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要国破家亡了,赵王迁为何还要死杀李牧?细读《史记》就明白了

高干历史观点 2024-05-27 00:36:44

文|老达子

本文共2360字,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前言

“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 ——《史记》

李牧,战国时期的一位杰出将领,被誉为赵国末期的不可或缺的军事将领。他统帅的代北边军以其勇猛善战而闻名,成为长平之战后赵国仅存的主力部队。

他在代地和雁门地区驻守了很长时间,成功北征匈奴单于,击败东胡族,消灭了澹林部落,并且有效地遏制了强秦的西进势头,还限制了韩国和魏国对赵国的南部边境的侵略。在关东六国中,他是少数能够与秦军抗衡的将领之一。

李牧的一生,在一系列作战中屡次重创对手而未尝败绩,可最后却落了个含冤被杀的下场,实在令人唏嘘不已!今天老达子就带大家探究一下一代战神李牧为何落得如此下场~

李牧被杀始末

在赵国逐渐衰落的时期,李牧成为了抵御强秦的首选。公元前235年,当秦军进攻赵国时,赵国任命李牧为大将军,率领代北边军进行反击。在这次战斗中,李牧在败军之际接手指挥,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但他带领赵军斩首十万,大败秦军于肥城,使得赵国从危险中转危为安。

公元前229年,秦国灭韩后北上对赵展开全面进攻,李牧再次出征,在番吾击败了秦军。虽然赵国实力已经大幅减弱,无法完全消灭秦军,只能进行击溃战。然而,这两次战役让秦国意识到李牧的难以对付。

尽管秦国的实力远超赵国,但即使最终击败赵国也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他们决定先除掉李牧。根据史书记载,秦国通过重金贿赂赵王的亲信郭开,采取了反间计。

他们贿赋了赵王的宠臣郭开,而赵王听信了郭开的谗言,将连却秦军的李牧杀害。李牧死后,秦军便大举进攻,赵军士气低落、毫无斗志,很快被击败。三个月后,秦军包围了邯郸。公元前228年,赵王迁离城池向秦军投降,赵国灭亡。

后世对此无不扼腕唏嘘,感慨赵王当初何以看不清良将之死必然导致国家灭亡的大势。但细究赵国史料,李牧之死或许并非偶然,而是当时国情与其个人性格所决定的必然结果。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李牧悲剧人生的必然性。

1、赵国君主对于政变之类的事情非常敏感

赵国的地理位置非常独特,处于中原与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由于长期与西北游牧民族接触,赵国的民风趋于彪悍,强者为尊的观念根深蒂固,人们普遍秉持"不服就干"的原则。

据史料记载,自赵襄子建立赵国至赵王迁覆灭,短短十二代之间竟有九次大规模政变。尽管历代赵王竭尽全力,却难以遏制政变的频发。赵武灵王赵雍就深受其害,前太子赵章发动政变意图篡位,虽被镇压但最终导致赵武灵王在沙丘宫中饿死。

看看廉颇,一代名将也未能幸免于此。作为三朝元老的廉颇,竟然在一时冲动下反叛,带领大军逃往魏国。

二十一年,孝成王卒。廉颇将,攻繁阳,取之。使乐乘代之,廉颇攻乐乘,乐乘走,廉颇亡入魏。——《史记·赵世家》

这一系列动荡的政变事件,必将给赵国君臣关系带来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最后这次兵变,更是触目惊心。作为三朝元老,廉颇向来以忠义见称,却在一时怒火下率军攻击同僚乐乘。这种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件,无疑会令赵王对异姓将领的信任打上了问号。

君臣间的这种不确定因素,很容易被外国趁虚而入,从而利用反间计将赵国内部分裂。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赵王迁最终中了秦国的圈套,导致了李牧悲剧的发生。

2、李牧功高震主,被赵王怀疑

很多人都质疑,赵国在长平之战后就已经遭到重创了,那为什么还能让强大的秦国多年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呢?这个问题就涉及很多方面的因素了,比如当时山东六国要联盟抗秦等等,还有一方面就是李牧的出色表现了。

公元前243年,李牧先后攻下燕国重要城池,为元气大伤的赵国注入了新的生机,就如一个濒临破产的人终于等到了一笔意外收益。公元前233年,秦军大举进犯赵国,一路南北夹攻。南路战役中,赵将扈辄被秦将樊於期击败,损失惨重。

在北路战场,李牧临危受命,率领关中军南下抗敌。在宜安一役,李牧大获全胜,几乎歼灭了10万秦军。次年,李牧再度在番吾阻截秦王嬴政的大军,给予秦军沉重的打击。

公元前229年,秦国发动总攻势,企图彻底消灭赵国。赵国任命李牧为大将军,负责全线抵抗。在李牧的精心谋略和坚韧防守下,秦军终无斩获,徒劳而归。可以说,正是李牧的军事才能,支撑着危难之中的赵国得以续存。

然而,李牧的卓越成就也反过来成为他的隐患。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才出众,往往难免遭遇他人猜忌和阻挠。

3、自身性格缺陷

在历史上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定律:搞军事的几乎都玩不过搞政治的。一来是因为军事本身只是政治的一小部分;二来军事往往是突出了刚硬的一面,而政治更讲究刚柔并济。

李牧便是如此,如果李牧能够保持圆滑的性格,或许就不会遭到如此悲惨的结局。然而,优秀之人难免会有些许骄傲自负的弊病,李牧也不例外。长期独立自治,加之本身超卓的军事才能,使他养成了一种倔强不屈的性格特点。他总是直言不讳,不愿意为了迎合君王而做出任何妥协。

比如当赵孝成王对他的"保存实力,伺机而动"的作战方式提出质疑时,李牧就主动出击,坚持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赵孝成王一时之下罢免了李牧,但新任将领频频失利,赵孝成王最终还是不得不"复请李牧"。而李牧则直接以疾病为由拒绝出山,直到赵孝成王认可他的战略部署,他才重新回到雁门关上任。

这种固执己见的作风,无疑会引起君王的不满,为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制造可乘之机。秦国在攻势不利时,再次采用反间计策,挑拨赵国君臣关系,最终以赵葱、颜聚取代了李牧。

此时的李牧,一心只想为国利益着想,宁折不弯,拒绝受命,错失了最后的保命良机。与之相比,老将廉颇在长平换将时的选择无疑更加明智和审慎。

老达子说

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曾记载过这段历史:他采用了独特的"春秋笔法",只聚焦于权力斗争本身,这使得读者清楚地感受到了赵王和李牧之间的明争暗斗。虽然司马迁并未给出细腻入微的描述,但读者却能够洞悉其中的缘由。

这或许反映了一种历史规律:手握重权的人,往往难逃悲剧性的结局。

0 阅读:8