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污吏,只能物理消除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2024-07-10 12:51:42

(南京故宫 概念图)

明太祖朱元璋时,明朝的首都,是在南京。

朝廷规定,或者说是朱元璋本人要求,这大明一十三省的布政司,州县衙门,每年年底的时候,都要向中央朝廷里的户部来呈送钱粮税赋,就是本地这一年的劳动所得,你得及时上缴给朝廷。

那个时候,一般不缴纳现银,而都是上缴粮食,说白了就是每到年底,地方衙门都需要委派官员大车小辆的把粮食运到南京去,最后入到南京户部的库房里。

乍一看这规定没什么毛病,但是实际执行起来,却有诸多不便。

江浙沪的兄弟们还好一点,一来离南京近,二来就算是不近的,也可以走水路,唐时千里江陵都可以一日还了,南京水路何其发达,运个粮食那还不是小意思?

江浙沪无所谓,可是云贵川很疲惫,没别的原因,路不好走,而且也太远了。

云贵,两广,晋陕,四川,这些地方的官员们去一趟南京,那简直是要蜕层皮。

古代的环境,还比较原生态,比较自然,没有高速也没修路,一路上翻山越岭还不算,往往还要被豺狼猛虎袭击,被蟒蛇毒虫肆虐,这还算是好的,更有那害人的匪盗,抢劫财物,杀人性命,别说你是朝廷命官了,皇帝来了也得留下买路财。

可是朝廷的命令不能违背,路难走,那也得走,其实最要命的不是这段路,因为路就是人走出来的,千辛万苦总能抵达,万里之途始于脚下,真正让这些地方官焦头烂额的,是伴随着运粮而产生的一系列制度。

每年的年末,地方衙门不仅要把粮食都运到南京户部,还要把这记录这一批粮食的收支账册也交上去,账册上是多少粮食,你就要运来多少粮食,一个字也不能差,户部核对之后没有问题,才能入库。

这个规定看似也很合理,防止贪污嘛,万一有人从中克扣,那账册就是凭证。

(山路崎岖)

可是朝廷只想到了反腐,没想到这个制度实际执行起来是很困难的,云贵川地区离的如此之遥远,路途上危险系数如此之大,粮食在运输的过程中总是会不可避免的出现损耗,而且这是必然的。

比如,你运了一千石粮食到南京,路上走了四个月,那这四个月,谁能保证马车上的粮食一粒都不掉?掉了这一粒,还有下一粒,陆陆续续,掉来掉去,那就积少成多了。

有猛兽袭击,队伍一乱套,马车一颠簸,粮食又掉出不少,碰上大雨天,道路泥泞难行,有那么一袋子半袋子的粮食发霉了,那就要丢掉。

运气特别不好的,直接让盗贼给你偷走两袋子,你也只能自认倒霉。

以上这些,完全都是不可控的,和运输粮食的官员是否尽心尽力没有太大关系,他尽心也会有损耗,不尽心更加有损耗。

因此几乎所有的地方官年末来运粮的时候,到了南京户部衙门口,都会出现实缴粮食和账册记载数量不符的情况,当然也不会差的太多,几十斤到几百斤不等,可是哪怕是少一粒米,只要实缴数和账本数不相符,户部就不会让你入库。

地方官说大人呐,我们来一趟不容易,您看就几斤的亏空,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就过去了吗?

户部的大人一摸胡子点点头,说我理解,我理解,但是我只能是理解,咱们不能破坏原则。

亏空了,那就是亏空了,你账本上写了是一千石的粮食,可现在你只拉来了九百九十九石粮食,实缴和账本不相符啊,我实在是不能给你入库。

因为我给你入库了,你是没事了,朝廷追查起来,砍头的可就是我了。

户部给出的建议,只有一条,那就是你老兄拉着你这些粮食打道回府,重新装车,重新造册,这回争取路上没损耗不就成了。

可是谁都知道,没有损耗那是不可能滴。

而且如果他们一旦按照户部的官员给出的建议去做,往往就会陷入到一种死循环中。

(明代大臣)

这趟回去了,装车再来,路上还是会有损耗,到了南京户部,户部还是不接收,那就还得再回去,回去之后重新装车,重新造册,再来南部户部,路上还是会不可避免的有损耗,户部还是不接收,那你还得再回去...

周而复始,没完没了。

有读者可能说,这其实很好解决,有很多的办法,比如,可以临时在京师买点粮食,把实缴的粮食给补足了不就得了吗?

哎,不太行,且不说你买的新粮和你运来的旧粮在成色上就有明显区别,就是你有钱买,本地的百姓和商户也未必有胆量卖给你。

因为,朱元璋治下的大明,全国范围内都布满了锦衣卫来监视臣民们的一举一动,地方上的监视强度可能还没那么高,南京是皇帝的大本营,老朱同志时刻严防死守,三步就是一个锦衣卫那不是吹的。

据说锦衣卫神通广大,你白天在家见了什么人,皇帝晚上就能知道,你晚上吃了几个菜,没等天亮呢,菜谱就送到宫里了。

年末的运粮工作是朝廷的重中之重,地方官进京必然早就受到了锦衣卫的严密监视,你去买粮食,钱还没掏出来,枷板就套你头上了。

这个办法不行,还有别的办法,那就是提前预备好损耗的粮食。

如果你要到南京户部入库一千石粮食,你知道有损耗,那你提前多装点粮食不就行了吗?你装一千一百石的粮食,就算路上有损耗,损耗个几十石的那也无所谓,反正有提前多装的粮食来兜底儿,到了南京之后,实缴的粮食肯定能多出一千石啊。

这个办法看似可行,可实际上也不太行。

因为,地方衙门收上来多少粮食,那就应该是多少粮食,你想要多装一百石,那么这一百石谁出?

(锦衣卫 袍服)

粮食,它不会凭空变出来。

你找百姓买,有被锦衣卫发现的可能,你从别的地方调,那就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到时候往南京运的粮食是不少了,可是本地府库县衙的粮食就会少,上头到时候追查下来,还是不好交代。

退一万步来说,地方上能直接或者间接负责运粮的衙门和官员很多,大家办事都讲究一个遵守流程,严丝合缝,你要多装粮食,不见得所有人都能同意。

这个办法还不行的话,那就只能祭出最后的杀招了。

什么杀招呢?这粮食动不了,可以动账本,把账本改一下不就行了吗。

出发前,车上装了一千石的粮食,造册的时候也写了是一千石,到了南京户部之后发现有损耗,只剩下九百石,那好办啊,把账本上的数量改正九百石不就得了么?

不好意思,朝廷早就料到了你这一招,账本上的字迹写什么就是什么,不能再行涂改,如果你胆敢涂改,不好意思,一律视为篡改,篡改账本是什么罪过那不用多说,反正肯定没有人能够承担的起。

各种办法都试过了,都不行,逼得这帮地方官们无奈之下,只好想了这么一个辙子。

地方官在出发前,先在账本上扣上官府的大印,然后在账本上留空,什么都不写,或者干脆多弄几个账本,全都扣上大印备用,到了南京户部之后,经由损耗剩下多少粮食,就在账本上填写上粮食的数量,这么一来,实缴和账本上的数量就一致了。

其实还有个更好的办法,那就是随身携带大印,因为毕竟账本这东西哪儿都有,能让账本生效的办法就是扣上大印,随身携带大印,到时候直接买账本不就得了么?

这是个好办法,可是大印那不是稀松平常的东西,只会留在官府里,负责运粮的官员们一般没有资格携带,就算是他有资格携带,他也不能带,因为不仅仅你往账本上扣章需要大印,一个地方衙门事无巨细,大事儿小事儿都需要官印,你把官印带上了,你去运粮食了,你是方便了,可你一去好几个月,官府没大印,还怎么办事儿?还怎么开展工作?

再者说,大印这东西十分贵重,路途之上情况复杂,意外事件不断,真要是一个没留神把大印给弄丢了,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因此,地方官们只好多多携带已经提前扣好大印的账本,称之为“空印”。

(古代 账本)

这个办法,其实不是明朝的官员原创,元朝的时候在官员们当中就已经普遍使用了,明朝的法律中也没有明确禁止过不允许制作这种有印章的空白账本,所以这个办法一经使用,快速推广,全国上下的官员都在底下这么干,户部也方便,地方官也方便,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要说不欢喜,那就只有明太祖朱元璋一个人不欢喜,因为这事儿别人都知道,就他不知道。

可倒霉的是,突然有一天,这事儿被皇帝给知道了。

朱元璋知道这事儿之后,他是异常震怒,皇帝二话不说,把使用过空白账本的官员全都处死了。

关于这个案件,朱元璋到底处死了多少的官员,说法不一,作者在研究过后,认为大概有千人左右,因为毕竟运输粮食是全国性的事件,肯定不可能处罚个三五人就完事儿了。

明初的官吏数量,总数在两万人左右,惩罚千人,那么就等于是官员总数的百分之五都被杀掉了。

可以说,这是结结实实的血案大案。

那为什么这种提高了官员办事效率,增加行政效能的事情会让皇帝震怒,并且把参与其中的人都杀掉了呢?

朱元璋的理由,是这样的:

这些加盖有官印的账本,一旦丢失或者流落到了民间,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就有可能危害社会。

贼人歹人拿到这种有官印的纸张,胡乱写点什么,跑到衙门去要钱,跑到兵备道去调兵,天下不就乱套了吗?

其实,这很不现实。

因为当时的账本已经不是一页一页的盖,而是骑缝章了,得到个一页两页的根本没用,就算整本账本都丢失了,账本也只是账本,又不是圣旨,它唯一的作用就是产生一本虚假的钱粮账册,除此之外别无他用。

而且,动辄几千名朝廷大员只不过因为便宜行事,使用了空白账本就要杀掉,这也不怎么合理。

(御制大诰)

《大明律》和《御制大诰》都没有明确的禁止这种行为,皇帝也从来没有说过这么做不行,既然法无禁止则可,纵然你是皇帝,也不能毫无理由毫无根据的就杀人啊?

当时很多官员对皇帝借空白账本的事情屠戮涉案大臣很不满意,纷纷上疏,但其实他们不知道,空白账本这事儿是否合理,是否有法可依,这对朱元璋来说并不重要,整件事最关键的一点是,皇帝在整起事件中完完全全的被蒙蔽了。

全天下都知道底下的官员在使用空白账本,甚至已经使用了好几年了,为什么独独我朱元璋不知道?

朱元璋认为,是大臣们联合起来欺骗了自己。

封建帝制时代,皇帝是敏感而多疑的,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撩拨起帝王那高度紧张的神经。

被欺骗,就代表了皇帝不知情,不知情,就代表了皇帝对治下的官员不了解。

这个出身于赤贫的草根皇帝唯恐数以万计的大明官员们贪污腐败,所以官员们对他任何的不经事先禀告而擅自执行的行为都是致命的。

古代反腐倡廉的帝王有很多,可力度最大的,几乎是无出朱元璋其右。

皇帝规定,明朝官员贪污白银六十两以上就要杀头,皇帝规定,百姓们发现官员贪污腐败,可以直接把官员给绑了送到南京来治罪,皇帝会亲自受理,皇帝规定,对于那些贪腐的官员们,绝不能手软,要把他们扒皮抽筋,剥皮食草,然后摆放到衙门口以儆效尤。

朱元璋反贪反腐的措施之严格,手段之狠辣,刑罚之残酷,杀人之数量,几千年封建历史之罕见。

他害怕空白账册会引起官员们集体性的贪腐,会在自己看不到的角落里滋生迫害百姓的苗头...

是啊,也只有他朱元璋,才会对贪污腐败如此仇视,如此痛恨。

他出身贫苦,是孤儿,做过和尚,当过乞丐,他深切的知道民间百姓的疾苦,知道贪官污吏会对生民进行怎样的迫害,所以他对子民们有一种发自于内心的怜悯和同情,而对于皇帝本人来说,过去的回忆也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

(明太祖朱元璋)

任何对往事的追忆都会引起帝王痛苦的痉挛。

元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黄河决堤,淮河泛滥。

居住在安徽凤阳孤庄村的朱元璋一家正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本来他们的生活就十分拮据,朝廷的赋税又极为沉重,贪官污吏还不断的从他们的手中搜刮钱粮,田地更是颗粒无收,这个赤贫之家已然崩溃。

四月初六,朱元璋的父亲饿死。

四月初九,朱元璋的大哥饿死。

四月十二,朱元璋大哥的长子饿死。

四月二十二,朱元璋的母亲饿死。

是谁害的?是贪官污吏害的,是残暴黑暗的统治者害的。

小朱元璋要的并不多,他只是想要一个家,家里有父母双亲,有兄弟姐妹,哪怕他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哪怕他们在官僚阶级的眼里只不过是案板上的鱼肉,哪怕他们在有钱人的眼中不过是挣扎求存的下等人,哪怕他的家冬天漏风,夏天漏雨...

可是就连这么小小的,卑微的愿望,也破灭了。

老父老母用血汗耕耘,滋养了一辈子的土地庄稼,死了之后没有他们下葬的地方,而那些贪官恶吏从来不劳动,却永远都可以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这个堪称历史上出身最低,人生最丰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朱元璋,他击败了狡猾如陈友谅那般的枭雄,他推翻了残暴不仁的前朝统治,他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他建立了空前强大的明帝国,他书写了自己的传奇,却从来都没有从那个骨瘦如柴的父母被活活饿死的雷电交加的风雨之夜中,走出来。

有生之年,君王要杀尽天下贪官,哪怕,他的愤怒和恐慌,不过是一种幻觉。

4 阅读:476
评论列表
  • 2024-07-19 12:25

    这早就选择放弃做人了的那鬼点子坏心眼可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