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三国,那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深入人心。如果用于我们的人生中,又有另一番的滋味。
仔细想一想,如果深究的话,我们会发现,我们都位于不同的圈子中。可能有的圈子比较大型,有的圈子比较小,但不得不说,圈子的存在就是一种必然的文化现象。当然也有句话叫做“圈子不同,不必硬融”,要认识并看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
圈子的叫法,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但在我们的人生中,“圈子”二字可以说一直贯彻其中。上学的时候,是不是我们会发现,哪怕老师强调了团结,依然是几个关系要好的凑在一起叽叽喳喳,是不是一个教室有很多不同的圈?再换个说法,下课铃声响起,是不是大家自动组队形成不同的运动小组,有的跳皮筋,有的追逐跑步,有的打篮球……
我们现在工作了,是不是又出现了很多的圈子?从公司的全员群,到部门的群组,再到个人的群组,最夸张的莫过于一个部门6个人,建立了6个不同的群。
圈子是因为具有相同特质或相同需求的人集中在一起而建,如果仔细想一想,我们的人生中,虽然圈子很多,从兴趣爱好到能力展示,各种类型的圈子,但如果细数下来,我们人生核心的重点圈子业务费就那么几个。因为很多圈子不是带来能量,反而是消费能量。
就像在《卓越关系:5步提升人际连接力》中提到的“核心圈子决定生命质量”。我们人生的三大圈无非是:工作圈、生活圈和朋友圈,但每一个圈之间既有联系又有独立的存在。
《卓越关系》是由著名教学专家田俊国先生所著,在书中他着重讲述人与人关系的重要,以及带来5步法改善关系,帮助读者梳理多方面的关系,实现关系的连接。
01 圈里还是圈外?在《卓越关系》书中说“朝夕相处的圈子限制了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幸福指数和成长空间”,如果反过来,大约就是你处于圈子中,如果关系经营不到位,可能你全身受限,不能够感受到幸福感。
我的前同事,可以说是关系的终结者。怎么说呢?因为处于同一个部门,所以总是避免不了交流沟通,但你每一次跟他的沟通,你都如鲠在喉。你提出问题,他就极力反驳,但如果让他提出解决办法,他支支吾吾,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但就是跟所有人都是“怼怼怼”。其实,不止在部门,哪怕在公司也不收敛,也是怼怼怼,让很多人下不来台。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变成了“前同事”。
后来,跟他熟悉的人说,这个人其实也没有什么坏毛病,做事也很认真仔细,但就是周围的环境一直不太好,原生家庭因为孩子多对他忽略,家中夫妻关系因为孩子不和谐,外加上还有跟妻子的爸妈生活在一起很憋屈,整个人就直接崩溃的边缘。
关系没有经营好,自然就像“吸引力法则”一样,带来的全都是负面,以至于影响到工作等各个方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踢猫效应”。
其实,如果一个圈子好了,另外的圈子也会好,因为圈子与圈子之间有内在关系的,互相补充互相治愈。通过圈子关系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改善与提高当前的自己,更高效地投入到核心关系中。
02 改善关系5步法书中说“完美主义者能成为好员工,却很难成为好领导”。这句道出了多少职场中的坎坷,有多少的上级从基层跳跃到高层,突然的不适应,还是在用自己的高标准要求员工做到他那样,这样就会有强加之嫌,让下属产生反感,自然整个圈的基础就会不够稳定,还有“危”的诞生。
那好的关系是什么样子呢?它一定是关系双方都很融洽,很合拍,互相成为彼此的贵人,在人生路上携持,可能不是给出具体的职位,但绝对会在你的迷茫中照亮一束光,带你走出迷雾。彼此独立,彼此成长,从滋养中涅槃而生、顿悟。
想要改善关系,在《卓越关系》书中提到了5步:
第一步:看见自己
没错,不管做什么,先从自己出发,而不是对方出发。这里也特别说明的是,看见自己,不是单纯的从外形,而是观内心,看看自己的心理需求。
你外在的表现其实就是你内心的另一种映射,比如工作中,你明明用心了,但因为别人的一点小建议,就爆发出很大的火气,你将对方的好意看成了“挑刺找茬”,实则在用宣泄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当然与人的关系变得紧张,不够和睦。
想要变得融洽,一定要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是不是因为自己付出太多,却被建议迷了眼,放不进别人的提醒了?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一定要注意两面性。
第二步:看见别人
还是刚才的例子,别人给你的“完美”内容上面提出了一点小建议,你火冒三丈,但事后你发现了对方给出的建议,其实让自己的整体内容更加丝滑和自然,你的内心是什么感觉?
书中说,人类最大的心理需求便是被理解和被重视。我们每个人都是凡夫俗子,自然无法避免这种心理。对方提出建议的本意是想看到你更加完美的作品,如果你能够温和接受并且多谈论几句,我相信收获更多。对方自己做不出你这样的好作品,但看到你的作品深有感触,提出更好的解决方式而已。、
我们看到别人,其实也是换个角度看自己,是一个耐性的,还是暴脾气,或者说什么引发了我们的这种“不一样”。
第三步:制定策略
发现了问题就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要有一定的方式方法,而不是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没有一定的计划和办法,改善起来非常的难。只有确定了合适的策略,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关系认可。
比如双方的和谐谈话,将一些内容摆在桌面上,听听彼此内心的真正想法,坦诚之下,一定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好事发生,并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出更加完善的策略,助力后续关系的持续。
第四步:主动改变
有一个乌鸦搬家的故事,说的是一只乌鸦总是搬来搬去,一个地方总是住不了太久就要换地方。喜鹊就问乌鸦为什么总是搬家,乌鸦说周围的人对它不太好,总是嫌弃它的叫声。喜鹊说,你都不改变自己,怎么指望对方接受你。
虽然说的是乌鸦,但基本上就如当前固执的我们一样。就像前面提到的,自己的内容存在问题,别人提出来就把对方当做自己的“假想敌”,那自然是两败俱伤,对方纯粹是无妄之灾。但如果自己改变一下态度,就大不一样了。对方会为你接受建议而开心,后期还会提出更好的建议;同时你自己也会非常高兴,因为想不通的地方想通了。
主动改变其实是给彼此一个舒适的空间,让关系变得更加紧贴。
第五步:持续迭代
有个词叫做“记吃不记打”,还有一句叫“好了伤疤忘了疼”。就是说,当时的伤痕记得挺清楚,想要发奋想要努力,但过后随着时间推移或者自己的“忽略”也罢,一点都没有成长起来,反而再次犯同样的错,甚至循环。
但如果能够遇到了第一次问题的时候,持续的要求和规范自己的行为,能够看到关系中的多面性,做到持续的迭代推进关系进程,那么你的成长就会变得非常优秀。
03 关注内在与心理所有无意识层面的东西都有被看见和被尊重的诉求,这是书中所说。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在职场中,总有一些人好像隐形人一样,不会主动出现。他们也在做工作,但都是默默地,一点都不张扬,甚至如果公司过于庞大,可能都不一定被叫上名字,存在感极低。但他们不需要关注吗?当然不是,他们只是习惯了“低调”。
其实,他们也希望自己被关注,但好像一直没有人真正的关注到自己。如果过多的关注别人对自己的反馈,很容易忽视自己的本身声音,所以我们就需要自己关注到自己的内心。与人相处其实就与另一个自己相处,转向到自己的内需,自然就看到了世界的变化,看到了自己的成长。
很多职场人,总是为了关系设圈子,当然也因为圈子束缚住本来的自己,这些对于个人的成长以及职业规划来说,非常不利。只有关系良好才能推动自己更进一步,不管是从心理上的积累,还是外在的注意,都是实现关系卓越的基本。
如果你对于关系出现迷茫,对于个人成长存在疑问,不妨看一看这本书,让你的职场更顺畅。
希望每一个职场人都能够在人生路上拥有卓越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