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时代,我的孩子不爱看书,怎么办?

童行书院育儿 2024-07-17 06:48:32

写在前面:

什么样的人是终生阅读者?我的孩子有没有可能成为这样的人?

孩子的阅读随着年龄增长会呈现何种趋势,家长应该如何顺势而为?

在短视频时代,读书还有机会吗?

这篇文章将带你探索孩子爱上阅读的过程!

过完今年这个夏天,女儿就正式成为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了。

加拿大的公立学校的教学内容都是老师自己设计和决定的,教育局只有一个宽泛的教学大纲。

女儿这个班的老师从来没见教什么数学的加减法,有时候从学校背回来几张纸,正面稀稀朗朗写着几个单词,背面则画满了她喜欢的各种公主....反正就是主打一个Have Fun吧!

但是,老师和学校对于孩子们阅读(reading)的重视着实超过了我的想象。

在幼儿园期间,老师每周会带孩子们去学校的图书馆一次,孩子们在那里选书、然后自己找个地方看。

平时老师按照孩子们阅读能力分组阅读,有时候一对一地阅读。每周四孩子会从学校背回来2-3本书回家读,到了下周一再还给老师,如此反复。

看到幼儿园老师这么重视阅读,作为家长我内心自然十分欣喜——不只是因为阅读基础好可能以后孩子的学习成绩会好。

更重要的是,我一直认为喜欢阅读的孩子整体上差不到哪里去。

这个说法也得到了孩子班主任老师的证实:

如果孩子喜爱书籍的世界,孩子对世界的认识与理解是饱满和丰富的。

ta的人生会因为书籍——这个可以看到古今千千万万种世界与人生可能性的方式——而变得开阔。

如果世界上真的存在一种一劳永逸的育儿方式的话,恐怕就是阅读了。

可是现实很难。

屏幕时间越来越多地侵占阅读,不要说孩子了,大人对待看书这件事也都失去了耐心。

当读书越来越沦为一种升学升迁的工具时,当人们普遍越来越浮躁时,我们还是需要阅读来沉淀和养性,怎么做呢?为什么,

为什么有些人依旧爱读书?

这是否可以靠后天培养出来?

我的孩子就是看不进去书怎么办呢?

终生阅读的习惯

平时坐地铁公交的时候我们有时会看见有人在看书。

在加拿大,我发现这些人常常与我脑海中“读书人”的印象相距甚远。

直觉上我们会把读书与学生,老师,研究人员这些职业联系起来;读书也常常是知识分子区分自己和其他人的方式。

但在这边地铁里看书的不仅有备考的学生,还有上了年纪的老人,背包客,上班族;我还有一次看到一位壮汉,纹着大花臂打着鼻环和耳钉,在地铁里安静地看书,那个画面很有意思。

弗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Daniel Willingham把这类人叫做终生阅读者。

他写了一本书专门讲述父母和老师可以做什么帮助我们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人。

在书中,他为终生阅读者下的定义是那些在没有作业和考试等外界压力下依旧会拾起书本的人,是把看书视为构成自我的重要部分的人(important part of who you are)——读书是他们自我认知和评价的重要一环(self-concept)。

一个人可能读书很勤奋,可能很擅长读书,可这些都不足以证明此人是一位终生阅读者。

这些特质顶多说明此人对待读书有一个积极的态度(attitude),而这本书要讲的并不是去培养一个对读书有着正确的态度却从来不爱看书的人。

这本书讨论的是那些自己主动去翻书的人,是一辈子都离不开书的人。

大家可以试问一下自己和孩子,如果你在一个两小时的火车旅行时会选择带上喜爱的书;如果你只能用50个字介绍自己时,你会考虑说我爱看书;如果看书这个选项会经常出现在你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那这就是一个终生阅读者的特点。

如何将看书纳入自我构成的一部分呢?其实很简单,一切都起源于美好的感觉和体验(good experience)。

所有你喜爱做的事情都因为它能带给你好的感觉,读书亦是同理。所以,家长这里可以最简单最直接地帮助孩子——创造美好的感觉。

给孩子情绪价值,让孩子知道“通过读书,我知道了这些东西,接着我还可以真实的拥有这些体验”。

和孩子一起看搞笑的书籍,对人物一起品头论足;周末抽半天时间一起逛书店吃好吃的;书中讲到的大好河山,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着孩子去看看。

这里家长可以自由发挥,只有你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喜欢什么。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一些孩子可能喜欢书籍世界的新奇,图书可以满足他们的探险和发现的欲望;而另一些可能并不一定对书里的世界很有兴趣,他们有时候只是很喜欢手里拿本书喝饮料或者在户外的感觉。

我自己的女儿属于黏人性格的,我会和她一起窝在一个角落看书,有时候我知道她其实并不对书的内容感兴趣,在专心致志地走神儿,她只是喜欢妈妈陪着,这都没关系。我希望她将来一想到读书,就会立马产生这种温暖又舒适的感觉。

除了直接创造美好的感觉外,家庭的间接影响从长远的角度看更加至关重要。

孩子自我认知的构成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家庭的喜好和态度。

如果家长认为读书是一件趣事,能从中得到极大愉悦的享受;

如果家长自己经常去书店和图书馆;

如果家庭成员间经常交流知识和读书的感受;

如果家长送礼物会经常选择图书,会为孩子订期刊和杂志;

……

孩子就会从点滴中认识到:噢,读书是我们家的固定日常和习惯(family routine),是我们家的传统和价值 (family tradition and value)。

父母甚至可以直接帮助孩子塑造他们的自我认知。

比如鼓励孩子说:“哇你在自己看书啊,真是个小小阅读家!”

或者当孩子阅读遇到困难,自暴自弃地说:“我就是不爱读书”的时候,家长可以温柔地提醒ta:“没有啊,你小的时候可是很喜欢听我讲故事的呢!”

家长还可以做的就是想办法让读书成为对孩子有吸引力的选项。

这一点很不容易,尤其是现在手机短视频的时代,一切的愉悦都来得非常快速和容易,人们无法忍受一丝一毫的等待和无聊,读书这项慢活自然就越来越边缘化。

但书籍这个丰富的宝库是非常值得家长花点心思介绍给孩子的:

可以在家里各个地方或者孩子可以一眼看得到的地方放上书;

观察孩子对什么感兴趣买相关的书籍给ta;

如果孩子问了一个问题,和孩子一起去书中找答案,等等。

有些父母和老师设置了奖励机制来帮助孩子读书:

比如在教室墙上贴上阅读进度表,读的多的孩子得到一定奖励;

或者一些父母会以零花钱和物质的方式激励孩子看书。

这种方式可以在短期内看到孩子有很大进步,但是一旦这个奖励机制停止,就会非常容易出现“反噬”的现象。

原因很简单。

这些奖励机制提供的动机是读越多的书越好,但我们想培养的是真正能够从书中获得乐趣(fun)从而手不离书的人,这是两码事。

前者把读书视为一种工作,一项负担;而后者则是一种享受。

当然我们不排除在逼迫孩子读书的过程中,孩子自己体会到了书籍的乐趣——其实这也是很多家长的初衷:

他们认为孩子还小,是无法从学习中得到乐趣的(学乐器亦是如此),必须得去逼,等到他们长大了就会体会其中的乐趣了,自然也会感激父母当年的良苦用心了。

对待此种奖励机制,我持不同意见。

从根本上讲,我并不认为孩子年龄小,就无法理解抽象的事物,无法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一切全看家长和老师如何引导抽象的知识。

书中作者提到了一个美国小学一年级的案例:

老师计划教一群7岁的孩子关于宇宙的诞生和人类起源的过程。她从宇宙大爆炸开始讲起,到银河星球的形成,到地球的形成,最后到人类的出现;另一边,一位助教跟随老师的进度,徐徐展开了一副黑色的毛毡卷轴,卷轴有十多米长,当老师念完了长达三页纸的内容后,卷轴也戛然而止。老师在有人类出现的节点处标上红色,黑色的部分就是宇宙爆炸到人类出现前的时间段,而红色则表示有人类存在的时间段。

你觉得一个7岁的孩子能够完全理解这些关于时间的概念吗?当然不可能,但至少孩子往前进了一步,比完全没有接触过这些概念强了一些。

阅读背后的秘密

让我们再从技术的角度看待阅读:

当我们在谈论阅读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阅读会发生什么变化,家长应该注意什么?

虽然语言不同,但是人在阅读时候经历的几个阶段应该是一样的。

首先,虽然我们普遍认为阅读是一项与书本相关的比较安静的活动,但是,阅读的起点却是声音。

纸质阅读是非常后期人类才有的活动,在人类历史相当长的一部分时期大家是靠口口相传来保留和传承知识与经验的。

孩子一定得首先听到音,才慢慢知道音与字有某种对应的关系,才知道每个字都携带一定的意义。

所以在孩子还是小baby的时候,家长如果能够持续地大声为孩子读故事;经常对孩子说话唱歌,经常让孩子听到你的声音;其实是为未来的阅读打下基础的。

之后,孩子开始进入识字阶段。

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孩子开始学习拼读规则(decoding);

在中国,孩子开始学习认字。

这个阶段对于孩子来讲比较枯燥,但这是打基础的阶段。

许多国家曾经在这方面吃过亏,包括美国: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使孩子的阅读不那么困难,一些教育家开始倡导以故事为导向的轻松阅读方式,而不是以文字为导向的阅读方式。这些人强调让孩子通过看图来理解书籍内容,把精力放在内容上,并不刻意让孩子通过文字来看书。

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到了大学之后,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阅读障碍。

因为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孩子基本上养成了看见文字就会回避和跳过的习惯,他们非常不适应用文字来获取内容,自然无法阅读高要求的学术书籍。

因此,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识字和拼读能力都是小学阶段的需要掌握的关键能力。

这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一项学习的基本技能,更因为这是一项习惯的养成——让孩子习惯看字,看抽象的符号,习惯理解和诠释其背后的意义。

到了三年级,识字阶段基本结束,大多数孩子都学会了拼写规则和认字,这个时候就是两级分化的开始,也是我们常说的“三年级滑坡现象”。

是的,加拿大小朋友三年级也滑坡。

到了三年级,北美小朋友的阅读会发生质变。

不仅阅读的长度和速度会大大增加,而且孩子要开始大量接触非虚构写作的书籍(non-fiction)。

下面是一些三年级孩子要学习的内容:

(三年级学生要学习做研究报告,案例的主题是国家)

(关于火星的主题报告)

(三年级的小朋友也要开始培养批判性思维)

孩子无法处理这么多信息量的文章,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背景知识。抽象的书之所以抽象是因为作者隐去了每个句子背后的注解。

设想一个极端的情况,如果作者对每个句子进行滴水不漏地解释,一直解释到最最基本的层面,我们就不会有读不懂的情况。

但难度大的书并不会这么做,作者刻意隐去了许多背景知识。

这里还有一个更加致命的一点:

研究发现,拥有大量背景知识对于阅读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识字。换句话说,即使孩子识字并不多,但是如果对该学科有充足的了解,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是强于那些会识字但不掌握背景知识的孩子的。

这或许就是我们平时经常调侃的情况:“我看得懂每个字,但是把它们放在一起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

(图表说明背景知识对于阅读的重要性大于语言能力对于阅读的重要性)

背景知识的积累只靠学校指定的阅读量是远不够的,所以需要家长在点滴中去做这个工作,并且这项工作从孩子很小就可以开始——珍视和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除了可以带孩子去博物馆,科技馆,旅游之外;对于孩子提出每个的问题,家长都可以抓住宝贵的机会去帮孩子积累知识;家长也可以问孩子问题,让孩子去思考和探索。

最后一点,就是坚持阅读。

因为阅读可以大量增加知识储备,而背景知识增多又有利于阅读,如果孩子能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家长真的可以轻松很多。

等到孩子到了高年级,孩子不仅要学会阅读各种一手文献,而且还要学会对文本做不同的工作。

比如,同一篇文章,不同的研究者会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

比如信息来源对于历史学家无比重要:谁写的文章?Ta出于何种目的?受众又是谁?

而科学家则更加关心实验的方式或者能够推出什么样的结论。

(美国高中阅读案例:爱因斯坦写给罗斯福总统的一封信,探讨原子弹的可能性。学生要求作为研究者、历史学家等不同角色阅读这份文本。)

经过了这么多年阅读训练出来的孩子,他们的学习能力,思辨能力与分析能力都非常强。

最大的表现就是在工作当中,我发现我和我外国同事的阅读能力相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不单单因为他们是母语,更在于他们能够迅速提炼作者的观点,能轻松找到不同来源的信息,能用批判的眼光甄别新闻,能飞快地做好文章检索列表——这些都是他们从娘胎里就开始训练的啊!

阅读的天敌:抖音?

短视频和快消阅读侵占了大部分的阅读时间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

我们被快速得来的信息和新奇宠坏了——就连一个一分钟的短视频人们都会半路划走。

人们还会问,如果一个大部头书籍能浓缩到一个三分钟的视频里,我为什么还要费工夫读书呢?

这里就要说到两种阅读模式。

第一种阅读方式,目的只是为了获取信息。

那无疑短视频更有优势。

但是这种“阅读”方式速度太快,我们没有时间去回味和反思,我们甚至连选择权都被剥夺了,我们只是在不停地被投喂同质化的信息,久而久之,空虚,无意义感就会占上风。

另一种阅读是沉浸式阅读,是完全让作者带着自己穿越时间和故事。

这种阅读的体验与前者相反:一开始,你会一头雾水,觉得这写得都是神马啊?!

但是如果你坚持读下去,渐渐地,你会或多或少看懂一些,一开始的许多问题会逐渐露出答案,等到读完最后一页合上书的那一刻,满满的充实感和成就感会充盈全身,内心会为自己能完成如此一本厚书而感到自豪。

如果我们想要沉浸式阅读,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在物理上人机分离,腾出时间和精力给书本。

在美国有一种静读小组(silence reading),小组成员把手机关机后,就在一起安静地看自己的书,每半小时可以休息/说话,一直持续3-4个小时。

还有一位美国的哲学教授,他专门定期安排给学生的阅读时间。

他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地方性大学,学生都来自工人家庭,他们的所有精力和心思都为了讨生活,阅读哲学书籍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侈。

但是在老师精心的安排下,学生们对于抽象的哲学文本的理解和诠释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

有的时候,我甚至觉得,加拿大落后的基础设施反而促进了通勤族的阅读。

多伦多的地铁是在去年才接上手机信号的,进城的小火车经常断网,在大眼瞪小眼地坐了大半年的公共交通后,我终于受够了,被迫每次都带上书坐车。

在追求速度的现代,阅读是一件格外需要付出努力的事情,但也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情——值得大人和小孩都去尝试的事情。希望你能喜欢上它!

文章检索:

1. 作者Daniel Willingham, Raising Kids Who Read, Jossey - Bass, 2015

2. Podcast: Overthink, Reading, May 21.

“慢下来,沉下来,去体会生活,爱上学习”

家长们一边这么说着,一边拿起了手机,然后,边刷手机,边焦虑自己“这样下去可不行”,再看看孩子,更焦虑,“怎么也不爱看书”……

如此循环,毫无用处。

有什么办法,能让家长找到和孩子相处的平衡点,更深切的认知孩子?

童行「不焦虑父母俱乐部」,可以给到你答案。可以9.9元体验哦!

当然了,有些家长也更希望孩子从最根本开始,对世界形成健全的认知,建立一个健康的价值观。

那么,除了阅读以外,还有什么可以做到呢?

童行「共学营」,是科学、艺术、人文的融会贯通,仅需1元,即可体验哦!

作者 | Mengdi

现任职于德国驻加拿大商务代表处,社科文学类书籍爱好者,多年野生读书博主。

作者其它推文:上万元的课外班,孩子在里面扣地毯……

互动话题

你平时是怎么引导你孩子进行阅读的呢?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想法!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上万元的课外班,孩子在里面扣地毯......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zhangqing@tongxingschool.com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