飞机5170架,作战舰艇500余艘。

苏联远东军统帅(从左至右):梅列茨科夫斯基元帅、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华西列夫斯基元帅

这次旨在歼灭关东军的作战行动代号为“八月风暴”,苏军作战企图是:

以外贝加尔方面军、远东第一方面军和远东第二方面军的兵力,在三个战略方向上向满洲纵深迅猛推进。同时,从蒙古人民共和国向东,从苏联滨海边区向西,实施主要突击,夺取满洲最重要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沈阳、长春、哈尔滨、吉林;以猛烈突击分割关东军主要集团,合围并最后歼灭北满和中满两处敌军。

外贝加尔方面军和远东第一方面军应在战役中起主导作用,向长春实施相向突击,合围关东军主力。向哈尔滨方向实施突击的远东第二方面军应配合行动,分割并各个歼灭这一重兵集团。

最高统帅部强调指出:“三个方面军必须密切协同,向长春、沈阳实施强大的向心突击,粉碎关东军,尽速夺取胜利。避免与日本在满洲进行旷日持久的战争。”

日本关东军仓促应战临阵磨枪

关东军因最初侵驻中国东北的金县、大连地区的“关东州”而得名,成立于1919年。关东军司令部先设沈阳,后迁旅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又迁沈阳,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前后迁新京(长春)。

旅顺关东军司令部

“九一八”事变前关东军通常保持1个师团和若干守备大队的兵力。“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兵力急速增加,编制级别也不断升格:1938年1月,为适应日本扩大侵华战争的形势并准备对苏作战,关东军升格为方面军,下辖9个师团。到日本偷袭珍珠港前,关东军达到鼎盛时期,总兵力增至31个师团,85万人,号称百万。1942年10月,关东军升格为总军(苏军称方面军群),以作为对苏作战的基本力量。此时关东军下辖2个方面军,6个军、1个机甲军、1个航空军,共计14个步兵师团、2个坦克师团及若干独立守备队、国境守备队等,总兵力约70万。

从1943年下半年起,为挽回太平洋战场的颓势,日本大本营开始陆续从关东军抽调兵力增援太平洋战场,指望这支“精锐之师”能够挽救自己失败的命运。至1945年春,相继从关东军抽调了20多个师团增援太平洋战场和准备进行本土决战。

在苏联对日作战前,关东军的实力已大打折扣。为进行垂死挣扎,关东军只好重新扩充力量,进行备战。将在东北的25万日本退伍军人重新征集,拼凑成8个师团、7个混成旅团、1个坦克兵团和5个炮兵联队。经过迅速补充,关东军兵力一举达到24个师团,9个混成旅团,约70万人。

关东军的部署是:

第一方面军司令官喜多诚一大将,司令部设在牡丹江,负责指挥驻延吉的第三军和驻掖河的第五军。另外有3个师团,主要是担任满洲东部的防卫。

第三方面军司令官后宫淳大将,司令部设在奉天,负责指挥驻新京的第三十军和驻辽源的第四十四军。另外还有两个师团和一个坦克旅团,主要担负满洲西部的防卫。

第四方面军司令官上村干男中将,司令部设在齐齐哈尔,主要指挥3个师团,担负满洲北部和西北部的防卫。

第三十四军司令官栉渊宣一中将,司令部在北朝鲜的咸兴,在南朝鲜还有7个师团。

第二航空军司令官原田宇一郎中将,司令部设在新京,战斗机大约有150架左右。

关东军沿伪满与苏联、伪满与外蒙古边界构筑有17个筑垒地域。每个筑垒地域正面宽20-100公里、纵深40公里,约有8000个永备发射工事。主力集中于长春、大连以东和长春、图们以南地区。

关东军海拉尔要塞遗址

远东军兵分三路横扫千军

1945年8月8日莫斯科时间下午5时,苏联正式对日宣战。

歼灭关东军示意图

8月9日凌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役——远东战役打响了!苏联元帅华西列夫斯基麾下三路大军在三个战略方向上同时展开:

外贝加尔方面军(司令员苏联元帅马利诺夫斯、参谋长扎哈罗夫大将)辖第十七、第三十六、第三十九、第五十三集团军,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苏蒙骑兵机械化集群、空军第十二集团军、外贝加尔防空集团军,共65.4万人、7000门火炮和迫击炮、2146辆坦克和自行火炮、1360门反坦克炮、583 门火箭炮、601门高射炮和1334架作战飞机,在外贝加尔方向展开,向沈阳、长春实施主要突击,并向张家口和海拉尔实施辅助突击。为了充分发挥该方面军在整个战役中的主要突击作用,将远东苏军唯一的坦克集团军配置于该方向,并担负纵深突击的主要任务,限其5 天之内翻越大兴安岭,而后进至沈阳——长春一线,全部任务纵深约800公里。

苏联外贝加尔方面军部队通过大兴安岭向东北进发

1945年8月22日苏军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的Т-34坦克在辽东湾

远东第一方面军(司令员苏联元帅梅列茨科夫、参谋长克鲁季科夫中将)辖红旗第一集团军,第五、第二十五、第三十五集团军,空军第九集团军、滨海防空集团军、楚古耶夫卡战役集群,共58.6万人、8600门火炮和迫击炮、186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1538门反坦克炮、516门火箭炮、504门高射炮和1158架作战飞机,在滨海方向展开,从东部发起进攻,围歼日本关东军第一方面军于牡丹江地区,尔后向吉林、长春、哈尔滨方向进击。

苏军坦克部队穿越松嫩平原

远东第二方面军(司令员普尔卡耶夫大将,参谋长谢夫钦科中将)辖红旗第二集团军,第十五、第十六集团军,独立步兵第五军,空军第十集团军,阿穆尔沿岸防空集团军,堪察加防御区,共33.7 万人、4400门火炮和迫击炮、128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808 门反坦克炮和1095架作战飞机,在阿穆尔河方向展开,担任次要突击任务,战役意图是横渡阿穆尔河和乌苏里江,向哈尔滨、齐齐哈尔方向推进,牵制并寻机歼灭日军第四军。

远东苏军空降部队占领哈尔滨火车站

关东军一败涂地溃不成军

在苏军的强大攻势下,关东军精心布设的阵线很快就土崩瓦解。8月12日,关东军总司令部由新京(长春)迁往通化,并指令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及伪满政府机关也随同迁往通化,企图在通化一带与苏军决战。此时的关东军官兵多数已经丧失斗志,纷纷逃命。原来设想的大决战竟然化为一场一边倒的追歼战。苏联红军势如破竹,摧枯拉朽,打得关东军溃不成军,毫无还手之力,其战斗力让人大跌眼镜!

关东军士兵向苏军缴械投降

那么,貌似强悍的关东军为什么如此不堪一击呢?原以为一场势均力敌的龙虎斗怎么就成了痛打落水狗呢?

关东军的兵力,在总动员后增为24个师团、9个混成旅团、2个坦克旅团,计约160辆坦克,战斗用飞机约150架和教练机约500架。但是关东军的总体实力,与全盛时期已不能同日而语。日本林三郎编著的《关东军和苏联远东军》有如下的分析:“可是,关东军这二十四个师团的武器装备、训练程度、干部本质等,远不如当年的精锐师。据大本营陆军部的评价,其战力仅及以前精锐师的三分之一。因此,这样号称二十四个师团的实际战力,只不过相当于以前的八个师团而已。”

而这区区160辆坦克和150架作战飞机,与远东苏军的5000多辆坦克和5000多架飞机相比,无异于乞丐与龙王斗宝!即便是这160辆坦克,与苏军的也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关东军当时装备的坦克主要是“九七式”中战车和“九五式”轻战车(专为关东军生产的“北满型”)。日本称坦克为战车,“九七式”中战车实际上就是“九七式”中型坦克。二战时期日本的装甲战车按重量分为:5吨以下为装甲车;5~10吨为轻战车;10~20吨为中战车;20吨以上为重战车。

日本“九七式”中战车

“九七式”虽其名为中战车,但与当时苏、美坦克相比,只能算是轻型的。“九七式”中战车战斗全重15吨,还不及苏联T-34中型坦克(32吨)的一半。而“九五式”轻战车只有7.4吨,被戏称为“小丁豆”。这种坦克对付机械化程度很低的中国军队还能耀武扬威,但在强大的苏军机械化兵团面前则是不堪一击了!

苏联Т-34坦克

实际上,日本军方也心知肚明,关东军根本不是苏联红军的对手。早在1938年的张谷峰事件和1939年的诺门罕战役中,日苏军队直接交手,日军就尝到了苦头。日本林三郎编著的《关东军和苏联远东军》中写道:“在张鼓峰事件、诺门坎事件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牡丹江地区的战斗中,苏军依靠大炮、坦克和飞机协同作战的强大力量,给日本陆军以沉重的打击。”

日本于1939年制定了关东军集中于满洲东部,主动进攻苏联的军事计划。由于忌惮苏军的战斗力,关东军在诺门坎事件后一直未敢轻举妄动。1941年6月至1945年期间,日军参谋本部又三次修订了对苏作战计划。这些计划预定要夺取苏联滨海边区和海军基地符拉迪沃斯托克,尔后向赤塔方向实施突击,占领后贝加尔。法西斯德国的覆灭,迫使日本将对苏战争计划作了重大修正。1945年春制定的计划已不再是直接入侵苏联领土,而是准备首先在边境地区,尔后依托大、小兴安岭、穆棱河和牡丹江顽抗。

而苏军战胜法西斯德军后,士气旺盛,装备充足,拿下关东军不在话下,大有灭此朝食之势。因此当苏联出兵的消息传来,日本人真是感到末日来临!就在苏联出兵的8月9日当天上午,日本召开最高军事会议和御前会议,讨论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首相铃木贯太郎的第一句话就是:“今晨苏联参战,完全将我们推入绝境,使我们不可能继续进行战争。”可见,苏联出兵比美国扔原子弹还可怕,是导致日本投降的直接因素。

苏联海军陆战队攻占旅顺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公开宣布投降。第二天,日军大本营下达了“立即停止一切战斗行动”的命令。但骄横的关东军借口没有收到日军大本营的停战命令,仍然继续抵抗。到17日,除海拉尔、虎头和东宁等少数筑垒地域的残余日军仍在顽抗外,关东军已经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眼看败局已定,关东军总司令山田乙三大将终于向苏军提出了停战谈判的请求。

8月19日中午,苏军阿尔捷缅科上校率5名军官、6名士兵组成的军使团,在9架歼击机护航下到达长春机场与日军进行谈判。山田乙三向苏军代表交出了象征指挥权的军刀,宣布自己和部属成为苏军俘虏。

日本关东军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

此次战役中,关东军损失约67.7万人,其中8.3万人被击毙,59.4万人投降,苏军伤亡3.2万人。不可一世的关东军彻底覆灭!

被俘的关东军官兵走在哈尔滨街道上

战后,从1945年9月到1946年春,被俘的关东军官兵共编成569个作业大队(每大队1000人左右),有的通过车辆运输,有的则步行,分别从中国的珲春、绥芬河、同江、逊克、黑河、满洲里等地进入苏联,被押往西伯利亚从事强制劳动,修复战争中被破坏的铁路、桥梁和通讯设备等,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统统苦力的干活!”这对于臭名昭著、恶贯满盈的关东军来说,也算是恶有恶报吧!

关东军战俘被押运至西伯利亚

日本战俘在泥炭开采场工作

2 阅读:1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